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林
摘 要: 《三体》是中国在海外最畅销的科幻文学作品,其英译版受到无数英语读者的喜爱。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译者为切入点,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讨论译者行为与译文之间的双边关系。译者是意志体实践者,译者身份和角色决定译者行为。本文从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两个维度分析发现,刘宇昆的译文总体上偏向于求真,也兼顾了读者市场,契合了“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原则。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译内行为 译外行为 刘宇昆 《三体》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逐渐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许多题材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被介绍到国外。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科幻文学的发展,如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小说奖,使中国在世界科幻文学的文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与刘宇昆等译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优秀的作品需要通过翻译这层媒介,扩大海外的影响力。本文从译者行为理论的角度,选取刘宇昆的译本,分析译者行为与译文的对照关系。不仅能对将来科幻作品的翻译活动有所助益,而且能使更多的译者投入科幻作品的翻译中,践行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2.刘宇昆《三体》英译本及其研究
刘宇昆既是翻译家,也是科幻小说家,非常了解中国当代文学。译者“还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使作品中的‘他者得到了充分彰显,在鲜明的东方格调之中激发英语世界读者群体的文化想象和阅读兴趣”(顾忆青,2017:13)。刘宇昆“华裔译者具有特殊的双重文化背景﹐其翻译行为背后蕴含着民族文化层面的博弈﹐更需要从不同视角﹑多维度进行考察”(张林熹,2019:617)。刘宇昆在翻译时“考虑到诸如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对原文做适当的修改和删减”(李静茹,2019:102)。刘宇昆“这些改动策略有助于复现作者实际的交际意图,避免由于语言文化差异造成交际意图的误读”(韩淑芹,2019:87)。
3.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这一概念最先由国外学者提出,“但并非将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使用,也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界定并用之于翻译批评之中”(王宏,沈洁,2019:37)。迄今为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构建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翻译批评理论。因为译者是具有意志性的意志体,决定了他兼具“译者”和“社会人”的角色。“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的关键是考察“译者”角色和“社会人”角色,哪一个处于首要的位置。译者行为研究以译者,这一能动主观的意志体入手,探索其在“翻译内”和“翻译外”行为的合理度与求真度和务实度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了翻译内外的区分,便有了“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之别。译内行为主要体现在原文与译文的对照关系上,译外行为体现在译者的社会性需求与译文的关系上。
3.1刘宇昆“求真”的译内行为
“就翻译活动尔言,译者的生物属性即译者建立在翻译活动基础之上,最本能的语码或意义符号的转换行为,是语言性”(周领顺,2014:11)。译者最根本的角色是“译者”角色,最根本的属性是语言性。《三体》中有大量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描写,刘宇昆在译作中能够彰显鲜明的东方格调,并激发英语世界读者群体的文化想象和阅读兴趣。
3.1.1字词层面
例1.“二斤爆肚,一瓶二锅头!”(刘慈欣,2008:94)
刘译:Two orders of quick-fried tripe, and a bottle of er guo tou!” (Ken Liu, 2014:115)
译者脚注:Er guo tou is a distilled liquor made from sor-ghum, sometimes called “Chinese vodka.”
例2.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坑。(刘慈欣,2008:221)
刘译:The heated kang stove-beds lined with thick layers of ura sedge.
此处,“爆肚”采用了直译法,“二锅头”采用了音译加脚注法,“火炕”采用了音译加文内注释法。总体来说,刘的翻译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中偏向于“求真”,但兼顾了英语读者理解力,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帮助理解的信息。特别是脚注中把“伏特加”解释为“二锅头”的文化对等物,是一个贴切的补充。
3.1.2语句层面
例3.其实那名穿警服的年轻人还行,举止很有礼貌,但那位便衣就让人讨厌了。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穿着件脏兮兮的皮夹克,浑身烟味,说话粗声大嗓,是最令汪淼反感的那类人。(刘慈欣,2008:1)
刘译:The younger one was all right—at least he was polite. But the other one, in plain clothes, immediately grated on him. He was thickset and had a face full of bulging muscles. Wearing a dirty leather jacket, smelling of cigarettes, and speaking in a loud voice, he was exactly the sort of person Wang despised. (Ken Liu, 2014:46)
相較于英语,汉语的句子较紧凑短小,多是流水句法,短小紧凑,有节奏感。但例3中译文的英文句式也是汉语的流水句。显然是刘宇昆刻意追求的结果,通过坚持这种句式结构上的差异,让英语读者领略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3.1.3修辞层面
例4.虽然浩劫刚刚结束,举目望去一片废墟,无数人在默默地舔着自己的伤口,但在人们眼中,未来新生活的曙光已经显现。(刘慈欣,2008:223)
刘译:Even though the calamity had just end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 and countless men and women were licking their wounds. The dawn of a new life was already evident. (Ken Liu, 2014:258)
“舔着自己的伤口”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未来新生活的曙光”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刘的翻译完全维持了原文原状,无疑是“求真”行为。之所以没有把隐藏含义补充翻译出来,一是因为舔舐伤口与曙光的文化意象中西共通,对英语读者而言没有理解的门槛;二是因为通过直译法能让英文读者领略汉语的修辞方式。
3.2刘宇昆“务实”的译外行为
“译外行为主要表现为译者针对社会需求借译文对原文的调整和改造上,追求的是译文对社会的务实”(周领顺,2014:137)。就像人们出国留学或工作要了解当地文化,好“入乡随俗”一样,翻译作品进入另一种语言文化的市场时,必然也要相应作出调整。
3.2.1社会因素
例5.核弹女孩向大史抛了个媚眼警告道,右手拇指紧按在起爆开关上,指甲油在电筒光中闪亮着。(刘慈欣,2008:211)
刘译: The young woman warned Da Shi, staring at him intently. Her right thumb was poised over the detonator. Her face was no longer smiling in the flashlight beams.(Ken Liu, 2014:244)
例6. 女孩接着说,样子有些娇嗔。(刘慈欣,2008:210)
刘译:Her tone suggested that she wasnt afraid of Shi Qiang and the soldiers at all. (Ken Liu, 2014:243)
《三体》中有很多女性外貌的描写,然而在一些女权主义者看来,过度赞扬女性的外貌是物化女性的表现。刘宇昆对此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删改。“媚眼警告”改译成了staring intently,尤为体现女性色彩的“指甲油”被完全删除不译;“娇嗔”改译成“wasnt afraid of”;综合看来,刘的翻译旨在弱化性别色彩,多采用改写法。虽为“务实”,却丢失了原文的味道,但其根据语境改写,也是在部分地“求真”,其译者行为合理度仍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
3.2.2读者因素
例7.行动的代号是“古筝”,这是很自然的联想,而纳米丝构成的切割网则被称为“琴”。(劉慈欣,2008:256)
刘译:The operations code name was “Guzheng,”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zither by that name. The slicing net of nanofilaments was thus called the “zither.” (Ken Liu, 2014:295)
不管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只要有交际需求,译者就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与感受。但译者追求译文之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与求译文之真相矛盾。“古筝”音译为“Guzheng”,又在后面注释为“the ancient Chinese zither”,采用了音译加文内注释法,既满足了目标读者对东方文明的文化想象,又在“可理解性”上做了弥补。“求真”且有相应的“务实”效果,“务实”也实现了原文与作者的初衷——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4.结语
从《三体》英译版的全篇翻译看来,我们可以发现,“求真”是刘宇昆译者行为的底色,译者刘宇昆坚持用最能体现汉语魅力的英文表达方式。他的“务实”,是为了在更大维度上实现“求真”。综合看来,刘宇昆的译文契合了“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原则,其译者行为合理度较高。刘慈欣对他译文的评价是“几近完美”,这与他丰富的相关经历、卓越的双语能力和优秀的专业素养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热爱科幻文学与热衷文化交流的初心。或许,这才是译者翻译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顾忆青.科幻世界的中国想象: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J].东方翻译,2017(1):11-17.
[2]韩淑芹.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三体Ⅰ》的英译解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9(3):82-87.
[3]刘慈欣.三体[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李静茹.《三体》三部曲的英译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
[5]王宏,沈洁.搭建中西译论融通的桥梁——评“译者行为批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2):35-45.
[6]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7]张林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刘宇昆的译者行为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9(5):616-620.
[8]Ken Liu. The Three-Body Problem[M]. New York: Tor Book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