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婧 徐锋华 满忠浩
摘 要: 学生对PU平台满意度体现了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对推广和完善第二课堂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500份调查问卷,在分析学生对PU平台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度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时分配和页面逻辑,个体因素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PU平台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U平台 满意度 影响因素
高校具有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任务,高层次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强大的综合素质能力[1][2]。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共青團中央在2016年初提出了将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2016年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改革项目之一,高校愈来愈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工作[3](71-72)。PU平台(Pocket University)作为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的全面科学的第二课堂体系平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4](66-68+80)。
可见,PU平台对于开展第二课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作为培养目标的大学生使用PU平台的满意度如何?如果连第一使用人都对该平台十分不满意,那么PU平台是否有使用的必要?有哪些因素影响着PU平台的满意度,改善影响因素是否可以提高PU平台满意度?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该研究对于高校提高PU平台满意度及完善第二课堂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PU平台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了贯彻团中央推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5](59-60)的相关要求,深入推进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PU平台的管理和记录功能,于2018年9月开始,对大一学生施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依托PU平台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管理,从“工具理性”的角度为学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精确的大数据[6](87-89+93)。
1.部落建设
部落是PU平台第二课堂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所有在PU平台上发布的活动都必须以部落名义发起,大到全校性的论坛讲座,小到班级团支部的日常活动,PU平台上发起的活动必须撰写活动相关内容、组织签到、上传活动照片并总结。校团委会定期统计和检查PU上发布的活动和学生参与情况,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依据。
2.PU平台第二课堂学习
学校将第二课堂学习分为“社会实践类”“课外活动参加与获奖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参加及学术成果类”四大类,PU平台第二课堂学习是本科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共2个学分,对应150个实践学时。其中,社会实践类所获实践学时不得少于90个,课外活动参加与获奖类所获实践学时不得少于60个。可见,实践学时对应着学分获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学时分配的合理度将作为PU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除个体因素、页面元素、页面逻辑外,其余变量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分析PU平台满意度时,为了能够分析不同因素间满意度差异,文中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分析PU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时,对个体因素的变量进行虚拟变量处理后,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7]。
2.数据调研与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星链接推送、扫描二维码填写,于2019年6月28日—30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一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理工科院校,所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年级的理工科学生进行。累计回收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
在500个样本中,男生占46.4%,女生占53.6%;从专业分布来看,理科占77.4%,工科占22.6%;从角色分布来看,担任学生干部的占52.6%,没担任学生干部的占47.4%。
3.模型设计
结合前人研究和实际分析,把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专业、角色)纳入调查问卷中作为背景性指标,除考虑个体因素外,还将影响PU平台满意度的因素分为设计角度和用户角度两个维度,共包含5个因素评价PU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分别是页面元素、页面逻辑、活动兴趣度、专业指导和学时分配(图1)。
我们用以下简要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回归:
(1)满意度(Y)。PU平台满意度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非常满意=1、比较满意=2、一般=3、不太满意=4、不满意=5。量表得分越低表示该生对PU平台满意度越高[8]。
(2)设计角度。是以一种界面为主要产出,权衡产品角度与用户角度的结果,适合分为更加独立的“界面元素”和“页面逻辑”两个维度[7]。页面元素(Pe),认为PU平台页面的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是否合理,是则为1,否则为0。页面逻辑(Pl),认为PU平台页面之间是否步骤简洁、层级适当,是则为1,否则为0。
(3)用户角度。使用者对产品感知到的合理度、认知与学习成本的程度,这些直观的感受是用户角度评价产品的关键[9][10](3-9)。我们选用活动兴趣度(Actl)、专业指导(Prod)和学时分配(Peri)三个学生在使用PU平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感受最直观的指标来衡量。活动兴趣度,对PU平台上发布活动感兴趣的程度(非常感兴趣=1、比较感兴趣=2、一般=3、不太感兴趣=4、不感兴趣=5)。专业指导,是否需要老师或培训进行指导,是则为1,否则为0。学时分配,认为PU平台上分配实践学时的合理度(非常合理=1、比较合理=2、一般=3、不太合理=4、不合理=5)。
(4)个体因素。包括:①学生的性别。男生为1,女生为0。②专业。工科为1,理科为0。③角色。该生是否担任过班委、院级组织或校级组织干部,是则为1,否则为0。这些个体因素可能对PU平台满意度产生影响,考虑到变量的特点,把个体因素的变量处理为虚拟变量后加入后续的分析中。
三、PU平台满意度现状分析
1.整体满意度分析
为了整体把握大一新生对于PU平台满意度情况,对500个样本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汇总,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1.0%,比较满意的占37.0%,一般的占32.2%,不太满意的占4.8%,不满意的占5.0%。大一学生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6(见表1),说明大多数大一学生对于PU平台的使用是持满意态度的。
2.基于性别分析的PU平台满意度现状
根据调查,男生有232人参与调查,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74;女生有268人参与调查,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67。男生对PU平台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总体相差不大,说明女生群体中没有明顯的偏向趋势。
3.基于专业分析的PU平台满意度现状
参与本次调查的理科生有387人,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8;工科生有113人,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5。理科生对PU平台的满意度略高于工科生,总体相差不大,说明工科生群体中没有明显的偏向趋势。
4.基于角色分析的PU平台满意度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调查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有263人,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74;非学生干部有237人,对PU平台的满意度均值为2.3567。是否为学生干部对PU平台满意度的差距不大,说明担任学生干部并不会增加对PU平台的满意度。
四、PU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方差分析
通过前面的满意度分析我们了解到大一学生对PU平台满意度的现状及总体情况。为了进一步找出不同因素与PU平台满意度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性别、专业、角色、页面元素、页面逻辑、活动兴趣度、专业指导及学时分配8个因素分别与PU平台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首先对PU平台满意度进行了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偏度系数0.109,峰度系数为0.269,PU平台满意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基于此,选用GLM(一般线性模型)对8个变量与PU平台满意度进行了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专业和专业指导与PU平台满意度的关系不显著(P>0.05);角色、页面元素、页面逻辑、活动兴趣度和学时分配与PU平台满意度的关系显著(P<0.05),这几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PU平台满意度的显著变化。
2.回归分析
(1)筛选显著变量
根据前文的分析,PU平台满意度基本服从正态分布,选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自变量与PU平台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了找出哪些因素与PU平台满意度密切相关,我们在回归分析方法中选择Enter(强行进入发),将8个自变量全部进入,通过回归结果将对PU平台满意度影响较小的因素剔除出来。结果显示,在8个变量中,有性别、角色、专业、页面元素和专业指导5个变量不显著,将被剔除,剩余的3个变量:页面逻辑、活动兴趣度和学时分配将纳入最终模型中。
从表2中剔除的变量来看,个体因素三个指标都被剔除,说明在回归分析中个体因素对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用户角度的专业指导指标被剔除,说明对PU平台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活动兴趣度和学时分配是影响PU平台满意度更直接的因素。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刚步入大学校园就开始接触PU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多的关注点在活动本身,是否对活动有兴趣,以及能否获得学时完成学校规定的指标,对活动中专业性的指导并不关注。这是面对新事物的初期表现,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逐渐熟悉措施后,可能进入探索和挑战阶段,此时对专业性的指导更加需求。
设计角度的页面元素被剔除,说明对PU平台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表明页面逻辑是影响PU平台满意度更直接的因素。结合前文做出的方差分析结果,页面元素与PU平台满意度之间是显著相关的(P=0.016),说明页面设计越好,学生对PU平台的满意度就越高。但是,从回归结果来看,控制其他一些变量后,页面元素对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其他变量是影响PU平台满意度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使页面元素对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变小。
(2)确定最终回归模型
为了排除不显著因素的影响,剩余的四个变量仍然采用强制进入方法构建新的回归模型。在进入多元回归之前,对回归模型中的因变量PU平台满意度残差进行了正态概率分布图检验和Durbin-Watson检验,检验结果通过;并对回归模型中各个自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分析,检验结果通过,各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小。
在所得的回归结果中,R2为0.734,调整后的R2为0.733,模型的解释力较高,说明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根据表3的模型系数,最终回归模型表示为:Y=0.234+0.095pl+0.665Actl+0.236peri。从表3的标准回归系数得出,活动兴趣度对学生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达0.635,其次是学时分配,再次是页面逻辑,这三个变量均对PU平台满意度有正向作用。回归结果表明用户角度的主观性比起设计角度的客观性对PU平台的满意度影响更大。PU平台只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工具,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要求并不高,可能因为PU这款互联网产品本身设计较好,也可能因为校内刚开始使用PU,问题还没有暴露,从回归结果来看这款产品在页面逻辑上还有可完善的空间。比起产品的设计学生更关注产品发布的内容,学生对开展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活动所能获得的学时更加关注,这两项由人为控制的因素决定学生对PU平台的满意度。
五、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PU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不同因素与PU平台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个体因素中的角色对于PU平台满意度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但在回归结果中对PU平台满意度是不显著的,反映出不同角色的PU平台满意度存在差异,并不是影响PU平台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2)页面逻辑、活动兴趣度和学时分配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从回归结果来看,活动兴趣度对于PU平台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时分配和页面逻辑。
(3)多元回归结果显示,从设计角度和用户角度来看,用户角度对于PU平台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反映出比起PU平台产品的设计,学生更关注以PU平台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活动本身。
2.启示
PU平台满意度体现了大学生对PU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认可程度,也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效果的直接体现,提高PU平台满意度是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得到以下启示:
(1)PU产品的主要精力应放在页面层级和逻辑关系上。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混乱的页面逻辑,会影响使用者的操作时间、理解能力和体验感受。PU在今后产品迭代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将页面逻辑设计得简洁易懂、层次分明。在活动发布、活动报名、签到、发放学时等场景中,优化层级关系,贴合学生心理,使学生在想完成某项任务时不易迷失,简单高效地完成操作。
(2)学校应严格把关活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顯而易见,学生对PU平台上发布活动的兴趣度才是影响PU平台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从调查情况来看,有38.4%的学生对PU里发布的活动不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①PU平台上的活动只是将原有的线下活动照搬上去,缺少对第二课堂的思考与筛选。②文体艺术和思想引领类的活动居多,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的活动较少。③前期缺少活动宣传,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我们的分析来看,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活动兴趣度,提高PU平台满意度。
(3)学校应完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第二课堂管理制度。PU平台是开展和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工具,从调查情况来看,对PU平台满意的学生占61.6%(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绝大多数学生对使用PU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持满意态度,进一步研究如何完善PU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才具有现实意义。健全的工作制度是构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保障,包括学时分配制度、活动管理制度、学分认证制度等。虽然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专业指导对PU平台的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学时分配、活动管理、学分认证等工作制度需要专业的教师或专家讲解,专业领域的竞赛或活动更是需要优秀老师的指导。随着时间推移,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程度愈加深入,专业人员保障的重要性将会愈加突显。
参考文献:
[1]Ling-Yan X U, Wen-Mao H.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in University[J].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2.
[2]Yang J, Luo Q. High-Level Tal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Information Era[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IEEE, 2016.
[3]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设置的原则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6).
[4]孙舟.PU平台在第二课堂中的应用——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7(34).
[5]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打造共青团工作全覆盖的有效方式[J].中国共青团,2016(6).
[6]赵健,谢欢,章樱樱.依托“PU”平台打造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3).
[7]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高庆.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学生食堂服务满意度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9]蔡依依.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7.
[10]翟晓娟.从用户角度看图书馆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基于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战略课题“基于PU平台的‘第二课堂导师制的实践研究”(ZL20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