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从民族烙印鲜明、对抗竞争激烈、季节特征明显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然后从基础环境缺失、法律法规不完善、传承不受重视、地区经济不景气、未把握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对技术保护的利用效率比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最后从坚持民族性原则、完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发展地区经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数字化记录和存储等方面阐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旨在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0 引言
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极具特色的文化,文化是每个民族的根、每个民族的魂,文化传统对每个民族来说都至关重要。对汉族来说,人口基数较大,文化传承比较容易,但是对少数民族来说,文化传承则受到经济、人口数量、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特点
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的是能够表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些体育活动。在几百上千年的传承中,有些体育活动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但是无论发展如何都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特色。如今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再一次处于创新改革的节点,但是地域和经济等已经很难在传承之上再次发展。总体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必须保护的阶段[1]。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1.2.1 民族烙印鲜明
每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优化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如今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包含该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决定了传统体育活动形式的不同[2]。
1.2.2 对抗竞争激烈
少数民族由于人数限制,比较突出竞争性和身体对抗,古代封建社会战争比较多,只有身强力壮的男性才能够保卫民族和家园。少数民族经常举办各种对抗和竞争性的活动来选拔最勇猛的强者,久而久之这些活动流传下来最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最开始的竞争和对抗同样延续了下来,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对抗竞争激烈的特点。但是现代社会比较和平,竞争和对抗的用处不大,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才会成为问题[3]。
1.2.3 季节特征明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每年只有到了相应的季节才会举办对应的传统体育活动,有些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时间还与节日有关。例如赛龙舟活动,赛龙舟活动是楚地少数民族经常举办的传统体育活动,当端午节临近的时候,当地的少数民族就会开始准备赛龙舟传统体育活动,在端午节当天进行最激烈的胜者争夺,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季节特征明显[4]。
1.2.4 传统基因厚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传统基因。传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大自然或人类反复淘汰、筛选、精选、认可留下形成的时间产物和历史产物。当传统形成固定文化态势,这种文化也具备复制性,因为任何体育文化都是原生态体育发展过程的一种深厚遗存积淀,是历史因循传承模式和一种准则,传统基因极其厚重。
1.2.5 地域风情突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故形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大程度而言,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深深地融入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如贵州沿河土家族的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就深受乌江百里画廊极宜渔猎和农耕的影响,是由地理、气候、生产方式、文化心理结构等差异决定的,深深打上了乌江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土家风情突出。比邻如湖南、重庆的苗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对其影响甚微。
2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1 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环境缺失
当前少数民族原有的群居结构被经济环境和地域环境打破,即使同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地区,因此传统体育文化基础环境缺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但是当今社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能够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年龄比较大,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2 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家认识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少数民族数量众多,需要保护的传统文化遗产类型也比较多,当前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速度赶不上人员的流失速度。
2.3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受重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不受重视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种环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但是外来体育文化主要为西方体育文化,而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深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相比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这些年轻人更喜欢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最后导致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无人传承。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直接选择进城打工最后留在城市,他们的子女对少数民族本身的传统体育文化更不了解,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加困难。
2.4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区的经济不景气
经济不景气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现状,只有一些依靠山水优势的少数民族才能发展地区的特色旅游经济,但是这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传承和保护效果并无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基础,资金充足则保护和传承人员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和资金,然后还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最后才能让传统体育活动重新焕发生机。而经济发展不景气、资金和场地不足、人口不断流失,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加困难。
2.5 未把握发展过程中的机遇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人员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并没有在复杂的挑战下把握住发展的机遇,没有用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资金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相比外来入侵的西方文化,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并没有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最后西方体育文化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2.6 对技术保护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传统形式为主,即通过举办传统体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來,从而提高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力,最后让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完成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这种传统保护方式比较落后,没有通过技术手段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员还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
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3.1 坚持民族性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坚持民族性原则,即在传承的过程中保留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原有的特色,不能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而丢掉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否则本末倒置,即使完成了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也不再与民族特色相关。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必须将民族性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让其他爱好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传统体育活动直接感受到该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样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才具有意义。
3.2 完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即使少数民族和传统体育文化的数量再多,相关部门也必须尽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完善,让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只有将全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意识带动起来,才能真正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提高完善法律法规的效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作用。
3.3 增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
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必须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很多公众意识不到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少数民族的力量有限,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只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做到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将公众和少数民族团结到一起,才能够发挥出公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力量。国家可以多宣传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号召全民族年轻人对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当地政府可以牵头,按传统体育属性将活动划分为民族体育类和民俗活动类,民族体育类由体育部门来领导和管理,民俗活动类由文化部门来领导和管理,各司其职,分类保护,以此增强管理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
3.4 发展地区经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少数民族可以以传统体育为中心发挥特色旅游,让喜欢旅游的人在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留下本民族的年轻人,从而提高年轻人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热情,经济发展实力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按著名哲学家冯三友先生“旧邦新命”的理念,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推陈出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反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3.5 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当今社会互联网非常发达,少数民族可以在互联网完成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抖音、快手、微博、微信都是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渠道,这些平台上的年轻人比较多而且传播速度和范围比线下宣传要好得多。只有传统体育文化宣传达到一定的效果,才可以激发年轻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热情,最后优化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效果。在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上一定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没有文化创新,某种意义而言,就保护不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宣传创新上需要具备文化再造和文化功能以转换思维。
3.6 数字化记录、存储和“三进”(进教材、进学校、进课堂)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然后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信息资料库,将所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全部收集起来,这样即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样即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暂时没有人传承,也可以继续等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人通过数字化资料库进行传承,在保护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不用担心传统体育文化丢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是当前发展过程中亟须研究的课题,将其纳入教材编写,通过学校推广纳入课堂,用身、心、口教育形成“活保护”不失为保护层面的另一种文化保护空间拓展。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传承保护的难度较大,民众也认识不到传承体育文化传统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必须通过坚持民族性原则、完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加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发展地区经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引入数字化记录和存储,让年轻人也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彦宏,钟顺秋,刘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4):95-99.
[2] 周博.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9(25):89-90.
[3] 韩志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部审计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04):92-94.
[4] 周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整合与发展对策[J].福建茶叶,2019,41(06):160.
作者简介:崔晓兰(1979—),女,贵州沿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