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珉,舒劲,王争艳,张媛媛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一个亚型,是指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食欲不振、恶心嗳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的一类多发性消化系统疾病[1]。研究显示,F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0%~30%,PDS患病率占FD患者的68%~86%,且我国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女性、年轻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社会地位低下者较易发病[2-6]。PDS的产生与不合理饮食关系密切,虽然没有研究支持PDS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但上述症状的长期反复发作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近年有关PDS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从而为PDS的治疗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
1.1 发病机制目前,PDS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其产生可能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e,Hp)、脑-肠轴调节功能、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1.1.1 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动力障碍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7],主要包括胃排空延迟、胃电节律异常、胃窦动力及十二指肠动力改变、相关细胞及信号通路异常等。
1.1.1.1 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情绪、机体内激素、血糖、食物理化特征等因素[8]可引起胃的排空功能延迟,从而引发胀满、早饱感等餐后不适症状。RON Y等[9]发现,胃排空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患者胀满、早饱等不适症状的加重。
1.1.1.2 胃电节律紊乱 胃电节律紊乱是引发胃肠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产生的电节律决定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10]。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胃电节律紊乱会导致ICC结构、数量的异常,进而影响胃肠功能[11-12]。有研究发现,PDS患儿胃电节律异常,其胃电图水平低于健康儿童[13]。
1.1.1.3 胃窦动力及十二指肠动力 胃窦及十二指肠动力降低可减缓胃肠蠕动、产生早饱、不欲饮食等PDS相关症状。KUSANO M等[14]发现,PDS患者的胃窦低动力会导致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动力的异常,李明浩等[15]证实,PDS患者胃的远端和近端动力均低于正常值。
1.1.1.4 相关细胞及信号通路异常 体内相关细胞及信号通路功能的正常与否和胃肠动力关系密切。线粒体在体内负责能量代谢,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造成ATP的合成减少,影响平滑肌收缩,导致胃肠动力障碍[16-17]。ICCs的特异性受体c-kit与其配体SCF结合后可启动c-kit信号通路,从而维持ICCs的起搏功能,保证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若SCF/c-ki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则胃肠道平滑肌会因ICCs起搏障碍而不能进行收缩运动[18]。此外,内质网应激产生的通路PERK/eIF2α、IRE1α/LC3以及活化转录因子均激活,且内质网呈应激状态时会引发ICC细胞自我吞噬,平滑肌起搏异常进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19]。信号通路的激活亦可抑制平滑肌收缩。C型尿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能通过平滑肌细胞膜上的B型尿钠肽受体(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B,NPR-B),引起细胞内第二信使环鸟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升高,从而激活下游通路,抑制平滑肌收缩[20]。
1.1.2 内脏敏感性增加 内脏过敏表现为内脏对不适症状的高反应性,为引起PDS的重要原因之一[21]。当前研究认为,内脏过敏与机械刺激、化学刺激、脑肠轴调节、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等因素有关[22-24]。SIMREN M等[25]研究发现,内脏敏感性的增加可加重患者胃肠道的不适感,且与情绪因素无关。
1.1.3 Hp感染 虽然PDS患者多数伴有Hp感染,但其是否为PDS的影响因素目前仍存在争议。普遍认为,Hp感染会增加胃肠道细胞中的炎症因子,影响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进而导致胃黏膜损伤,诱发PDS的发生。部分研究指出,Hp感染患者PDS发生率较高,根治Hp感染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腹部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26-29]。但欧洲一项研究发现,根除Hp对患者PDS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影响[30]。目前,Hp与PDS的关系仍缺乏大数据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故Hp是否为PDS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1.4 脑-肠轴调节功能异常 PDS的发生与脑-肠轴功能失调有关[31]。大脑可通过脑-肠轴调节功能调节胃肠道,引起内脏敏感性增高、胃动力障碍、胃容受性损伤等发病机制,从而引发早饱、厌食等不适症状。此外,肠道菌群可参与脑-肠轴调节,形成脑-肠-菌群轴,对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32]。
1.1.5 精神心理因素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精神心理因素经常成为引发功能性胃肠病的诱因。有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异常与PDS的发病间存在相关性[33]。PD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且这种状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消化道不适,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一项随访10年的队列研究显示,焦虑水平较高者的PDS发病风险比正常人群增加了7.6倍[34]。
1.2 西医治疗PDS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症状复杂,因此目前临床并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
1.2.1 促进胃肠动力 促动力药被认为是PDS西医治疗的首选药物[35]。有研究显示,莫沙必利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而改善胃内平滑肌动力,效果明显[36]。此外,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等药对PDS患者症状的缓解及疾病的恢复也有较好的疗效[37-38]。
1.2.2 促进胃底舒张 阿考替胺可抑制乙酰胆碱的降解,促进胃底舒张,对PDS的治疗有效[39]。此外有研究证实,帕罗西汀、丁螺环酮联合甲钴胺亦可促进胃底舒张,改善早饱、餐后饱胀等不适症状[40]。
1.2.3 消化酶治疗 复方消化酶制剂可通过促进食物消化来改善患者餐后饱胀、早饱、腹胀等不适症状[41]。有研究显示,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老年PDS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且其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42]。
1.2.4 精神心理治疗 对PDS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十分必要。患者紧张、不安等情绪往往对PDS的病情变化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对PDS的治疗意义重大[43]。
2.1 中医病因病机2017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共识意见将PDS归为中医“胃痞”范畴[44]。普遍认为,引起胃痞的病因主要有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食滞难化、外邪内陷等[45]。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若脾运失健,气机升降失司,则可因气滞于中焦而致胃痞。肝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肝郁气结,肝木横逆乘脾则可因肝郁脾虚而引发胃痞。《素问·痹论篇》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46]。饮食不节,食积中脘,阻滞气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亦可引发胃痞。外邪侵袭人体可损伤脾胃阳气,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气机阻滞亦可发为胃痞。
此外,各中医名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伯礼[47]指出,胃痞的主要病因多为脾胃虚弱、饮食内伤及外邪犯胃。张国伦认为,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内伤、劳逸失度等可致脾胃亏虚而发为胃痞[48]。王道坤认为,本病与情志相关,情志不舒导致肝木克制脾土,脾虚失运而发为胃痞[49]。尹白鸽[50]提出,PDS患者大多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可从根源上治疗PDS。李沛等[51]认为,脾虚可以引起营卫失和,卫气不能抵御外邪,邪气侵袭而致脾胃气机阻滞,进而发为本病。
胃痞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44]。王自立认为,PDS的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气机升降失常,形成了“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运脾思想[52]。魏玮认为,本病最主要的病机是脾虚气滞[53]。任顺平提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木乘脾土,脾胃失于和降[54]。谢旭善则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基本病机,且因虚而致积滞、气陷等可进一步加重病情[55]。
2.2 中医药治疗
2.2.1 辨证运用古方加减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将本病分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和寒热错杂五证[1]。蔡利军等[56]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PDS时发现其对嗳气、腹胀、纳呆等症状改善明显,并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张兰芳等[57]应用三仁汤化裁治疗脾胃湿热型PDS,发现此法能改善临床不适,可能与胃动素和促胃液素水平提高有关。梁艺钟等[58]运用生姜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PDS,患者临床症状和胃肠动力改善明显。
2.2.2 专方验方治疗 临床各医家创立自拟方剂治疗PDS,亦收到较好的疗效。韩秀芬[59]通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自拟方(柴胡、焦山楂、砂仁、木香、茯苓、党参、白术、郁金、厚朴、枳壳、甘草)辨证加减疗效优于多潘立酮。梁美均等[60]使用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PDS取得较好的疗效。修杰等[61]发现,健脾温胃方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型PDS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精神状态。黄珍琴等[62]运用自拟方香苏理气汤(黄芪、香附、紫苏梗、白术、枳壳、白芍、丹参、木香、砂仁、党参、茯苓、砂仁、甘草)治疗PDS发现,其有效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均高于常规西药组。
2.2.3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具有方便服用、用药规范等特点。鲁恒心[6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气滞胃痛颗粒治疗PDS有效率高于枸橼酸莫沙比利片,且患者的随访复发率较低;梁光好等[64]将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进行临床疗效对照发现,三九胃泰有效率及症状积分改善率相对奥美拉唑更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2.2.4 中医外治法 金美林等[65]观察针灸名家王乐亭“老十针”针刺加减治疗PDS发现,“老十针”针刺加减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缓解情绪障碍。王丹等[66]观察耳穴贴压治疗肝胃不和型PDS发现,其治疗有效率高于莫沙必利,且不良反应小、可持续性强。黄媛等[67]发现,在胃痞病脾胃虚寒证的治疗中运用丁香开胃贴可获得辅助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PDS可在增加疗效、缩短疗程的同时减少单纯应用西药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在PDS的治疗中,中药与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药、抗抑郁药等联用,在提高综合疗效、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的同时可降低疾病复发率。有学者应用开郁消痞方联合低剂量米氮平治疗肝胃不和型PDS,发现其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68]。金雷等[69]观察发现,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加速胃排空,较单用莫沙必利临床疗效更好。张学虹等[70]发现,应用疏肝解郁、辛开苦降类中药加减联合多潘立酮、路优泰治疗肝郁脾虚型PDS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PD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非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PDS的西医治疗以促进胃肠动力及胃底舒张、改善消化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为主要方法,暂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疗效较低、复发率较高、成本-获益比较低等问题。中医药治疗PDS注重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因人制宜,且治法多样,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潜力,但治疗仍以临床经验为主,尚缺乏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及药理研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被更多应用于PDS的治疗中,目前已有较多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胀满不适、不欲饮食等方面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成本-获益比高等优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PDS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量、盲法的临床研究,且对于中药、西药联合应用的药理机制研究较少,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