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21-04-18 23:34张春艳王丽姜东旭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创新

张春艳 王丽 姜东旭

摘   要: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应聚焦问题,寻找对策。高校必须树立大数据全域育人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克服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的障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完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机制,力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化移动终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当今世界开始迈入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一部分先行者敏锐地意识到大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产,蕴藏巨大的价值,他们率先应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社会各行业,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发掘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行业尤其是高等教育行业,是人才的培养皿,是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保障,教育行业结合新技术、创新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克服大数据技术在应用中的障碍,实现教育改革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大数据环境下,所有的互联网设备,包括移动智能终端等设备共同构成了整个数据网,每个学生都置身于这样的数据网中,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追踪、统计和动态分析,教育者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整体的样本信息,远优于传统思想政治研究过程中用部分数据分析总体数据得出的调研结果,避免了人力统计的误差,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客观思想信息,而不是教育者对于教育主体思想信息的主观臆断。

2.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个性化思政教育

大数据技术为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思想等提供了最新的技术支持,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为偏好。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可以帮助教育者科学、全面地掌握大学生整个群体的思想动态,也可以通过调取个体数据信息,如个体消费记录、门禁记录、考勤记录、网络使用记录、社交媒体使用记录等,让教育者精准了解受教育个体的行为倾向和思想动态,从而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大数据库的动态信息跟踪,教育者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个体的思想问题,即时发现及时解决,实现思想教育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3.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管理

大数据通过全面准确把握大学生数据信息,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决策。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实时记录着思政教育各环节所生成的各项数据,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合理,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的管理决策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次,大数据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更具有时效性。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学生数据进行收集,并将其中的有效数据信息与学生管理系统预先设定的预警标准进行自动比对,包括考勤、成绩、门禁、网络舆情等学习、生活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教育管理者就会收到提示,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大数据技术有效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4.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融入

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类资源,也被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记录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痕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融入提供了契机。思政教育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全方位的融入。一是实现思政教育内容日常融入。传统的思政教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灌输教育,效果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现在,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将严肃、枯燥的教育教学内容融入具有时代感又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需求的教育内容后再加工,制作成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内容,以视频微课、视频故事、网络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通过新颖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注意力和接受度,实现日常思政教育融入。二是实现多平台的全方位融入。高校可以通过开发各类平台进行多角度的全方位融入。如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公众号、专题网站、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多平台向大学生推送思政教育内容、社会热点新闻、国内外时政要闻等,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收集大学生的线上学习、讨论等数据信息,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推送内容,有效实现思政教育多角度多平台的全方位融入。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某些大学生存在意识形态融入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便捷的获取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种资源信息,如果是学习,就有助于减少学习成本,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阶段,往往对互联网展示的各种文化和思想感到新鲜和好奇,但受到年龄和身体发育的客观影响,一些人的思想发展不稳定。如果在这一时期受负面意识形态的影响,就可能出现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偏差。

2.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专业人才不足

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专业技术的支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大数据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无论是实现大数据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实际应用,还是对大数据平台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只有经过长期而系统的专业学习或培训才有能力处理大数据相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的教育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繁重,既难安排人员进行全面而系統的大数据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又无法抽调人员长期专门进行大数据处理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专门人才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3.高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相对滞后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校教学和管理中,很多高校在加速建设本校的大数据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信息收集和应用提供基础。然而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需要诸多高标准、高水平的软硬件的支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搭建的进程。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搭建需要整合学校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在学校的传统管理体制下,各部门拥有自己的信息化数据平台却存在“信息孤岛”,不利于校园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如后勤部门的校园一卡通数据、教务部的系统数据、学工部的系统数据、智慧就业的信息分别记录了学生的生活動态、学习、奖惩、就业等信息,思政教育者可从各部门获取学生的单方面信息,但是由于缺少大数据整合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整合和深度分析这些信息资源变得困难重重。

4.大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给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诸多益处,但是作为学校大数据平台的主要信息贡献者大学生,他们的信息隐私却存在安全隐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各项数据信息被学校数据管理中心采集和分析,其中一部分信息可以在学生管理部门之间共享以便于学生管理和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另一部分涉及学生隐私的个人信息是需要受到保护的,但是应该如何把控这个尺度,目前尚缺乏清晰的界定标准。另外,高校在对学生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和部门很多,如何有效保护好学生的信息安全,如何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是高校利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1.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全域育人的大数据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全域育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虚拟育人与现实育人相结合。实施全域育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有限的“线下空间”向无限的“网络空间”延伸,需要综合运用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国境内外一致原则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思想政治全域育人的最佳效果。

2.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

高校要加快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为实现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内局域网信息平台,一些条件好的高校甚至拥有千兆、万兆出口等硬件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却远远无法满足和解决大数据所带来的空间剧增、渠道纵深等诸多问题,无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大数据资源支持。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大数据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配置,如性能优异的信息传感器、信息处理器、射频识别器及各类通信设备等,实现设备之间的组合互通,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畅通,为大数据系统运行搭建好硬件平台。二是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系统软件平台,整合校内各部门的资源,如教学办公系统、党建宣传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后勤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资源,有效实现大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决策,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

大数据时代,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校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要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专业背景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他们熟悉教育规律,但是对于专业性很强大的数据技术却显得力不从心。要让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高校需要加强对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队伍的培训,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开设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专业培训、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等,提高他们的大数据素养,强化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二是通过引进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结构。这样可以有效消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会深挖大数据,不能有效利用大数据信息,而大数据专业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方法”的弊端,有利于将大数据技术快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4.完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机制

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加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要将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隐私安全的保护,严防泄露风险。一要完善数据信息隐私安全保护制度。国家层面应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立法,无论是大数据的开发者还是使用者,一旦利用大数据信息做出违法之事,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惩。学校层面应制订完善的数据安全制度,全面涵盖大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并规定使用范围和应用权限等保密制度,严格大数据使用流程,如违规使用数据信息造成安全隐患应严格追责。二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数据信息安全意识和素养。加强数据信息安全技能培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数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保护大学生信息隐私安全。三是提高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壁垒。对于大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技术,我国很多行业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例如数据拆分、加密技术、信息反追踪技术、数据销毁技术等,高校应该引进这些成熟的大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加强学校顶层安全设计,提高数据信息安全等级,有效保护大学生信息隐私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叶平.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4):71-75.

[2]王学俭,王瑞芳.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3):105-110.

[3]邱启照,孙鹏.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9):35-3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891)的最终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创新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