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杰,汪瀚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1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汪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专科—脑病科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躬身临床二十余载,在中西医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地。本人有幸跟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以调和气血立论,辨证诊治卒中后失眠的中医思路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高达77.23%[1],其中失眠是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率为56.7%[2],临床多见入睡难、睡眠时长缩短、易醒、多梦,甚至彻夜不眠[3]。现代医学治疗卒中后失眠以口服镇静催眠药为主,不良反应众多。与其相比,中医药医治卒中后失眠疗效更著,预后更佳[4-5]。门诊跟师学习,从气血论治该病,收效卓著。
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灵枢·本藏》中说血气精神是生命的根本,气血运转正常,阴阳调和既济,精神乃形;气血失和,脏腑失调,百病丛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年迈体虚之人发病中风或久病耗伤气血,气虚无以保证正常血行,则脉道阻塞瘀血生成,瘀血又碍气血循行,再次加重气虚,如此循环,气血无以调和,阴阳失调,心神难安,则寝不安枕。《医方辨难大成》中说气血病变皆可导致寤寐失常。《医林改错》:“夜寐多梦是血瘀”。《丹溪心法》云人身诸多病患可因郁而生,而气血维持在平调畅达之态可使人心旷神怡、身体康健、延年益寿。《类证治裁·不寐》中指出: “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阴虚耗血,气血不和,阴阳失交,故眠不宁。《灵枢·平人绝谷篇》指出:“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素问· 逆调论篇》:“阴阳气血调和顺,逆于调摄则为病”。综合中医学古籍相关经典论述可见,气血调和、阴平阳秘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状态的前提,从调和气血出发论治卒中后失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医学研究尚未明确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机制,推测可能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相关[6],也可能受卒中部位、脑血流情况、血容量改变、神经分子生物学递质、卒中后致残程度、躯体化机制、社会—心理、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7]。卒中后失眠在祖国传统医学典籍中未见具体阐述,从“中风”“不寐”的病因病机论述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和某些一致性。中风因“气虚身中”“营卫衰”“瘀血阻”,不寐因“气血、营卫衰少”“气道不通”等论述可见二者在病因上都与“气、血、虚、瘀、痰、火”有关。《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卒中后人体气血无法畅通,致半身不遂,病早期多实证,“风、痰、瘀、火”等诸多因素可致气血运行失常,阴阳无法平衡,血瘀气滞,经脉不畅,脑髓失用,则闭目难眠。《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指出若正气亏虚,外邪入侵,猝然患病,可致五内气机闭塞,脉道欠亨,形成瘀血,妨碍气血运转调和,则心神难安,辗转难眠。《景岳全书》中提出气血亏虚乃中风发病之本,患者在恢复期,乃至后遗症期,因久病气血日耗,无以濡养心神,则寝不安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述盛怒之下,阳气上逆,血随气上郁滞脑部可致陡然昏厥。中医学早有情志致病之说,卒中后患者不同程度地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回归社会需不懈地康复锻炼,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长此以往难免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思虑繁多,重则彻夜不眠。阴阳所指若在里在表、脉象沉浮、病之寒热等皆为气血异变导致。失眠,或因阳盛不入阴或因阴虚不纳阳[8],《素问·逆调论》中载阴阳逆不得从其道,可致寐寝不安。阴虚动风,风痰瘀阻经络,发为中风,阴不纳阳,阴阳失交,营卫不和,而致目不瞑。气血异变为阴阳失和的内在要素,亦是发病之源,遂调阴阳实质上基于调气血。综上,卒中后失眠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营卫失衡、阴阳失交、气血失调、神失所司[9],而气血失调为其根本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论述因病施治不仅需辨明病邪在血在气,更要防止血病及气或气病及血。病变虽分脏腑、经络、表里等之分,但实际上为气血不调体现在各处的差异。调和气血,即基于“补虚泻实”的原则,通过改变血气病变所致的异常状态,复原其丰沛、畅达的理想状态,使气血协调,气和血顺,从而实现阴平阳秘、脏腑和调。
证见:半身不遂,头痛肢痛,胸胁满闷,善太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舌质暗红或紫暗,苔薄白,脉细涩。此证应予通在先,治则:行气化瘀、活血安神。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行血气,调阴阳,则寐自安。病初在气,病久易瘀,血瘀既由病变化生,又可为致病诱因。血府逐瘀汤升中有降,同调血气,既行血分瘀积,又解气分郁滞,使血活气行瘀化,可愈诸病。
证见:肢体偏瘫,绵软乏力,心悸气短,难以入睡,梦多易惊,舌紫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涩。此证以补为先,治则:益气活血、养心安神。选方补阳还五汤化裁,集益气、活血、安神、通络于一身,使瘀血消散,营血流畅,脑髓得养,神明得安。方中黄芪用量较大以补脾益肺,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行滞活血,地龙活络通经,另加用酸枣仁、柏子仁安神养心。
证见:半身不遂,面色无华或少华,睡眠浅,易醒,纳差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此证以补益全身气血为主,因“专用补气,气愈补血愈瘀”“旧血不去,阻化气机”,则需少佐活血药。方药可予归脾汤加减,以芪、参、术、草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行气舒脾;兼加姜、枣调脾胃。全方共奉益气养血、健脾安神,气血营卫调,心脑神明安。
证见:偏瘫失语,口角歪斜,胁肋胀痛,性情急躁,每因情志增减变化,辗转反侧,夜不能眠,苔薄白,脉弦。情志起病,首致肝伤,疏泄无常,气机不畅,肝病及心引起的夜不能寐应以调理肝气为主[10]。故此证治则:调畅气机、解郁安神,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理气解郁疏肝,白芍配甘草为柔肝之经典药对,川芎行气通络。若气郁化火,舌红少津,可配菊花、枸杞、沙参滋阴清热。
证见:眩晕耳鸣,手足麻木,偏身不用,心烦口干,夜不得寐,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此证以调补阴气为主,方药可予天王补心丹加减,重用生地壮水以制虚火,二冬清热滋阴,当归滋阴养血,玄参凉血清热,茯苓、酸枣仁、远志、柏子仁养心,丹参清心,朱砂镇心,人参、五味子一补一敛以安心神,桔梗引诸药上行归入心经。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使阴阳平,气血调,则诸症愈,神机安。
某女,67岁,2020年12月22日初诊。主诉:睡眠困难1月余。现病史:1月前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急至外院就诊后诊断“脑梗死”,经治出院,现左侧肢体力弱,反应迟钝,康复锻炼中。自诉发病以来即有睡眠困难,辗转数小时方才入眠,且多梦易醒,醒来则无法再次入睡,曾不规律口服镇静药(具体名称无法详述),疗效欠佳,近日来诸症愈重,睡眠时长仅能维持2~3h,日间精神差,面色暗沉,胸胁满闷,叹息频频,纳食一般,二便尚可。舌暗红,可见散在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西医诊断:卒中后失眠。中医诊断:不寐;证型:气滞血瘀证。治则:行气化瘀、活血安神。方药:红花10g,赤芍9g,川芎15g,桃仁10g,牛膝15g,柴胡15g,桔梗9g,茯苓15g,山药20g,茯神15g,夜交藤15g,炙甘草9g,7剂,水煎服,1 剂/d,分2次煎,每次取汁150mL。
二诊:2020年12月29日,入睡时间较前缩短,多梦易醒稍好转,可维持睡眠4h左右,醒后偶可再次入眠,反应稍迟钝,胸胁满闷较前改善,叹息减少,纳食增加,口干微渴,小便尚调,大便稍干。面色稍暗,舌质暗红,瘀斑瘀点明显减少,苔薄白,脉细涩。前方去红花、赤芍,加生地9g,当归12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服法同前,继予 7 剂。
三诊:2021年1月5日,患者诉约0.5~1h内即可入睡,梦少,中途不易醒,无胸闷不适,反应较前灵敏,日间精神良好,康复锻炼顺利,口干好转,纳食可,二便调。舌稍暗,苔薄白,脉细。前方继服 7剂。2周后随访,睡眠状况与常人无异,诸症已愈。
按:患者中风后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经脉阻滞,脑脉不通,而见左侧肢体力弱,反应迟钝;气滞郁久而瘀,络脉失和,脑髓失养,神失所司,则见胸胁满闷,频频叹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面色暗沉,舌暗红,可见散在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均乃血瘀之象。四诊合参,辨证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化瘀、活血安神。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其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通达气血,现代研究显示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11];桔梗与牛膝配伍,一气一血,一上一下,升降有度,为调和气血的经典配伍;柴胡配桔梗,行气除滞,效力非常;茯苓、山药皆为药性平和之品,可扶正健脾以固本;茯神、夜交藤养心安神;炙甘草益气养心、安神定悸,兼能调和诸药。二诊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长增加,诸症减轻,但仍反应迟钝,兼见口干微渴,大便稍干,予原方去红花、赤芍,加生地、当归、益智仁、石菖蒲,其中当归、生地养血益阴,以防过用活血药而耗血伤阴;益智仁填精益髓;石菖蒲化痰开窍,宁心益智,亦可引诸药直达心脉。三诊,诸症向愈,效不更方。
《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吾师在总结历代医家对中风及不寐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诊疗经验,提出气血失调、神失所司为卒中后失眠的根本病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应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并谨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强调个体化治疗,兼顾全身症状,紧扣病机,遣方用药,随症加减,注重精神调摄,使得气血调,五脏安,阴阳平,不寐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