王立
典故,除了语典、事典之别,还有“古典”“今典”之分,相比之下,今典的了解及其意义阐发,往往更难,考查《点石斋画报》的素材来源即然。
呼唤保护妇女儿童免受伤害,是晚清赈灾新闻画图的重要主题,文史古典与今典的采撷是基础。如《全人后裔,天赐嘉儿》,如《仳离啜泣图》的“妇女就鬻,生还绝望”等。配图传播的故事取材及其文字,有的取较为古远的史传、诗文典故,有的采自较为晚近的载录传闻,这些故事往往带有实录性,也带有不同程度的文学虚构,近年相关研究有所忽略。
光绪十八年(1892)吴友如绘制的《点石斋画报》,描绘打柴为生的郝连大娘,带着才满周岁的幼子从娘家归,值农忙,邻家少年代送。路上遇群狼把邻居少年扑倒,郝连大娘就把自家幼儿扔向狼群,与少年赶回召集众乡邻持枪来救,只见小儿正在玩耍,群狼见人即四散奔逃。后来当地为她建庙,行路遇狼喊“郝连大娘”,就起旋风把狼赶走。
配图文字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往往把故事叙述加以简化、通俗化与生动化,缩写、转换为画图说明,有的即画图故事的蓝本所自。上述画图的题材及其文字说明,190个字,确切地说,直接采用了40多年前《客窗闲话》的故事。吴炽昌(约1781—1851)的笔记小说《客窗闲话》,原文365字,说“天性贤惠,抑己尊人”的“郝连大娘”是北平郝连大的妻子于氏,在深山她面对群狼,把亲子扔下,救邻子回村,与夫携枪赶来,却发现小儿没被狼吃掉。故事具有新闻性和传奇性。
故事首先概述这位北方劳动妇女于氏贤惠,“抑己尊人,让利趋义”,为姑姊妯娌们所敬爱,尊为“大娘”,实际年龄应该在30岁上下,甚至可能不到30岁。这称呼,令人想起杜甫笔下舞剑矫如龙翔的“公孙大娘”,《聊斋志异》中那为娘家、乡里“锐身合理”、伸张正义的“健妇”仇大娘。接着具体写山行遇险,于氏舍亲儿,救邻子,印证了自己作为“大娘”的尚义品格。山居樵采为业的女主人公,本有着山路远行经验,从娘家带着才满周岁的幼儿,也不是没有安全的考虑,但时值农忙,弟、侄都在田间,只好找个十四五岁的邻家子护送。到了人迹罕至之处,群狼来扑,邻家少年倒地,大娘却能保持镇定,理性应对,急呼:“此子不可食,是邻家倩(请)来者。请以吾子易之!”即刻把幼子投在地下,从狼口夺下邻子。她就如同姐姐护弟一般,又带有母性的本真、关爱的本能。
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她为什么不能抱着孩子逃生呢?山居之人一般都熟悉狼的性情,猎物越是跑就越能激起猛兽的本性,就会追踪上来,抱着孩子毕竟跑不快,恐怕三个人都不会幸免。
然而在郝连大娘临危不乱的非凡勇气中,也有普通人遇险的慌乱,行为表现是:“踉跄而归。”回村找丈夫携枪来御狼救子。不料看到的却是难以想象的奇迹:“至其处,见群狼环伺之,其子端坐于中,挖地搏土为戏。狼见人来,跳跃而去。”此事很快传扬开来,以至于“通邑称异”。尽管邻子次日被送归不久就在拾野菜时遭狼吃,命数已定,但村里人却越发把于氏当成神灵,在她死后建庙祭祀。遇虎狼呼“郝连大娘”,旋风来护,成为禳灾自救的民俗信奉。
《客窗闲话》正集今存“敬义堂藏版道光原刻本”,初刻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续集初刻于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而上海申报馆丛书本为1876年铅印本。由于《点石斋画报》属于《申报》副刊,画家吴友如看到这一新闻素材,较为便捷,更主要的是适合新闻画报面对告灾、赈济的主题,描绘出在北方九省“丁戊奇灾”(1877—1878)前后,因连年亢旱引发的兽灾对于北方山村百姓的危害,以及道德情怀与神秘信仰结合的应灾、御灾策略。
此故事的“救邻子得福报”,带有“守望相助”的鲜明的乡土社会内核。其“古典”在史传文学。刘向《列女传》写齐义的继母,面临亲子与前妻之子同为杀人嫌犯,吏不能决,被询问时泣对,可处治年少的,因少者是亲生的,长者是前妻之子。其父临终前有托付,不能“以私爱废公义”,讯问者感动而皆予赦免。由此高行,她被尊为“义母”。此处的前妻之子,可比况郝连故事中的“邻子”。
类似的睦邻友好佳话的“今典”,则还见于俞樾(1821—1907)《耳邮》卷四,描写苏州附近有村曰钱庄,朱翁两岁的幼子“痘毒内陷,势且不治”,赶上邻家欲溺女,有人劝翁留养,翁犹豫:“吾子未知生死,遑恤邻之女乎?”既而他将心比心,良知突萌:“吾愿吾子之生,岂忍视邻女之死!”于是将邻女抱入家里,奇迹发生了:“女大啼,其子忽亦大啼,启衾视之,则痘浆重灌,圆绽如珠。医至,贺曰:‘生矣,生矣!”俞樾在此点明:“此留养邻女之报也?”
孝悌感兽,明代以来故事多有。万历末年《续耳谭》载歙县孝子汪存,随父经商归乡,中途父亲先行,人们说前路多虎,汪存冒雨雪追了四十里才赶上:“父果遇虎山陬(偏僻处),存立告天曰:‘愿虎伤己,毋伤吾父!虎不动。”载录者认为虎是被汪之孝所感。陈国军博士指出,故事出自汪舜民的弘治《徽州府志》,多有删节并为群书多所引用,说明此类故事为民众喜闻乐见。
一般来说,兽灾有多种,如野猪、鼠兔之灾危害的是庄稼,猛兽之灾则直接危害人畜的生命。有些地区狼灾严重,乡民们不得不求助于城隍保佑。周铭旂《荔原保赈事略》(光绪五年刻本)中载有《祭城隍驱狼文》,在荒旱頻仍,稍见恢复之时,被称之为“物患”的兽灾往往来袭:“天灾乍除,物患迭起。邑人相惊以狼至,始而窜处田原,继而骄行里巷。童稚既供其吞噬,长老亦被其伤残。……继而思之,孽自天作,妖由人兴。毋亦宰斯土者有干冥谴,故借物象以示儆,与狼之性贪有类。取求之不厌;狼之心狠无殊,残忍以相逞。”
灾害史对于狼灾、虎灾的解释,往往是由于清代边远山区垦殖侵害了野生动物的领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但旱灾、蝗灾等也会造成生物链的变化,如光绪初年北方五省的“丁戊奇灾”,干旱就迫使蒙古草原狼群南下山西,危及晋北村落的人畜安全。故事焦点还有个“群狼”的问题,于氏(郝连大娘)也不是不了解山路有狼,只是通常不至成群,从同意邻家少年护送来看,她只是想到多个帮手对付独狼、以防万一的。因此,白昼群狼劫道,也可以看作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所致,多半与荒旱有关。
故事的文学性、夸饰性是明显的,郝连大娘面对群狼,惶急中抛出亲生幼儿,她的心里该有怎样的痛苦、折磨?故事没写,只是状写群狼不食幼儿,带有拟人化、神秘性的选择性偏重:“群狼环伺之,其子端坐于中,挖地搏土为戏。”因而属于有限度、模糊化地让人“以果推因”,也不是不可接受。于氏(郝连大娘)夺邻子而舍弃亲子,幼儿在群狼中得以存活,这一奇迹是否可信?狼作为北半球的凶猛食肉动物,种类很多,于氏与邻子面对的,多半是口外、坝上过来的北方草原狼。邻家少年已被扑倒,在幼子被抛出直到于氏回村喊丈夫携枪来救的时段中,幼子何以能幸免狼吻?后面补叙的邻家子不久外出拾野菜,“竟为狼食”,印证了猛兽食人“有定数”的民间信奉(对此,许多虎故事可证)。郝连大娘舍亲救邻子的义举获善报,被富有暗示性、联想性地确认了。那么,对狼这样的猛兽是否只依赖侥幸?舍一就真的能保一?郝家有枪,何以明知山路幽僻,不携枪自卫?难道用枪有性别分工?当地人虽能建庙供奉、呼“郝连大娘”之名震慑狼,却未能在村中设立远行护送制度,或组织捕猎,故事没有交代这些,似乎这被认为并不重要,而伦理教化在这里被作为故事主旨所在。这似乎说明,民间对于兽灾的防范,并不完善,且心存侥幸,得过且过。既有建庙的兴师动众,必经官动府,当地官府有何积极措施?也处于缺位状态。
《点石斋画报》之于应对兽灾——狼灾题材的处理,没有单一化,也写到了《急智毙狼》的强硬措施。如描绘有人带了熟山芋赶山路,不料途中遇狼,他爬上树躲避,狼就啃起了树干。情急生计,好似雪中箩筐扣麻雀一般,他解腰带扣上活结放到树下,扔山芋到活结内,狼头进圈,马上抽紧布带勒住狼吊起,拽着死狼回家。如此捕狼自救,似乎有点太容易了,其实狼是很机警的,岂能轻易入彀?因而,这也是一个遇狼不慌、巧计捕狼的幸运瞎话。
虽如此,也不能忽略郝连大娘舍亲救邻子故事的御灾邻里互救意义。
从诸多“今典”来看,明清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倡扬,也丰富、延续着乡土社会的特点。《明史》写谢用的生母马氏怀孕,父亲谢永贞作客在外,嫡母汪氏妒恨,把马氏嫁出,在外生下谢用。永贞回家很生气,就把谢用抱到邻家寄养,后来汪氏悔悟才收回。谢用长大后知真相,密访生母,已改嫁,寻觅近一年才幸遇相认。试想,如果没有邻家收寄,就没有后来的将亲母与同母之弟迎归,“孝养二母,曲尽其诚”,一家和睦相处。谢用之孝,得到了乡里赞赏。故事写“守望相助”的邻里情谊,在家中出现异常情况甚至危及幼儿生存时,可能有代为抚养的救命恩谊。
邻家长辈的调教,在平时约束“未成年人”,有家长做不到的镇慑、监督、佑护之效。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写潥阳县管文书的焦某,常为人排难解纷,如“郝连大娘”那样也是博得乡里爱敬。邻家少年好勇斗狠,焦某常关照在左右,得到信任。一次焦某夜归,遇邻家少年磨刀霍霍,问知要杀妻,一并砍杀与妻子调情的左邻秀才。焦某施加缓兵计,说取来自己家的好刀,暗支家人给那男女报信,又建议把女方卖掉取利,遏止了一场凶杀案。真是“远亲不如近邻”,有个好邻居,在明清人眼里往往看得很重,也大多在努力处理好邻里关系。认为代邻家做善事,是在“积德”,因而如焦某之邻子醉后误伤人,被以“故杀”判罪,就得到了地方官(当年纵放的秀才)的秉公从轻处理。
对养成不良嗜好的邻居少年,以乡里长辈的威严,警戒施教,所达到的奇效简直就有“再造之恩”。钱泳《履园丛话》写吴县乡绅潘家,先祖某翁“居乡有盛德”。曾在某夜秉炬到官厅办事,发现有人匍匐在黑暗中,近看是鄰家子,良久才承认赌博负债来盗窃。潘翁问索偿数额,需十金,即让人拿出二十金:十金偿负,十金为做生意的本钱,誓不告人。好言相劝又给了出路,少年感泣叩头而去。十多年后,潘翁才巧遇这“夜赠金之邻子”,其已开酒店致富,娶妇生子,并赠翁有风水的宝地以报恩。
因此,晚清新闻画报的素材,其题材来源及其文学的伦理书写,是集束式的,有“古典”的远源,也有“今典”直接、间接之源,应该是晚清赈灾需求背景下,文学史题材、母题向新闻、绘画领域的延伸与重铸,也是赈灾新闻、绘画取材于文学资源的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