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焕仪
开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科,广东江门 529300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同时也是良性增生性疾病,近些年,这一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患者通常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甚至导致不孕,该疾病的出现通常与内分泌紊乱因素相关[1]。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刮宫术为常用手术方式,但此种术式创伤严重,而且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所以临床效果一般[2]。伴随宫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此种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可以取得良好效果[3]。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方便择取开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析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方便择取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选自开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35~48岁,平均年龄(38.46±1.8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0.23)年;息肉类型:20例为单发息肉、15例为多发息肉。研究组(35例)患者年龄37~49岁,平均年龄(38.55±1.90)岁;病程1.5~5年,平均病程(3.13±0.31)年;息肉类型:21例为单发息肉、14例为多发息肉。对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作对比。纳入标准:①与《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经妇科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②息肉直径在1 cm及以上;③对该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且同意参与。该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伴随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③伴随严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④伴随阴道疾病或其他宫颈疾病患者;⑤伴随精神疾病患者等。
研究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所选患者均接受检查,包括血、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于经期过后1周开展手术操作。术前6 h需要禁食禁饮。手术之前需要通过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软化处理,并通过葡萄糖溶液(5%)或5%甘露醇溶液进行膨宫处理,再按照100~120 mL/min的速度灌注,将宫颈压力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之后予以腰部麻醉或静脉麻醉,并选择膀胱截石位,对外阴予以清洁和消毒处理。对宫腔方向以及深部进行探查,扩张宫颈,将宫腔镜置入,转动宫腔镜对息肉大小、数目、位置进行确定。通过电切环对子宫内膜息肉基底部予以切割,通过宫腔镜对息肉切割情况进行观察,将息肉附近5 mm内膜适当切除,通过负压吸引方式将切割组织吸出,再通过宫腔镜对残留情况进行检查,并行电凝止血。对照组实施常规刮宫术治疗,选择膀胱截石位,并进行消毒和铺巾,通过扩阴器扩张阴道,之后通过刮匙将息肉刮除,之后行负压引流,电凝止血,通过B超对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①临床疗效:息肉彻底清除,且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显效;息肉彻底清除,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②手术时间;③术中出血量;④住院时间;⑤手术前后月经量;⑥妊娠率;⑦术后12个月疾病复发率;⑧并发症发生率;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对比(±s)
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值P值组别33.25±2.60 20.38±2.82 19.850<0.001手术时间(min)47.46±2.14 30.37±1.99 34.598<0.001 6.26±1.18 4.57±1.25 5.816<0.001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手术前两组月经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6个月、12月研究组月经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对比[(±s),mL]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对比[(±s),mL]
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值P值组别331.43±47.60 325.38±46.22 0.539 0.591手术前242.53±29.38 131.69±34.57 14.454<0.001手术后1个月272.59±38.35 126.36±41.23 15.364<0.001 302.49±58.63 197.33±42.83 8.568<0.001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个月
从妊娠率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12个月疾病复发率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妊娠率及复发率对比[n(%)]
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从血红蛋白水平来看,手术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近些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加上生活方式转变,这使得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不断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这一疾病作为占位病变,通常是因子宫内膜基底层局部血管组织以及结缔组织出现异常增生而导致,子宫内膜息肉严重影响子宫健康。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通常包括两种类型;①单发息肉;②多发息肉。其中单发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不明显,而多发息肉患者则会表现出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如月经量增加、阴道不规则流血以及经期延长等[4]。针对这一疾病患者来说,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不孕症状,另外还会出现继发感染现象,甚至还有癌变的可能性[5]。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年龄增长、糖尿病、乳腺癌、高血压、药物以及肥胖等均为高危因素[6]。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治疗可以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针对单发息肉且直径小的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使息肉逐渐消退。但对于多发息肉或直径较大的息肉,因药物治疗不仅起效缓慢,而且很难将病灶彻底根除,容易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手术治疗[7]。
表6 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g/L]
表6 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g/L]
对照组(n=35)研究组(n=35)t值P值组别61.59±9.27 61.04±9.75 0.242 0.810 101.58±9.84 112.96±10.63 4.644<0.001手术前 手术6个月后
据该次研究显示,通过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并对照常规刮宫术治疗患者,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在胡翠[8]研究中,对比组治疗有效率(75.61%)更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56%)(P<0.05),说明宫腔镜切除术的实施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同时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开展宫腔镜切除术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进而使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外术后研究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应用宫腔镜切除术能够改善患者月经量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从总体效果上来看,宫腔镜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更佳。
腔镜作为新型微创技术之一,其不仅涉及到成像技术,还涉及到传导技术,另外还涉及到光源技术,在各类疾病诊疗中应用广泛。近些年,伴随临床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适合在保守治疗效果一般、存在临床症状表现的子宫内膜息肉等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此种术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使术后妊娠率提高。据相关研究指出,宫腔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减少疾病复发。主要原因是宫腔镜可以利用置入腔镜的方式,对息肉形态进行观察,了解息肉数目,掌握息肉大小,不需要开腹进行观察,可以使子宫内膜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使子宫生育功能受到的影响减轻。而刮宫术会严重损伤正常子宫组织,而且如果未彻底刮除息肉组织,将会导致疾病复问题[9]。同时还容易出现宫腔粘连以及宫腔狭窄等情况,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宫腔镜电切术的应用可以利用电切环将息肉组织切除,不仅可以将息肉组织彻底切除,还可以达到子宫浅肌层下2.5 mm,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问题发生[10]。另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操作简单,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对术中出血量进行控制,另外这一术式可以将病灶切除,极大保护生育功能,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宫腔镜电切术不仅治疗效果确切,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月经量恢复,减少疾病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