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相互促进

2021-04-18 00:43李晓霞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农业机械化

李晓霞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从两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在促进中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相互促进

1 引言

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和农业源污染严重,农业投入与效益关系畸形。与传统工业面临产能过剩现象不同,农业面临严重的产能透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站在现代农业发展高度,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了美好蓝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有为的发展机遇。

农业机械化应用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造,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基本普及了各类作物机耕、小麦玉米机播、稻麦机收、机插秧、玉米机收等生产环节,基本完成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即由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转变为相对高效的、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机械化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和农业机械化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需要向绿色、安全、高效、系统化方向提质升级,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绿色安全发展、节本增效、提升农业产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循环经濟、“一控两减三基本”等方面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装备供给、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政策红利和施展平台,倒逼农机企业转型升级,为农业机械化绿色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共同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能,在促进农业绿色安全发展、节本增效、产能提升等方面提供强大的装备供给、技术供给和服务供给,承担“供给侧”的角色。但同时,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存在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需求侧”刺激,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实现“正反馈”的作用。

2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问题,硬件是指生产要素中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软件是指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可持续。

2.1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绿色安全发展

(1)推进“藏粮于地”战略的实施。通过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减少化肥使用,解决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结构,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精量低污染大型喷药机械,能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状况进行检测分析,选择农药的品种、自动改变作业速度、喷药量的大小,实现变量和精量喷洒、科学精准用药。根据区域差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播种施肥机、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农机具,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废旧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机械化捡拾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回收再利用。

(3)促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在规模化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通过鼓励引导使用清粪机、固液分离机、抽粪车等畜牧养殖机械,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种养结合的思路以及农业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或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2.2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高质高产

(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近年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地板”抬高和市场价格“天花板”挤压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的劳动成本高、生产成本上涨、比较效益下降,迫切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来节本增效、稳定生产。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跨区作业、农机经营组织服务等农业机械化政策、项目的实施,减少农民农机和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农业生产和农机作业成本,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稳粮增收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稳产能、降成本、转方式、促升级”。

(2)智能化机械节水、节肥技术广泛应用。大水漫灌等传统农业灌溉存在效率低、水资源利用低,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机械喷灌和膜下滴灌以及机械智能化节水设备,通过信息技术自动检测土壤和作物根系缺水状态,进行自动精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改进耕作方式,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插秧机侧深施肥技术,解决水稻施肥不能够定位、定量、均匀、可靠的技术难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土壤进行科学检测,进行有针对性的肥料精确补充,达到养分均衡,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信息化变更,自动监测实现自动恒温、恒湿,科学种养殖,减少成本投入。

(3)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减损、节能。减损就是增产,粮食连年丰产,但是生产环节的损失也十分惊人。农业部发布水稻、小麦和玉米收获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有效地指导农户和机手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损失。通过提高收获机械、干燥机械、仓储设备等农机产品性能,降低农机使用中造成的收获、烘干、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损失率;通过鼓励免耕精量播种机减少种子播种量,科学种植、提高产能;通过对在用挤奶设备监测,提高牛奶品质、降低牛奶的不合格率,促进奶牛的健康养殖。通过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加快淘汰高耗能老旧农机机具;通过鼓励复合型、多功能农机具的使用,实现多合一作业,提高农机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生物质能、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动力农机产品的研发制造,土地规模化后大型高效农机的使用,在农业生产方面节能减排作用十分明显。

(4)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农业机械化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同时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专业的就业机会,农机手、农机作业、农机维修等农机服务在农村成为一门职业。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促进农村新型人才培养。农机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改变农村传统经营生产模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为农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流动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提升农业产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支持

(1)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项目应根据此轮农业结构调整进行调整。根據目前划分的3个等级的发展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等优化发展区,西北及长城沿线、西南等适度发展区,青藏区、海洋渔业区等保护发展区),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地的地方农机项目资金根据区域规划和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在农机产品供给、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调整品种结构方面,如鼓励发展马铃薯机械能促进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发展;鼓励发展青饲料收获机械、大豆收获机械促进种植青贮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有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往往伴随粮食产量的波动,如何稳定农业产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的支持。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列出了当前结构调整9个方面的重点,其中的玉米、生猪和草食畜牧业、渔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度规模经营、节本增效、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支持。

(2)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支持。在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发展设施渔业及浅海立体生态养殖,推进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效对接;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实现畜(禽)、鱼、粮、菜、果、茶协同发展;培育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肥还田”“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利用模式等方面,农业机械化大有作为。

2.4 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1)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是当前各级政府防止农业大气污染的重点工作,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农业机械在秸秆综合利用中作用巨大,如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实施秸秆还田,捡拾打捆机(自走式)进行秸秆打捆,收获打捆一体机能同时实现收获和秸秆打捆,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实现青黄秸秆饲料化利用等。通过鼓励农机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机构,健全服务网络。农业机械化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2)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是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通过切碎、发酵、高温杀菌等流程,实现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动物防疫的问题,同时产生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通过秸秆气化设备、沼液沼渣运输设备、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农村垃圾站,利用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因地制宜发展集中供气沼气工程,推进沼渣沼液深加工生产适合种植的生物有机肥,真正实现废弃物多种用途、环保再利用。

3 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当前,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面临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附加值产品自给率低;产业集中度偏低,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信息化水平低,工业化信息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不够;节能、环保以及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业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3.1农机装备发展绿色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相匹配的农机装备,为保护性耕作、精量施肥、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保护资源环境的农机产品的研发提供巨大潜力,为智能一体化、复式作业机具、排放标准等级高等节能减排效果好的农机产品激发巨大动力,为农机装备披上“绿色”外衣。

3.2农机装备发展高端化

农机装备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历经从替代人畜力的机械化阶段,到以电控技术为基础实现自动化应用,并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与节本增效、智慧农业相适应的高端农机装备。推进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绿色谷物干燥机、智能化仓储设备、健康养殖智能化装备等新型农机装备研制,实现农业生产减损、节本、增效。推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农机装备结合,如无人驾驶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智能设施农业系统集成,实现GPS精准定位,生产效率和精度不断提高,增强农机产品的适应性、拓展农业生产的精准性、保障劳动作业可靠性,开发具有信息获取、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的颠覆性农机装备,支撑农业发展的可持续。

3.3农业机械化项目“简单”化

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促进农业机械化领域相关项目,如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保护性耕作、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项目,得到农业相关部门更多支持,得到广大农民用户的认可,使得推广更容易、效果更明显。

3.4农业机械化服务品质化

促进更多领域、多行业服务组织成立,如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有秸秆打捆、收集、搬运、储存专业组织,“保姆”式的服务;推进农机生产服务组织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转变,服务质量向系统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人才队伍向专业化、知识化方向转变;促进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像“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的建设,推进基于农业生产的作业、服务、信息等多方位支持的全程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清洁生产、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并行制造、模块化、快速资源重组技术的应用。

4 以创新驱动实现相互促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共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4.1 推进理念的创新

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把传统向现代转变、数量向质量转变、增产向增效转变、粗放向集约转变作为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机械化供给侧改革作为时代使命。

4.2 推进科技创新

推广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产品产地污染治理修复等实用技术研发力度,开展秸秆收储运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地膜残膜资源化利用等科研攻关。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新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为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走出新路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3 推进制度创新

在农机推广鉴定、购置补贴等农业机械化制度制定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农机装备倾斜。建设系统性精准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政策供给,有效提高高端农机装备供给、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技术供给、便捷高效型社会化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装备战略与技术研究[Z].2000.

[2]李育林.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湖南农机.2011,38(1):7-8.

[3]卢秉福,韩卫平.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5):11-14.

[4]龚艳华.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23):107

[5]高占文,章慧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4):108-109.

猜你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农业机械化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先进国家绿色生态农业给我们的启示
寓研于教 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