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锻炼对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

2021-04-18 22:12郭祥轩武冬刘俊秀
科技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太极拳药物

郭祥轩 武冬 刘俊秀

摘 要:目的:研究太极拳锻炼对前庭神经元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4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分为二组,A组12例为单纯药物组,B组12例为药物联合太极拳前庭康复组;疗程4周;采用平衡和眩晕评估比较各组的疗效,并随访2个月。结果:2组患者眩晕评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药物联合太极拳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V、UAPL、优势脚单脚独立、坐走实验平衡功能指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完2个月后随访测试显示药物联合太极拳组眩晕残障和平衡能力康复优势消失。结论:太极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平衡障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太极拳训练可作为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太极拳;药物;前庭神经元炎

中图分类号:G852

体医结合是“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计划”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前庭神经元炎,属外周性眩晕,在临床上治疗方式多为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这2种方法都存在自身局限。前庭抑制性药物对眩晕症状有所疗效,但是会减缓前庭功能的恢复时间;手术治疗对一些进展性疾病有效,术后常会遗留永久的造成前庭功能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前庭康复治疗(VRT)逐渐成为治疗前庭功能减退的主要手段之一[1]。但现有的前庭康复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不能涵盖人体正常活动所有频率范围。[2]太极拳其动作缓慢柔和、内外协调的特点,有利于调节患者身体平衡,促进身心和谐。把太极拳作为前庭代偿机制的前庭康复治疗手段,其有效性值得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经过详细病史询问及临床检查,排除梅尼埃病等。按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对于突然发作的强烈旋转型眩晕,冷热试验前庭功能明显减退或丧失,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无其他神经系异常征象,无耳蜗功能障碍、无耳鸣、耳聋现象,即可作为实验对象。[3]

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9月—2019年12月经北医三院确诊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12例),年龄39~63岁。随机抽取男6例和6例为A组(53.33±8.08岁),其他12人为B组(52.67±10.02岁)。A组给予药物治疗;B组给予药物+太极拳锻炼,病情等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设计

1.2.1 药物治疗法

A组患者予以眩晕药物治疗,疗程4周。

1.2.2 药物+太极拳锻炼治疗方法

B组中药物治疗方法同A组,同时进行1天1次,每次1h的太极拳训练,疗程为4周。太极拳处方动作包括:无极桩、太极桩、掤法、捋法、挤法、按法、起势、云手、金鸡独立、左右揽雀尾之掤、收势。处方动作采用太极拳“功法—套路—对抗”的练习形式。功法练习结合太极拳形、意、气的练习,使前庭患者深刻感受太极拳的本源、运动形式等,使练习者尽可能达到心静体松,身心和谐,内外合一,也是在控制支撑面积的情况下,通过重心的上下左右、前后、旋转、曲线形式,强化肌群间的协调力。

1.3 疗效评估方法及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结束后及治疗完2月后进行功能评定。

1.3.1 眩晕残障量表评估(DHI)

眩晕残障量表评定患者眩晕严重程度,量表包括躯体、情感和功能三个方面,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情况根据不同分数可分为三个程度。

1.3.2 平衡功能评估

通过使用秒表和FreeStep v.1.3.34仪器测量或计算出患者单脚闭目时间和SV、UAPL静态平衡数据;通过“坐—走实验”测出患者动态平衡数据反映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及随访时的动静态平衡能力。

静态平衡测试方法:使用FreeStep v.1.3.34,平台(MAX50x60)Sway测试,受试者脱鞋直立于SPG平台上,测试不同足位下的平衡指标。动态平衡测试方法:当测试者听到“开始”时,从靠背椅(高约45cm)上站直,向前走3米,转身,然后走回到椅子前坐下。

1.4 統计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指标采用平均数±s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眩晕评估结果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完2月后的随访DHI评分见表1,A组治疗前与B组治疗前(t=0.530,p=0.602)、A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完2个月随访(t=1.400,p=0.189)、A组治疗完2月后随访与B组治疗完2月后随访(t=0835,p=0.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与A组治疗后(t=21.762,p=0.000)、B组治疗前与B组治疗后(14.753,p=0000)、A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后(t=2.276,p=0.033)、B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完2月后随访(t=-2.600,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评估结果

A组药物组与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在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A组药物组与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治疗都对前庭神经元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A组治疗后与治疗后2个月随访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后与治疗后2个月随访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且SV、UAPL、“坐-走实验”在A组治疗完2月后的随访测试与B组治疗完2月后的随访测试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在停止治疗2月后眩晕残障恢复优势和动静态平衡能力恢复优势消失,和A组药物组患者恢复状态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太极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平衡障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太极拳训练可作为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3 讨论

与现阶段前庭康复治疗手段相比,本研究所采用的太极拳动作融合太极拳“功法—套路—对抗”的练习形式,能加强前庭患者的前庭眼动反射、前庭觉、本体感觉和其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B组药物联合太极拳组在停止治疗2月后眩晕残障恢复优势和动静态平衡能力恢复优势消失,和A组药物组患者恢复状态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太极拳锻炼内容适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康复治疗,可以为外周性眩晕导致的前庭功能紊乱提供借鉴。

在临床治疗和研究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是在外周性眩晕影响因素方面缺乏相关研究,例如心理(氣质性格类型等)、年龄、社会、工作和家庭环境等。二是缺乏体医结合下,科学标准的运动处方。三是缺乏外周性眩晕康复规律的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绘制出外周性眩晕的康复规律曲线十分必要。四是在患者康复恢复水平评估方面可以借助其他眩晕评估量表综合评估。平衡功能评估可借助动态平衡仪和静态平衡仪,数据更精确。

参考文献:

[1]刘波,刘博.前庭康复技术与疗效评价方法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2):108-111.

[2]王彩君,赵秀云,张运波,潘水英,赖春红.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103-104.

[3]王尔贵,吴子明.前庭康复-前庭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81-28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拥挤度评价视角的皖北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特征及优化研究(SK2018A0361);淮北师范大学2020年度党建创新重点项目,淮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化党建方法体系构建(2020dj002);荣获2019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作者简介:郭祥轩(1989— ),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刘俊秀(1975— ),男,辽宁锦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鼻科学及前庭学。

*通讯作者:武冬(1968— ),男,山西大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太极拳药物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二)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一)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怎样选用降血脂药物等二则
书法与太极拳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