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封固法”治疗肾虚浅析

2021-04-17 19:54:35马晨莹何玲
河南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动治则叶天士

马晨莹,何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位于下焦,叶天士认为,下焦宜封宜固[1]。笔者根据《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医案及论述,浅析叶天士运用“封固法”治疗肾虚的经验如下。

1 “封固法”的适用范围及内涵

《临证指南医案》言:“大旨以上焦宜降宜通,下焦宜封宜固,得安谷崇土,再商后法。人参、炒黑杞子、炒黑牛、茯神、生苡仁、炒山药”“阴精走泄于下,阳气郁冒于上,太冲脉衰,厥气上冲,陡然痫厥……大封大固,以蛰藏为要”。此处所言之下焦为三焦辨证中的下焦,病位指肝肾[2],而“封固法”则主要应用于肾虚证。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固守是肾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条件,肾精得藏则肾气得藏,不浮越化风,亦不摄纳失常[3];肾精封固则阴阳翕合,阳不偏亢。因此,肾虚证基本病机为肾精亏损,而肾精宜藏,故叶天士提出,肾虚证“宜封宜固”[3]。

2 《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封固法”治疗的内伤病证

《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封固法”治疗的疾病繁多,主要有:中风、肝风、虚劳、耳目咽喉疾病、咳嗽、吐血、衄、喘、脱、肿胀、三消、痢、泄泻、便血、淋浊、痿、痹、疝、腰腿足痛、男子遗精、阳痿、妇人经带胎产等。其病机总为肾精不藏致元阴、元阳虚损、肾气不纳、阳虚水泛、阴虚火旺、肾虚风动。

3 “封固法”的具体运用

3.1 肾精、元阳、元阴虚损——通阳摄阴正如张景岳所言:“真阴之用者,凡水火之功,缺一不可。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4]。肾藏精,精为构成和维持人体最基本的生命物质,肾之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故称为“元阴”“元阳”。如房事不节,情志久伤,久病等伤及肾精、元阳、元阴,会致阳气不振,阴气不濡。《临证指南医案》中中风门金案和吐血门袁案,两者病机一为肾阴虚,一为肾阳虚,然两者用方选药相似,均为地黄饮子加减。由此可知,元阴元阳虚损虽临床表现不同,但均以肾精亏损为基本病机,治疗当滋肾补精,但滋补肾精之品多为柔润滋腻之品,恐阻碍气机,“补精充髓,必佐宣通为是”[3],应加入通阳之品,以通阳摄阴为治则。然肾恶燥,当以辛温咸润之品,柔以通之。叶天士多选还少丹、地黄饮子等,药多用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枸杞、沙苑子、巴戟天、肉苁蓉、当归、茯苓等,其中熟地黄、枸杞补肾填精,山茱萸、五味子收敛益气,巴戟天、沙苑子、肉苁蓉温肾益精,肉苁蓉、当归辛润通阳,茯苓淡渗防味厚之药太过滋腻,且“茯苓淡渗,本草以阳明本药,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界耳”[3]。

3.2 肾虚不摄——摄肾固真肾主蛰,肾精亏损,无以收摄肾气,肾失其封藏之职,肾气不纳则咳喘上气,精气妄泻则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量多、胎元不固等,二便失收则泄泻、遗尿等。叶天士以摄肾固真为治则,药用山药、山茱萸、茯苓、五味子、杜仲等,熟地黄补肾益精,杜仲、山药益肾健脾,山茱萸、五味子酸收固精,茯苓健脾泄浊。咳喘上气者加核桃;遗精者加莲子、芡实、桑螵蛸、金樱子、覆盆子益肾固精[7]。

3.3 阳虚水泛——温阳泄浊肾主水,主气化,肾阳不足,气化障碍,且肾阳虚损无以温助脾阳,脾失健运,无以转化水谷精微,致泄泻、水肿、腹胀、心悸气短、咳嗽喘息等,舌淡胖大,苔水滑或白腻,脉沉迟无力,治当温阳利水泄浊,佐补肾填精。叶天士多选肾气丸、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方中附子、干姜、小茴香辛热散寒,温通阳气;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湿泄浊,湿祛则阴霾自散,而阳亦宣通,取“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5]之意;熟地黄、山药、菟丝子、肉苁蓉补肾益精。

3.4 阴虚火旺——益水制火肾阴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妄动,故咽干咽痛,潮热盗汗,男子则阳强易举,遗精,女子则胎动不安;火迫血行,灼伤肺络则咯血,扰动血海则月经量多,甚则崩漏;舌红瘦小少苔,脉动数,或细,或坚。叶天士在治疗上以益水制火,兼泻阴中浮火为治则,方多选虎潜丸、大补阴丸、滋肾丸等,药多选熟地黄、龟甲、天冬、山药、山茱萸、五味子、知母、黄柏等,熟地黄滋肾填精,龟甲滋阴潜阳,山茱萸、五味子滋肾敛液,知母、天冬滋肾泻火,黄柏泻火;阳气妄动者可加龙骨、牡蛎等。然“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6]知柏苦寒伤中,过则更之[7],当中病即止。

3.5 肾虚风动——填收潜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3],肾精虚损,无以摄纳,则阳气浮越。阳浮至癫,则头晕、头胀、头痛、目昏耳鸣;心肾不交则不寐;气逆冲上则咳逆呕哕;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经络,阳动无制,故见肢体麻木、舌络牵强。当以“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厚以填之”[3]为治则,方选地黄饮子、还少丹、六味地黄丸等,药多选熟地黄、肉苁蓉、巴戟天、龟甲、山茱萸、五味子等。阳浮无制者加龙骨、牡蛎、沉香、磁石等降逆之品。

然肾虚风动需与肝阴不足,肝风内动相鉴别,两者均有风动的病理变化,治则也同为滋阴潜阳熄风,但由于导致风动的原因不同,一为肝阴亏损,一为肾虚,选方用药亦不同,需顺应所治疗脏腑的特性调整具体治则、方药。《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肝苦急,急食甘而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8],叶天士以甘缓、辛散、酸泄为治疗肝病三法[9],对于肝阴不足,肝风内动之证,以滋阴祛热,甘缓熄风为治则,多选复脉汤加减。而对于肾虚风动者则以厚味填精,收敛肾阴,潜藏阳气为主要治则。

3.6 奇经虚损——温养下元“奇经八脉,皆丽于下,肝肾怯不固,八脉咸失职司。”[3]肾精固密,则脏腑得养,气血旺盛,八脉得充;肾精虚损,易损及八脉,故奇经虚损可从肾虚论治。叶天士治疗奇经虚损多采用辛甘通润,补精填髓之品[10],如鹿茸、鹿角霜、鹿角胶、羊肉、紫河车、熟地黄、肉苁蓉、当归、菟丝子、枸杞、胡桃仁、柏子仁、沙苑子等。

4 “封固法”运用禁忌

4.1 肾虚兼中虚不运——平补脾肾叶天士临证强调固护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化生精微以充养人体,补肾药物进入人体,全赖脾胃纳运正常才得以发挥作用,且补肾填精药物易滋腻碍脾,若中焦脾胃气虚,运纳障碍,需先健脾养胃,以平补脾肾,益气固阴为治则,多选人参、熟地黄、山药、芡实、莲子、茯苓、五味子等,人参健脾益气,熟地黄填精益肾,山药、芡实、莲子补脾益肾固阴,茯苓淡渗利湿,健脾泄浊,五味子益气敛阴。因下焦精血难复,用药周期较长,故补肾益精过程中,当时刻顾护腺胃。

4.2 肾虚兼阴阳离决——回阳固脱肾虚失于固摄,阳气易于上浮,治疗仍当以滋阴为主。然倘若阳浮欲脱,阴阳离决,当回阳固脱,方可选参附汤、四逆汤等,方中附子回阳救逆,龙骨、牡蛎重镇潜阳,五味子益气养阴,阳回脱固后方进行下一步治疗。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整理总结,认为叶天士在治疗肾虚相关病证时,多遵循下焦宜封固的原则,并根据肾虚产生的不同病理状态或兼夹状态,调整“封固法”的具体运用。若单纯元阴、元阳虚损,宜辛润通阳,质厚滋阴;肾虚不摄宜摄肾固真,注重收涩药的运用;阳虚水泛宜温阳泄浊,在治疗时需判断水湿等浊邪与正虚之间的比重,权衡补阴药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阴虚火旺宜益水制火,佐以清泻相火,然知柏等清相火药的运用需注意中病即止;肾虚风动宜填收潜固,在封固基础上佐以潜阳,且肾虚风动需与肝阴虚损,肝风内动相区别;奇脉虚损宜温补下元。然“封固法”运用有禁忌,倘若肾虚兼脾胃亏虚,则需平补脾肾;因肾虚而导致阴阳离决不应滋阴,需回阳固脱,二者虽辨证与肾虚证相关,但不可贸用“封固法”。

猜你喜欢
风动治则叶天士
一剪梅
岷峨诗稿(2022年4期)2022-09-02 22:10:28
海润鸥击翔,风动一帆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砥砺奋进中
新教育(2022年1期)2022-02-23 01:33:16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4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叶天士棋子治病
叶天士拜师谦学
医学家叶天士治贫
做人与处世(2017年7期)2017-05-20 11:51:20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叶天士栀子豉汤的临床运用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4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