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受到冲击,出版企业及编辑面对重大挑战。文章分析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困境,提出借助新技术化挑战为机遇,实现融合发展,从而使传统图书更加立体化,多元化地向读者传播文化知识。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出版;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194-03
新媒体时代到来,大数据、AI、AR、VR等新技术不断发展[1],给大众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接收自己关注的信息。高效、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给传统图书出版造成巨大冲击,使得传统图书出版必须思考转型发展,以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站稳脚跟。
一、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借助新媒体技术,抖音、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微博、微信等各大APP将更多知识、信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多元化、个性化、立体化地传递给读者。如此便捷的信息、知识获取方式使得大众对传统图书慢慢失去了兴趣,传统图书的销量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出版企业等的发展。
二、传统图书出版的困境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图书遭遇困境,具体问题有四个方面。
(一)内容单一
在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想要静下心仔细品读喜爱的图书简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学习。在坐公交、等地铁的碎片时间里,读者利用手机翻看各种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无论是看电子资料、听书,还是观看视频讲解都非常方便。这种快捷、多元的学习方式深受读者青睐。而纸质图书,尤其是科技类图书大多是图片、表格、文字等组合而成,属于平面化的内容,形式单一,而且对阅读环境还有着较高的要求,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二)互动性差
借助新媒体技术,作者在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后,可以随时与读者沟通、讨论有关文章的想法,无论是通过留言还是评论,都可以快速高效地交流观点及想法。但是传统图书一经出版,进而发行到全国各地,读者阅读书籍,如果有什么疑问,只能通过版权页的信息联系编辑,然后由编辑与作者沟通,读者只能等待回复,时间长、效率低,读者无法与作者及时互动,互动性差[2],不利于交流。
(三)价格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作者,人人都可以发表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就是面向大众的,方便快捷,不需要实体介质,投入成本低,所以购买价格也低。但是传统图书出版周期长,涉及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3],成本明显提高,图书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对读者的购买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读者来说,同样都是内容产品,大多数读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低、性价比高的网络作品。
(四)时效性弱
新媒体时代,作者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发表,读者可以及时了解,时效性比较强。传统图书中的科技类图书主要是传播一些专业化的知识,对时效性要求低,但是一般图书就不行。一般图书多根据热点策划,等书出版后,原来的热点已经被新的热点取代,严重影响读者的购买欲,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三、如何融合发展
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显现出诸多不足,这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传统图书出版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只有转型才能更好地发展。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谋发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信息调研
选题策划前必须开展信息调研。编辑切勿闭门造车,一定要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前期的信息调研工作任务重,同时又十分烦琐,但这是基础工作,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为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传统图书的选题策划过程中,其前期的信息采集主要是了解同類图书的品种、特色和卖点,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收集这些信息。一种是在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检索,另一种是走访各大书店及图书大厦开展实地勘察。调研的局限性较强,样本等不具备代表性。新媒体时代来到后,传统调研方法更加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不能满足策划一本优秀图书的信息储备需求,编辑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才能实现海量信息的收集。通过后台操作,编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统计的项目,例如读者的层次、浏览频率、喜好以及购买力等信息,这是传统调研方法远不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传统信息分析都是依靠编辑自己展开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归纳,从而寻找新的生长点。由于样本的局限,这样的分析苍白无力。编辑必须依靠新媒体技术系统化整理海量信息,自动分析对比,可横向对比、纵向分析、差异化解读、分析对策建议,编辑只需根据后台分析结果确定选题策划方向即可,省时省力,代表性强,效率也高。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组稿
确定好选题和作者之后,如何把选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非常重要。而在这期间,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编辑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高效地发挥桥梁的作用需要深思。
1.与作者的沟通
传统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打电话或者实地拜访。对于编、著作者较多且意见统一性差的情况,如果沿用之前的沟通方法,则工作量大,效率低。如何高效沟通,让每位作者满意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微信群或者讨论组,将所有作者集中在群内讨论,开线上讨论会或视频会议,语音文字等同时进行,逐条讨论。不用编辑单独记录不同作者的意见,群文件及聊天记录都会保存,查找方便,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还拉近了编辑与作者的距离。
2.整体风格设计
图书的整体风格设计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开本、用纸品种及克重、封面、正文等,主要关注两方面的设计。
封面设计。一本书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就是封面,封面的色调、风格等都要依据图书的内容、读者等确定。比如专著类科技图书的封面要简约大方,大众类封面颜色可以多样化,以吸引眼球为主等。不同类型的图书有不同的风格,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出版单位的封面设计流程是作者提出要求,经编辑—美编—编辑—作者等流程,然后等待修改意见,如此重复几轮,封面最终确定。此过程繁杂、单调、冗长,编辑角色互动性差,效率低下,时间成本高。必须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实现作者、编辑、美编的共享与互动,作者可以及时提供意见,编辑可以及时参与互动,美编及时根据意见修改,作者与编辑可以实时看到效果,高效便捷。
正文设计。内容才是一本书的重中之重。那么图书的正文设计又可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呈现给读者。例如,英语图书中的听力模块可以提供二维码,读者直接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练习英语听力,还可以反复学习;图书附录的英语测试题可以实现线上答题,作者后台阅卷统计分数,同步反馈给个人。针对工程类图书,比如盾构机在隧道内的施工过程以纯文字语言描述比较晦涩难懂,即使附上图片,也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编辑可以借助VR技术,实现三维动态模拟,让读者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隧道内盾构机是如何运转的,这对读者来说,更形象、更立体、更丰富。
图书的封面设计及内容表达必须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以多元化、立体化、共享化的方式展现图书内容,传播知识文化。
(三)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化编辑加工过程
好的图书必然是经过反复修改、反复优化而成的。传统图书出版必须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传统的编辑加工方法、工作流程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化编辑加工过程。
1.工作流程
传统图书出版周期长,尤其是“三审三校”阶段,编辑仅仅依靠个人加工稿件,时间长。有时候,一本书的稿件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校对,后续工作各部门审批时间长,严重影响出版进度,必须利用新媒体技术协助,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出版效率。
2.工作内容
编辑可以借助ERP系统,调出选题报告,直观地了解书稿的写作方式、开本、用纸规格、印刷方式、特色及有无特殊约定等各种信息,从而对稿件有整体认识。传统的图书加工都是编辑逐字逐句用眼睛看、靠大脑斟酌,优化其思想性、知识性及科学性,但是编辑毕竟不是机器,精力有限,这样会无形地延长周期。编辑可以借助黑马软件校对一些常见的差错及疑似性差错,而且黑马软件自带批注修改建议,可供编辑参考。
同时,后台还在不断更新并添加新的专业术语等,也可以校对出一些知识性、科学性错误,大大降低编辑的工作量,提高编辑质量。很多出版单位的校对科仍然采用传统方法,以校样比对原稿,逐字逐行折页校对,工作内容简单化、工作量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会出错,人力成本消耗大,效率低,时间成本也高。需要借助新技术协助校对编辑高效比对原稿与校样,从而节约时间成本。
(四)依托新媒体技术及平台进行市场营销
图书出版后,是要走进大众的,在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如何让读者购买是市场营销的目的。一般,传统出版单位有专门的发行部门,新书出版后通过发行部门销往全国各地。如何让读者及时了解新书并产生购买欲,是必须考虑的。发行部门与各地书商合作,参加各地图书巡回展览会。或是通过新书发布会宣传新书。营销策略单一,人力、物力投入大,普及度不够,成效不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习及注意力趋于碎片化,大众在追求一种高速、快捷的学习方式。去固定场地参加书展,显然有点落伍,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无论是书展还是新书发布会,都不太可行,发行部门必须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关注市场热点,依托新媒体技术及平台,转换营销策略。或借助新技术办理云会展,或制作新书资讯,新书资讯一般要控制篇幅长度。也可以制作宣传短视频,尽量控制在3分钟以内。还可以策划捆绑活动,如满减满赠等促使读者购买。此外,直播也是良好的营销方式。可以利用抖音等平台,门槛低、投入低,让编辑直播宣传,或者找粉丝数量多的主播进行图书宣传。
四、新媒体时代对编辑提出了新要求
编辑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编辑的自身水平与图书质量密不可分。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编辑必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可以通过三方面工作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一)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新技术
编辑这个职业需要不断累积经验,需要不断学习。编辑的年龄阶段跨越比较大,目前大多集中在60后、70后、80后及90后。80后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度高,但是60后编辑对计算机的使用甚至都不是很熟练,更别说学习新媒体技术,有的60后编辑甚至对新技术怀有抵触心理,习惯性沿用旧的稿件处理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编辑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以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二)专业知识扎实
无论是传统的图书出版,还是新媒体时代的图书出版,编辑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首先,编辑应该经常学习规范,例如《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图书编辑校对使用手册》《现代校对实用手册》等。其次,要有专业背景,尤其是专业性强的科技图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非专业的编辑加工专业的图书,基本只停留在表面的修改,往往会影响图书质量。具有专业背景的编辑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作者进行高效沟通,从而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最后,还应善于积累。新媒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例如黑马校对软件的文字校对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图、表等不容易校对。对于图片而言,一般以清晰为主,多图层叠加可以选择隐藏部分图层,体现重点内容即可。模型图要结合标注的数字及单位估算模型的大小是否合理。表格跨页要注意续表的表头以及正线、反线的误用问题。公式须注意核实其推导的逻辑性、函数运算公式是否陈旧以及公式中物理量和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问题等。正文引用标准一定要核查是否已经废止,如果废止应及时替换;如果引用现行标准,标号一般不变,但要注意名称是否有变化。参考文献引用需要注意发布年份与出版年份并不一定都一致。
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经验储备,才能更好地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三)调整心态,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部分编辑对传统图书出版失去信心,认为传统图书出版是夕阳产业,迟早会被替代。加上传统图书编辑任务重、工资低,付出与收获不匹配,幸福感不显著。事实上,传统图书出版有其独有的特色,图书具有权威性,经过“三审三校”,可保证质量[4]。所以编辑要调整好心态,重拾对传统图书出版的信心,不应只单一地执行,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学习一切相关的知识。关注技术发展,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和营销策略,提高综合实力。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传统图书出版提出一定的挑战,同时对编辑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只有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传统图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永琳.传统科技出版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探究[J].广东科技,2018,27(7):59-61.
[2] 李蕊.新形势下图书策划编辑对出版行业的转型策略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1(4):111-112.
[3] 刘金兰.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出版在融合发展中的提升策略[J].传播与版权,2021(9):67-69.
[4] 孫振波.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的角色转型[J].科技传播,2016,8(7):52-53.
作者简介 朱荣荣,硕士,编辑,研究方向:铁路工程类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