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2021-04-18 23:44杨宇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抗逆力家庭暴力妇女

摘要:婚姻本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但逐渐被“婚姻是青春的坟墓”这个概念慢慢覆盖。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离婚率逐步升高,而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暴力,其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敢于反抗的妇女还只是少数。作为弱势群体,妇女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呢?本文结合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从抗逆力理论中妇女的视角展开分析,并简要总结建议。

关键词:家庭暴力;抗逆力;妇女;《天水围的夜与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0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化条件,并且可以从多方面满足我们提出的各种需求。而一切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都必须建立在家庭关系稳定及和谐的基础上。

墨菲定律提到任何事情都有变坏的可能性,而家庭暴力的存在将会诱导其负功能的发挥。家庭暴力的出现严重威胁甚至会破坏一个原本完整美好的家庭。它严重影响了家庭成员、家庭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其中妇女是家暴的主要受害者。妇女作为家庭关系中的弱势群体,长期受封建思想“家丑不可外扬”的影响以及基于男权思想的封建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家暴行为一般都选择容忍,最后形成了麻木的态度,抱着“忍忍就过去了,日子还是继续过吧”的念头继续婚姻,但往往此念头会助长施暴者的恶劣行为。并且许多妇女在遭受长期家暴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用最简单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家庭暴力的存在宛如一颗定时炸弹,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对妻子、孩子都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在家庭暴力中,妇女不仅要懂得反抗,而且应该具有理智、客观地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抗逆力。

《天水围的夜与雾》是以发生在香港天水围的真实新闻为蓝本拍摄的一部影片,影片用倒叙的拍摄手法讲述了生活在香港社会最底层的李森和在深圳打工的王晓玲相识、结婚和生子,全家靠微薄的综援①生活,由于经济来源有限,王晓玲外出在餐厅做服务员,对婚姻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李森在酗酒后对王晓玲实施身体虐待和语言辱骂,最后行为失控毁灭了整个家庭的惨案。

1 概念介绍

1.1 家庭暴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总则第二条,家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语言侮辱、软禁等方式对家庭成员从心理、生理、性等多方面多形式的不法侵害行为。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妻子和孩子,但也不排除丈夫和家庭其他成员。

1.2 抗逆力

抗逆力[1](Resilience)又被称作复原力、心理弹力、韧性,指的是个体、家庭、社区等所拥有的一种能力和特质,是在面对风险和困难时,受到挫折的人作出积极应对策略和方式的一种能力。不仅限于青少年儿童群体,也适用于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跟优势视角模式一样具有高度相似的作用。

1.3 家庭抗逆力

目前对家庭抗逆力[2](Family Resilience)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且其产生和发展相对较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抗逆力才渐渐引入家庭领域,主要强调在遇到风险、危机时,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能够迅速调整及面对,并对其所作出积极正向的行为和反应[3]。

2 家庭暴力关系中的妇女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遭受过家庭的身体虐待,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暴力具有广泛、循环和隐蔽性等特点。目前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阶层。在家庭暴力关系中,妇女大多处于不對等婚姻关系中弱势地位的一方,极度缺乏自信。目前,语言侮辱也属于家庭暴力的种类之一,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妇女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困境,认为婚姻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不足造成的,会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并责怪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患抑郁症的概率。与此同时,家庭暴力的产生还会引发受虐妇女综合征、暴力循环等方面的问题,对妇女的负面影响极大。

在家庭暴力关系中,妇女处于弱势地位,极少数人敢为自己发声,更别提站出来反抗,包括在影片中,晓玲鼓起勇气打电话向父母求助时,母亲告诉晓玲要看到李森好的一面,要为丈夫着想,做女人就要学会忍耐,有时候就是要让丈夫发泄一下,并没有责怪李森的行为。在某明星的婚姻关系中,女方的父亲说是女方没有尽好妻子的责任,才会导致出轨行为的发生,丝毫没有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思考。许多社会现象都在隐晦地传达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的不对等关系,但这样的现象很容易危害社会,让受暴妇女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方式,导致犯罪行为的出现和产生[4]。

3 结合电影分析家庭暴力中妇女的抗逆力

影片中的些许镜头短暂地呈现了两人幸福的相处时光,之后王晓玲跟随李森回到香港,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庭负担日益沉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的这一幕:李森送两个女儿上学时,老师追上前去询问李森是否为孩子们的爷爷,并催促其缴纳生日会费使其自信心再度受挫。这为之后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留下了伏笔和暗示。

3.1 妇女抗逆力提升分析——以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为例

影片中,女主角王晓玲虽然是一个将很大期望寄托于婚姻的妇女,但庆幸的是并没有像大多数女性群体一样麻木地服从现实处境,她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思想,并没有完全服从丈夫,比如她会外出做餐厅服务员来补贴家用。以她为代表,从抗逆力视角我们可分析出在面对家庭关系中经济收入不平衡所导致的不对等关系时,女性并没有完全坐以待毙,没有任何劳动能力,她们也愿意牺牲自己。可从主观思想上提升其抗逆力认知,如在她有空时带领她参加一些讲座和其他渠道的培训。在影片中,王晓玲路过社区里面的跳舞队时,内心非常渴望加入,只是困于经济能力有限,因此提升其主观抗逆力没有太大的难度。

俗话说“为母则刚”,我们谁都无法预估一个已婚妇女在面对复杂的困境时所能承受的压力,但对于母亲来说这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孩子既可以是她们的软肋,也可以成为她们的盔甲。为了孩子,大多数妇女都选择了无限度的容忍和退让。因此,当社工及相关人员介入家庭暴力纠纷时,别忽略孩子是她们的盔甲这一点,要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从优势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当受暴妇女出现相关非理性情绪和行为时,可引导其认识到孩子是她们活下去的希望,从而提升她们的抗逆力。说到这里,不能忽略一个概念:角色代偿意识①。当今社会的妇女,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角色都是多重的,母亲、妻子等角色都需要她们无缝扮演,可以引导其树立角色代偿意识,拥有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而活。与此同时,从受暴妇女身边紧密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中[5],挖掘妇女生活的环境并与之建立起联系,由此提升她们面对风险和逆境时的抗逆力。例如,影片中王晓玲不小心打翻了米,丈夫李森滥打乱骂,并将母女三人赶出家门,好心的邻居将她们带去求助区议员,在入住妇女庇护中心时,王晓玲认识了同乡小莉等朋友,建立起了社会网络支持系统[4]。在庇护中心的那个夜晚,她们相互认识,与对方交换自己的内心想法,让晓玲暂时将丈夫带来的负面情绪抛之脑后,当太阳升起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3.2 妇女抗逆力的重构过程

抗逆力的运作过程是指个体内部的一个能力运作,这其中包括个体与父母、家庭和社会等相关环境之间的一些互动。

虽然王晓玲的婚姻后期并不和谐,但两个女儿非常爱她,也非常听晓玲的话,这在无形中给她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生态系统理论中有观点提出,人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其与周边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自己不能独立承受的情况下,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提升妇女的抗逆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家暴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时,大多数妇女在面对离婚还是容忍这两个选项时都选择了后者。在庇护中心,以小莉为主的妇女代表听闻晓玲事件后,给出的回答是“赶紧离婚啊,不然等着被他打死啊”。这类妇女就是非常典型的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想法,不为丈夫或者其他原因而活着的女性,她就是她自己,不是别人,具有强大的抗逆力,并且还可以正向影响和鼓励其他人。晓玲第二次被家暴进入妇女庇护中心时,小莉曾多次鼓励和安慰晓玲,让晓玲没有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境地,并且在小莉的多次鼓励下,王晓玲勇于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鼓起勇气离开丈夫,不再选择忍受。

社区是家庭生活中最基本的单位,特别是外来流动妇女在外嫁到陌生地方没有亲人时,社区中的邻居以及工作人员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晓玲被第一次家暴后,是邻居发现并带她去找的区议员和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将夫妻双方聚拢在一起进行沟通,调解了夫妻矛盾,在很大程度上给晓玲提供了支柱。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发生在中国香港,香港地区建立了香港妇女中心协会,在内地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来保障妇女的权益,这为妇女抗逆力的重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想要提升妇女在面对家庭暴力和其他复杂情况时的抗逆力,可以从以下幾个方面进行: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发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长期将自己放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点;建立正向社会支持网络,使其在遇到困境和危急状况时可以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在其他群体的陪伴和鼓励下找回自我,在周围群体正面的影响下摆脱非理性情绪的影响;政府、社会支持网络的有效保障,目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条例明确保障了妇女的权益,能够为她们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不能忽略妇女的内心世界,要培养女性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她们的内心世界真正强大起来,才能由内而外坚强和自信,真正独立,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经济能力,不依赖任何人,不为任何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才能提高家庭和社会地位,真正地“站”起来。

参考文献:

[1] 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1(06):67-74.

[2] 叶明明,张薇,周兰姝.家庭抗逆力实践干预项目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护理学杂志,2020,35(18):110-113.

[3] 冯跃.国外家庭抗逆力的内涵及模式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40-145.

[4] 魏书豪.家庭暴力下受虐妇女犯罪行为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20(06):2-8.

[5] 卓立立.关于优势视角的理论评析——基于对受暴妇女的介入研究[J].长江丛刊,2017(20):122-123.

作者简介:杨宇(1997—),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妇女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抗逆力家庭暴力妇女
抗逆力视角下离异家庭子女研究现状述评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抗逆力挖掘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优势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抗逆力的激发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