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刚看市
春节前后的近2 周来,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在包括节日气氛浓厚和电煤消费明显低于预期等多种利空因素的打击下,现货煤价继续下挫。影响此间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主要产地煤炭产量减少、价格下降。一方面,尽管因为煤炭保供和控制新冠疫情的需要,包括晋陕蒙在内的各级地方政府提倡煤矿在春节期间不放假、不停产,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春节期间(2 月11-16 日,下同)主要产地煤炭产量和供应量仍然出现了明显收缩。例如,春节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矿的开工率降至50%左右,日均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13.4万t和110.4万t,环比节前一周分别减少了43.7 万t 和44.1 万t,均比保供高峰时期下降了50%以上。另一方面,主要产地煤炭出矿价格继续下降,榆林和鄂尔多斯两大产地的煤炭出矿价格在春节期间和春节后继续下降,继续对下游市场的动力煤价格带来压力。
第二,节日期间电煤消费水平明显低于预期。整体上看,春节前后电煤消费水平低于预期,使得市场各方对春节后动力煤的需求和价格形势难以乐观,对近期现货煤价走势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春节前,全国各地的“就地过年”政策,曾经促使各方对节日期间的用电需求和电煤消费形势乐观有加,也因为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预期将给春节后的动力煤市场带来利好,但来自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2 月11-16 日),全国日均发电量153.4 亿kWh,农历同比增速只有1.7%,增长水平明显低于预期;另一方面,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回升,并高于大多历年同期水平,从而促使冬季用电用煤高峰加速退潮,电煤消费和采购需求进一步受到制约。
第三,对北方港口动力煤的采购继续消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沿海地区社会用电需求确定性增长、水电出力难以恢复、火电产量及其电煤消费将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近期北方四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黄骅港,下同)的锚地待装煤炭船舶数量偏低(见附图1),甚至已经低于2020 年同期新冠疫情发展高峰、用电和用煤需求陷入低谷时段的水平,尽管这一非正常现象或将难以为继,但是短期内对北方港口现货动力煤价格的负面影响较大。
第四,北方港口动力煤低库存局面快速修复。数据显示,近2周来北方四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黄骅港,下同)的动力煤低库存状况得到快速修复。绝对量方面,截至2 月19 日,北方四港合计库存1792.8 万t,比春节前的2 月10 日增加了415.3万t,比2月2日最低水平增加了553.2万t;相对指标方面,春节长假以来北方四港的“货船比”指标快速上穿合理估值上线(见附图2),预示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呈现买方市场格局,现货煤价开始面临下降压力。
第五,春节后海上煤炭运价出现快速反弹。春节上班后的两个工作日(2 月18、19 日),国内海上煤炭运价出现快速反弹(见附图3),2 月19 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综合指数反弹至627.4 点,比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了20.2%,预示消费企业针对北方港口的动力煤采购有所回暖,给未来一段时期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带来利好。
进入2 月份,迎来新春佳节,春节是传统的用煤淡季,工业企业停工放假,部分耗能企业停产,电厂日耗下降。此时,很多中小煤炭企业和发煤站也会停产放假半个月左右,上游发运同样低迷。但主力煤炭企业春节不放假,继续增加煤炭供应,环渤海港口到港煤炭数量不会出现大幅下降。部分存煤偏低的下游用户,可以利用节日期间抢运和补库。春节期间,电厂库存得到积累,采购积极性明显减弱,这也直接影响到节后的煤炭市场走势和煤价变化。
1.节日期间,电厂被动补库
近期,全国范围内气温继续回升,居民取暖用电需求走弱,季节性用电用煤高峰宣告结束,采购积极性明显弱化。随着全社会用电负荷的高位回落,下游电厂开机率有所下降,存煤可用天数回归安全线以上,节日期间被动补库有望到来。
东南沿海地区持续升温,江浙沪地区气温普遍回升,沿海区域电厂负荷明显下降,日耗偏低,存煤可用天数快速回升。节日放假期间,由于日耗下降过多,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地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升至30d 左右,山东和上海地区存煤可用天数分别为20d 和15d。从沿海电厂负荷率来看,我国江浙沪等地电厂负荷率在65%左右,山东地区电厂负荷率略高一些,福建电厂略低一些。此外,南方居民取暖用电负荷下降,下游电厂机组停机数量增多,电煤消费进入低谷期,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由最高时的82 万t下降了一半。与此同时,电厂库存得到积累,下游采购节奏明显放缓。从电厂实际存煤情况来看,重点电厂和统调电厂存煤接近2020年同期水平。
节日期间,假期效应显现,半数左右的工业企业打烊放假;加之全国气温大幅回升,工用电、民用电负荷出现阶段性走弱,贸易商多暂缓交易,等待年后再交易。从长假期间环渤海港口运输情况来看,部分中小电厂积极补库,各港口下锚和预报船舶保持一定水平;整个春节期间,环渤海港口煤炭调进量、调出量保持平衡,库存增长不会非常明显。为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做好冬春季节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多地区提倡就地过年。很多大中型工厂放假时间推迟至农历腊月二十九,复产时间提前到农历正月初六,部分甚至在假期开启弹性工作日。此外,山东、江苏、安徽、福建等多地出台用电量奖励措施,鼓励企业节日期间坚持生产,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春节期间电力负荷下降形成抑制。
在人员就地过年的情况下,有效缓解节后用工紧缺情况,并加快节后开工节奏,用电耗煤需求回升速度将快于往年。由于节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速度将快于往年,浙江、广东等地很多外贸加工型企业在农历初六开始投入生产。节后,沿海地区需求将有所转好,市场依然值得期待。
2.长假结束,煤价仍有下跌压力
从2020 年12 月份至2021 年1 月中旬,沿海煤炭市场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电厂库存持续下降。春节放假期间,为确保供应,大部分主力矿仍坚持生产,生产的煤矿数量高于往年春节期间。主要产地的煤炭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动力煤市场供应充足,大秦、朔黄、蒙冀线运量下降不明显。与此同时,环渤海港口存煤逐渐回升,其中,秦皇岛港终于摆脱长达半年的低库存,存煤已经升至562 万t,并存在继续回升的可能。上游方面,供应相对宽松,电力、化工等行业用煤需求减少,拉煤车减少,主要产地的煤矿出矿价格继续下降,贸易商仍有下降空间,水分继续挤出。长假过后,市场下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复苏,对北方港口现货煤价的消极影响会延续一段时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依然存在,电厂和港口库存增加的情况下,产地煤价和港口煤价还有下跌可能,预计到2 月底、3 月份才会止跌企稳。
节日期间,部分工业企业停产放假,尤其农历大年三十到初四这几天时间,工厂停工率较高,沿海电厂日耗下降了一半左右。农历初五开始,沿海地区复产速度加快,但全面复产还需要一段时间。下游电厂存煤得到累库。日耗下降,调进量高于消耗,电厂库存得到修补。全国重点电厂和直供电厂的存煤已经恢复至2020 年同期水平,而沿海电厂日耗下降较多,可用天数提高;假期结束以后库存增加的情况下,电厂对北方港口长协煤炭保持刚性采购和拉运,并在进口煤通关速度提高的情况下,增加进口煤采购数量,对北方港口市场煤拉运量减少。
产地多数煤矿积极响应国家保供及就地过年的号召,在保证安全及下游需求转弱的情况下,产地减量生产,煤矿累库概率加大,降价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停产放假,电厂日耗下降至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左右,促使下游电厂变被动为主动,成功地实现被动补库。而电厂会积极消耗自身库存,加之天气回暖,民用电负荷下降。电厂可能不会大量拉运和采购煤炭,对煤价上涨形成遏制。此外,春节期间动力煤市场继续保供,加之气温回升,而进口动力煤价格优势明显,且通关顺畅,电厂对北方港口现货动力煤的采购需求转入低迷。受此影响,北方港口下锚船数量出现大幅减少;其中,秦皇岛港下锚船一度降至16艘,由前一阶段寒冬时期的船等货转变为货等船,优质煤炭不再奇货可居。综上所述,节后,下游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电厂耗煤出现起色,但市场恢复至供需平衡还需要一段时间,更无法拉动煤价上涨。因此,2月下旬,港口煤价下跌压力依然存在。
3.3月份市场将全面转好
春节是传统的用煤淡季,节前一周成为煤市由旺转淡的拐点。而春节前1周到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用煤淡季。随着用煤淡季的临近,电厂日耗回落,贸易商加快抛货;而下游压价还盘,采购和拉运积极性减弱,出现市场疲软,煤价大幅回落。而在此之前,一直处于电厂存煤下降状态,煤价处于上升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煤炭市场复苏进程有望加快,针对局部地区出现的疫情,中央及地方倡导春节期间就地过年,电力消费预计也将呈现新变化。就地过年对节日期间和节后第二产业复苏有很大带动作用,但对第三产业各行业影响不一。我国很多工业企业春节期间继续开工,促使全社会用电量及电网负荷同比将保持增加态势。
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为10.8%,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为11.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为13.6%,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说明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水平较为稳定,多数企业仍保持生产状态,春节“稳产保供、稳岗留工”政策有效落地。受2020 年基数低以及今年春节就地过年的号召等因素影响,多个省份用电量较2020年春节出现明显增加,对煤炭市场带动作用较强。下游电厂库存在春节期间得到累库,但节后,随着工业用电加速复苏,将带动电厂日耗猛增;而经过一段时间消耗之后,下游终端采购和拉运积极性将提高,煤炭市场有望重回供需两旺态势。如果那时环渤海港口累库缓慢的话,仍然会存在优质资源紧张的现象,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得到支撑,有望在3月上中旬止跌企稳。
此外,对后续市场利好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两会”前,煤矿安全、环保检查维持高压态势,加上环渤海港口和曹妃甸港库存依然偏低,优质煤依然紧缺,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其次,国内经济复苏加快,煤焦钢等行业需求预期比较乐观,焦化与水泥等行业生产积极性旺盛,节后复产后,对煤炭刚性需求较大。国外疫情严峻,大量工业订单回流至国内沿海地区,工业用电需求稳定增长。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我国宏观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势头,对电力需求形成刚性支撑。再次,印尼有可能对出口数量进行限制,而蒙古国、俄罗斯煤补充有限;2021 年我国进口煤有望保持在3 亿t 左右,且有可能除冬季等用煤旺季增加进口煤以外,其余淡季可以将进口煤平均分配到每个月,从而削弱进口煤对国内煤价的影响。
(慧民)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 月上旬全国煤炭价格各有涨跌。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无烟煤(洗中块,挥发分≤8%)价格950 元/t,较上期上涨20元/t,涨幅2.2%。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kcal/kg)价格558.3元/t,较上期下跌143.5元/t,跌幅20.4%。
山西大混(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kcal/kg)价格为626.7元/t,较上期下跌157.7元/t,跌幅20.1%。
山西优混(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kcal/kg)价格为726.7元/t,较上期下跌153.7元/t,跌幅17.5%。
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kcal/kg)价格为748.3元/t,较上期下跌155.6元/t,跌幅17.2%。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价格为1540元/t,较上期上涨34.3元/t,涨幅2.3%。
上述数据显示,2月上旬全国无烟煤、炼焦煤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
此外,2 月上旬全国焦炭(二级冶金焦)价格2722.3元/t,较上期上涨64.5元/t,涨幅2.4%。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区煤炭领域新闻发布会,自治区能源局有关领导通报2020年煤炭生产供应情况。
2020 年全区煤炭产量10.06 亿t、同比增长1.3%,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4 多,与2019 年相比基本持平。
全年煤炭生产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前三季度,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7.18亿t、同比减少5000万t。第四季度生产煤炭2.88 亿t,同比增长19%。全区煤炭第四季度日产量保持在320 万t 左右较高水平,创下近年来新高,较前三季度日均增加近60万t。
全年外销煤炭超过5.7 亿t,其中,供应东北地区1.4亿t左右,与2019年基本持平。
煤炭市场增产保供稳价在路上,不论是政策层面,还是煤企层面,甚至是价格自身层面,动力煤市场都有回调需求,预计一季度末期价进入合理区间570~600元/t。
在动力煤原主力2101 合约2020 年12月11 日创出777.2 元/t 的新高后,新主力2105 合约于2020年12 月21 日和2021 年1 月18 日陆续创出730.4元/t 和738.2 元/t 的新高,而在国家发改委、行业协会和大型煤企连续喊话、联合倡议增产保供稳价和2020年12月12日以来全面(除澳洲)放开进口背景下,动力煤期现货价格快速回落。截至2月8日,秦皇岛港5500kcal/kg 动力煤下行至703 元/t、期货主力合约下行至610.2元/t。
1 月16 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做好2021 年春节及“两会”期间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和能源供应保障等工作,倡议煤企要增产增供稳价,并提出具体举措。
1 月19 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国家能源、中煤、晋能控股、陕煤、伊泰等14 家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负责人参加视频会议。明确了增产保供稳价的“一是全力增产增供、二是优先保障电力用户需求、三是尽最大努力组织煤炭资源”的三项措施,并提出“加强长协合同履约双向监管;加快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减缓淡旺季煤炭需求变动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建立进口配额与中长期合同兑现情况挂钩机制;加快推进自律盟约、用户评价等规范化的市场协调机制建设;继续鼓励煤电联营等五项举措。增产保供稳价成为当下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2020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座谈会,表示电厂可自由采购进口煤,并要求海关加快港口煤炭(不包括澳煤)通关,致使2020 年12 月份进口量激增,全年进口量超预期。2021 年1-2 月份,进口煤集中通关,进口量势必大幅增长。
大型煤企倡议。1月2日,以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为代表的七大煤企联合发布“保安全、保供应、稳煤价”联合倡议书,并提出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大资源保障力度、保障供应质量、稳定煤炭价格、增加市场煤供应、做好煤炭保供应急预案5项措施。
煤企积极践行增产保供稳价使命和责任担当。国家能源集团明确提出“一坚决、三确保”的保供举措和稳价措施,中煤集团提出保供让利稳价的六大举措,陕煤集团提出“三确保、四优先、一稳定”的具体增产保供稳价举措。与此同时,煤企根据增产保供需求状况,取消了春节放假,表示将根据具体情况有效组织生产。
大型煤企取得了增产保供成效。2 月2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 月份,国家能源集团煤炭销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7.8%和25.1%,铁路运输量、北方自有两港煤炭出港量和船舶运输量同比分别提升10.4%、13.9%和52.4%。煤炭、电力、运输业等关键指标全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全面完成1 月份的能源保供稳价任务。此外,中煤集团2 月8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 月份,商品煤产量增长33%、贸易量增长58.5%,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年度长协价格持续上调。5500kcal/kg 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1-2 月份分别上调23 元/t、33 元/t,2月份已经在614元/t。长协定价机制在保供稳价和保民生方面起到了“压舱石”的“兜底”作用。
长协签约创历史纪录。2020 年12 月底公布的年度长协签署规模达13.75 亿t,而近期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为21 亿t,加之煤电联营和特高压,市场上85%~90%的煤炭消费是在长协定价机制下执行的。
市场表现积极有效。期现价格应声回落,动力煤现货价格已经由1 月中旬的1150 元/t 跌至目前的755元/t,且有继续下跌迹象,期货主力2105合约从738 元/t跌至610 元/t;煤炭消费端85%~90%是以长协价格执行的,贸易端不足15%的市场份额主要是贸易商和游资所为,这也是煤炭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期现严重背离,1 月20 日的基差为369.5 元/t,在增产、扩大进口、保供、稳价的举措下,迅速回归至2月5日的98.1元/t。
结合上述分析,预计动力煤现货价格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而期货价格在进入570~600 元/t 的蓝色价格区间后将振荡运行,等待现货价格的回归。
目前,现货端以清库存为主、期货端以做空为主,煤炭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可以使用动力煤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空头套期保值。待动力煤期价进入蓝色区间,伴随着经济的回暖,需求进一步增长,期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宽幅波动,但期现严重背离格局将彻底改善,注意把握投资机会。
春节假期过后,动力煤市场依旧延续弱势,港口、产地煤价再迎双跌。据了解,春节期间,为响应国家保供政策及就地过年倡导,晋陕蒙煤炭产地部分大矿开足马力生产,且多地在产煤矿数量高于往年,多数煤矿库存上升、销售不畅,陕西、内蒙古地区煤价下调10~60元/t左右,矿方对后市看跌情绪较为浓厚。
港口方面来看,节日期间,港口煤炭发运积极,大秦线等主要运输线路保持满负荷状态,港口库存持续堆高,贸易商询货较少且压价意愿偏强,港口报价持续下跌。截至目前,港口5500kcal/kg主流报价多集中在600~620 元/t 左右;5000kcal/kg 主流报价多集中在540元/t左右。
从当前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煤炭供应逐渐宽松,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正在进一步凸显出来,加之受近期气温回升,民用用煤需求减弱,下游电厂日耗降低等因素影响,终端对现货市场煤的采购节奏放缓,短期煤价仍将弱势下跌。
春节假日过后,炼焦煤市场价格多以稳为主,部分煤矿受假期下游拉运减缓影响,库存有不同程度增加,叠加矿厂对后期市场预期悲观,价格有所下调。
节前,京唐港和曹妃甸港澳洲焦煤有几艘卸货,但是仍是不予通关状态,蒙煤口岸节后亦有转弱,甘其毛都口岸蒙5 原煤及精煤价格下调30~50元/t 不等,满都拉口岸主焦精煤下据贸易商反应下调20元/t左右。贸易商看跌预期较强,近期成交较为冷清。
下游需求来看,焦炭价格亦面临第一轮100元/t 的下调,预计下周将很快落地。
整体看,较往年春节假期,今年复工均明显较早,且部分矿厂春节期间也正常生产,产量供应端相对充足,节假日期间物流运输部分暂停致使矿厂炼焦煤库存不同程度的有所累库,且下游面临着价格的回调,短期炼焦煤市场或逐步开启价格的下调。
2021年2月9-22日,春节期间港口调进量小幅波动,调出量在需求转弱下大幅下降,调入好于调出,秦皇岛、唐山港口加速累库,期末回升至1900万t以上。
秦皇岛港方面,春节假期期间,铁路保供下日运量多稳定于125 万t 以上,节后市场需求仍未全面复苏,港口煤价延续节前跌势,上游发运继续以长协为主,本周日均调入57 万t,较节前下降3.3万t;调出方面,受假期效应影响,下游需求疲软,采购意愿不足,市场交投活跃度较低,观望情绪浓厚,周内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数最低降至16艘,日均调出52.7 万t,较节前下降6.4 万t;调入高于调出,秦皇岛港库存累积上行。截至2月22日,秦皇岛港库存571万t,锚地船32艘。
周边港方面,本周曹妃甸港区日均调进46.5万t,环比减少1.9 万t,本周日均调出25.5 万t,环比下降10.7 万t;京唐港日均调进33.3 万t,环比增加3.1 万t,本周日均调出20 万t,环比减少6.2万t。截至2 月22 日,曹妃甸港区存煤903.3 万t;京唐港区存煤516 万t。
下游方面,春节期间,下游电厂日耗走弱,需求维持低位,节内仅以长协采购为主,库存逐步回补至正常水平。节后,尽管工、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对电煤消耗形成一定支撑,但立春后全国气温大面积回暖,且随着正月十五后煤矿开工率进一步提高,煤炭供应预期增加,短期需求尚难以大幅释放,采购或继续保持刚需为主。
(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