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效益分析及技术探讨

2021-04-18 04:37季美娣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龙虾小龙虾种养

李 杰,李 妍,季美娣,张 娜

(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 213002)

0 引言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质量与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稻渔综合种养是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典型模式,指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1]。2011年,原农业部首次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列入《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2019 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实现稳粮促渔、提质增效”,2011—2020 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扶持和规范稻渔产业发展的政策,稻渔综合种养得到快速发展。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2019 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31.75万hm2,分布在27个省份,其中种养面积超6.67 万hm2省份有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苏、贵州、江西、云南,面积最大的湖北省达到45.99万hm2。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稻—鱼、稻—龟鳖、稻—虾、稻—蟹、稻—鳅等多种[2],其中水稻小龙虾是最主要的一种模式,2019年其应用面积110.54万hm2,占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7.7%,是应用面积和比例最大的一种模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主要方式有共作、连作和轮作[3],这种模式能够实现稻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有机融合[4],达到“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的效果,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作用明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是,大面积生产上由于种养技术应用不到位,经常出现水稻种的好而龙虾养不好、龙虾养的好而水稻种不好或水稻种不好、龙虾也养不好等问题,造成收益不理想,甚至亏损。本研究结合专题调研、查阅文献和生产实践,分析了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阐述了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稻田全程养殖龙虾、5—6月份捕捞一季的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绿色高效技术规范,以期为发展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1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效益

1.1 经济效益高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来源于稻米和龙虾产品销售两方面。一般龙虾稻田水稻产量在7500~8250 kg/hm2[5-10],这种模式生产的水稻化肥农药用量少,稻米品质好,出售价格较常规种植高,同时,该模式可以收获高品质龙虾1125~2250 kg/hm2[6-10],扣除生产成本纯收益达37500元/hm2以上[5-10]。与常规稻麦周年种植模式相比,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纯收益较其高30000元/hm2以上[5-10],如果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结合品牌销售,则效益更高。

1.2 社会效益突出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实践中社会效益突出。一是不仅丰富了龙虾产品种类,增加了龙虾产量,而且该模式可以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稻米产品,可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吃安全、营养、健康产品的需求。同时,带动了优质苗种、营养饲料、水生植物、农产品加工、社会餐饮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环环相联、步步为盈、全民共享”[11]。二是通过开展稻田钓虾、稻田栽秧、稻田收获和举办龙虾节等活动,让广大民众参与进来,不仅满足了对农事体验和过程享受的需求,增强对稻作文化的了解,丰富生活情节,而且促进农村旅游和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5]。三是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高的经济效益激发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一些以往抛荒撂荒田块被重新开发利用,同时很多地方充分利用冷浸田、低洼田等发展水稻+龙虾种养模式,不仅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推动实现了产业脱贫,是一种非常适宜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12-13]。

1.3 生态效益明显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减量以及稻田土壤质地的改善2个方面。一是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由于小龙虾对药肥敏感,因此生产过程中水稻肥料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生产管理与单一种植水稻有着较大的差异,其肥药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为主,而且,龙虾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捕食部分水稻害虫,减轻稻田草害和虫害,同时,龙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部分肥料,这大大减少了稻田化学肥料与农药的施用量,一般该模式可减肥20%~30%、减药30%~50%[5,10,14-15],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龙虾在稻田中活动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15],增加土壤硝态氮、全碳、全氮含量[16]和水稻根部含氧量,促进土壤磷的释放[17]和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同时,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5],改善其群落结构[16],这些有利于水稻增产。

2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2.1 开沟面积占比过大

稻田综合种养以种稻为主、养殖生物为辅。农业农村部水产行业标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规定,稻渔综合种养田块沟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比例不能超过10%[1]。但实际生产实践中,由于水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稻谷的价值相对较低,许多农户过大的开挖稻田沟坑[18],其面积占比达到稻田总面积的30%甚至更高[5],以此来增加水产品的产量,这导致难以保证水稻产量和稳产要求。

2.2 龙虾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典型,“十三五”以来发展较快,应用面积迅速扩大。这些应用水稻+龙虾综合种养的农户,以往大多都是以种稻为主,不懂龙虾养殖管理技术,因此生产中对龙虾种苗放养繁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饲养技术以及水质调控技术等应用不到位,导致龙虾养不好,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了龙虾收益,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2.3 龙虾稻田水稻栽培管理措施不配套

龙虾稻田水稻栽培管理既要满足龙虾生长需要,又要满足水稻生长和夺取高产需要,其与单一种植水稻的田块相比,在栽插规格、水浆管理、肥料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生产管理措施上存在较大差异,掌握不好往往会造成水稻种不好,龙虾也养不好。目前生产上龙虾稻田水稻栽培管理存在着栽插密度不足、长时间深水灌溉、化肥农药不用或不知如何用等突出问题,造成龙虾稻田水稻穗数不足、穗型小、粒重低、病虫害重,产量大幅度降低,远不能达到国家倡导的平原地区水稻单产不低于7500 kg/hm2的指标[1],也影响了最终效益。

3 水稻+龙虾综合种养模式绿色高效技术规范

3.1 稻田选择

稻田养小龙虾需要良好的环境基础,因此龙虾稻田应该选择周边没有任何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田块,同时为便于养殖管理,还要求田间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排灌方便,田块集中连片且田面平整度较好,土壤质地宜壤土和粘土,确保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3.2 田间工程

3.2.1 平整稻田 以便于管理和投喂为原则,按2~3.3 hm2为一个种养单元,对稻田进行归并平整,平整后的田面高低差不超过5 cm。

3.2.2 开挖虾沟 在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一般距田埂1.5~2 m 处开挖,沟宽2~3 m、沟深0.8~1 m,坡比1:1。田面不开“十”字沟或“井”字沟。虾沟比不超过10%。

3.2.3 筑埂 利用开挖虾沟的泥土加高、加宽、加固稻田主干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或坍塌。田埂高0.8~1 m、宽2~2.5 m,坡比1:(1.25~1.5)。

3.2.4 安装防逃设施 选用硬质钙塑板、石棉瓦、彩钢瓦等材料在田埂上安装防逃设施,高度50~60 cm,其中10~20 cm埋入土中,接头处密实无留缝。选用60目以上的长型网袋在排水口安装防逃设施。

3.2.5 建好进排水口 在稻田两端建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用8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虾沟的最低处,高灌低排,保证水灌得进、排得出,并定期对进、排水渠道进行整修。

3.3 苗种放养前准备工作

3.3.1 清整消毒 清理虾沟,除去浮土,修正垮塌的沟壁。每公顷虾沟和田面撒施1500~2250 kg 生石灰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清整消毒后晒沟5~7天。

3.3.2 注水 清整消毒后即可注水。前期注水10~20 cm,以利于水草种植和生长,后期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渐加高水位至40~70 cm。

3.3.3 种草 选择伊乐藻、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品种,以伊乐藻为主。对新改造稻田,水草栽种间距(3~5 m)×(3~5 m),2月底之前完成种植。对已养龙虾稻田,水稻收获且清沟消毒后及早栽种。还可在虾沟中种植一些茭白、水花生等挺水和漂浮植物。

3.4 苗种放养

3.4.1 投放虾苗 对新改造稻田,于3月底至4月初投放规格为200只/kg左右的虾苗525~600 kg/hm2。对已养龙虾稻田,以每公顷30个地笼5~7天平均每天每个地笼捕捞虾苗重0.25 kg 为判断标准,少的进行补投,多的进行捕捞出售虾苗。

3.4.2 投放要求 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苗种,苗种大小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壮,肢体完整健全,无病无伤。于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时,多点投放,避免阳光直射。

3.4.3 缓苗消毒 虾苗放养前在田水内侵泡1 min,提起搁置2~3 min,再侵泡1 min,如此反复2~3 次,然后用10~20 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10 min。

3.4.4 投放亲虾 对连续养殖两年以上的稻田,在8 月份投放异地35 g以上大规格亲虾75~150 kg/hm2,雌雄比(2~3):1,以防近代繁殖造成虾苗成活率低、抗逆性下降。

3.5 饲养管理

3.5.1 饵料投喂 采用龙虾专用饲料进行投喂。投喂要定时、定量、全田投喂,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2%~8%,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9:00点投喂日投饵量的30%;下午16:00—17:00 点投喂日投饵量的70%。要坚持检查摄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 h内吃完的,说明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第二天还有剩饵的,说明投饵过多,投饵量应适当减少。

3.5.2 水位调控3月下旬至4月上旬虾苗放养初期,大田水位在20~30 cm,之后随温度上升,逐渐提高水位,到4 月中旬以后,水位提高至50~70 cm,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龙虾生长。

3.5.3 水质管理 保持田水溶氧量5 mg/L 以上,pH 7~8.5,透明度35 cm左右。每20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公顷水面用量45~75 kg。每15天左右全田泼洒光合细菌一次,调节水中的氨氮含量。

3.5.4 消毒防病4月中旬—5月底,使用聚维酮碘等药剂全田泼洒消毒,每7~10 天用1 次;适当投喂加有壳聚糖、酵母多糖等的配合饲料,提高龙虾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控制好水质,定期换水、生石灰或光合细菌全田泼洒,除去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做好日常用具的消毒,出现病死虾后及时捞出,避免爆发性传染。

3.5.5 加强巡田 勤做巡田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投喂量;中午测定水温、pH、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观察田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吃食情况。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台风暴雨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田埂是否塌漏,防逃设施是否牢固,防止逃虾和敌害进入。

3.6 成虾捕捞

3.6.1 捕捞时间 龙虾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30天左右的饲养,就可以达到商品虾规格。成虾捕捞时间从4月底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符合规格的龙虾应及时捕捞,以降低稻田龙虾密度。

3.6.2 捕捞方法 采用网眼规格分别为4.2、1.5 cm的双尾地笼进行捕捞,捕大留小,确保成虾被捕捞、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地笼每隔3~5 天移动位置,增设诱饵,诱饵用纱布包裹,增强捕捞效果。

3.6.3 留存亲虾 成虾捕捞期间,应留好下一年可以繁殖的亲虾。当每公顷30 个地笼连续3~5 天平均每天每个地笼捕捞虾重0.5~1 kg 时,停止捕捞,留足亲虾,繁殖下年苗种。

3.7 水稻栽培管理

3.7.1 品种选用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米质优、抗逆性强的早熟审定品种。

3.7.2 水稻栽插 成虾捕捞结束后,缓慢降低水位,促使留存的亲虾回到虾沟或打洞,到水层2~3 cm、水草伏于田表面时,施基肥并进行旋耕平整地,沉实2~3天后栽插水稻。机械栽插,栽插行株距30 cm×14 cm,栽插22.5~24.0万穴/hm2,每穴3~4苗,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水稻栽插在6月底完成。

3.7.3 施肥 龙虾稻田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施商品有机肥4500~7500 kg/hm2,旋耕整地前全田均匀撒施,分蘖肥施尿素0~75 kg/hm2,穗肥施尿素75~112.5 kg/hm2。施肥时降低水位,田面无水层时施入,施入后第2天上水。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氨水和碳酸氢铵等化肥,在小龙虾脱壳期不使用化肥。

3.7.4 水分管理 插秧后返青活棵阶段,保持3 cm左右浅水层与适当露田相结合,促进扎根活棵。返青活棵后提高水位,将龙虾从虾沟中转引到大田,防止龙虾活动影响秧苗。分蘖阶段建立4~5 cm的水层,茎蘖数达到270 万/hm2以上时自然断水搁田,采取轻搁、多次搁,通过搁田达到叶色褪淡、土壤沉实。搁田过程中发现龙虾异常及时复水。拔节孕穗期灌水5~7 cm,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10~15 cm,灌浆中后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0~15 天开始排水,排水时先将稻田水位快速下降到田面5~10 cm,然后缓慢排尽,促使小龙虾在田埂和虾沟中打洞。

3.7.5 病虫草害防治 龙虾稻田病虫草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为主,减少农药施用量。放养龙虾后稻田中杂草数量明显减少,一般不需要除草,如杂草明显的提倡人工拔除。病虫害防治时,在做好种子处理、田埂边种植香根草等农业防控基础上,应用杀虫灯、害虫天敌、性诱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禁用小龙虾高度敏感的有机磷、菊酯类等有害农药。

3.7.6 水稻收割10月底11月初,水稻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留茬20 cm收割水稻,秸秆切碎还田。

3.8 水稻收后田间管护

3.8.1 种植水草 水稻收获后及时清沟消毒,消毒后晒田5~7 天,灌水10 cm 种植水草,间距5 m×5 m,选择伊乐藻、菹草、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品种,以伊乐藻为主。

3.8.2 水层控制 通过水层调节稻秸秆分解和水温,为龙虾繁育提供饵料以及活动场所与生长空间。水草栽种后,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渐加高水位,分2~3次加水至30~40 cm 淹没稻秸秆。越冬期间,水位提高至50~70 cm。2—3 月份,随气温回升,逐渐降低水位至20~30 cm,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随温度上升,逐渐提高水位,至4月中旬以后,提高水位至50~70 cm。

3.8.3 饵料投喂 整个生产周期,除了在苗种投放至成虾捕捞期进行投喂饲料外,其余阶段以自然觅食为主,不进行饲料投喂。

猜你喜欢
龙虾小龙虾种养
钓龙虾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小龙虾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龙虾的迁徙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