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1
膏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纯阳之地,为“膏肓”经脉气血在背部输注之处,内应上、中、下三焦交界,协调三焦互根互用[1],上有肺之魄户,下有心之神堂,联系五脏,功能强大。本文将从膏肓穴的源流、取穴方法入手,述其临床应用,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膏”“肓”始记载于《左传》,“在肓之上,膏之下”,后王叔和将二字合为一词引入医学。《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膏”和“肓”的描述为“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肓之原出于脖胦,”鸠尾即为任脉之鸠尾穴,所对位置恰为心下膈膜,该膈膜是上中二焦的枢纽,可参与津液的输布、气机升降的调节[2];脖胦为任脉的气海穴,对应的位置为中下焦的交界,为“生气之海”的关节点,可参与下焦之精气输于上、上中焦之精微润于下、人体之精的贮藏等重要生理活动。通过现代解剖了解到,《黄帝内经》中“膏”的具体含义是以脂肪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实体,其中至少包括了心尖脂肪和附着在大网膜上的脂肪,而人体脂肪大多集中在腹内大网膜[3];“肓”指的是脏器的保护膜实体,心包也是其中的一种[4]。由此可见,“膏”“肓”相合为人体一“脏”,其在腰背部应有转输之处,即为膏肓穴。历代医家对“膏肓”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以此为治病的指导理论,均有良效,在临床医学上可大致分为4种含义:①心包腔;②胸膈膜;③胸中;④大网膜。
“膏肓”作为穴名,首见于《华佗针灸经》,“第六椎名心俞又云督脉俞,又名膏肓”。随着医家对经络的认识,其定位及命名有所改变,唐代孙思邈认为,“其穴在五柱之上,四柱之下,横去六寸许,”“膏肓穴,无所不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此穴为“膏肓”,明确其位于脊旁3寸后,与厥阴俞相平,归足太阳膀胱经。
宋代庄绰编撰的《灸膏肓腧穴法》被称为单穴灸第一书,书中介绍了13种膏肓穴的取法,均指出尽力分离肩胛骨以暴露出穴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故需选取适宜体位,充分分离肩胛骨后揣穴,约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稍靠近第五胸椎棘突上,旁开3寸,大约在肩胛骨内侧缘处按压,若患者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指,便是该穴。
3.1 灸法临床上膏肓穴多用灸法,其侧重于补虚。唐代医家孙思邈首次提出膏肓灸法,即在膏肓穴处艾灸,灸后可令人阳气充盛。然仅灸膏肓一穴可能会引起胸部气壅不适,可以加灸气海或足三里,意在引火下行,灸至不适感消除即可。若无不适,则无需加灸。现代临床上,膏肓穴的艾灸方式可分为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悬起灸)。直接灸效力强,可通过局部水泡、化脓产生的持续无菌性炎症增强人体免疫力,多用于重症难治、寒证较重等,间接灸与温和灸在临床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治疗普通疾病时,膏肓穴灸10壮为宜[5]。
3.1.1 补益虚损 《千金方》认为,膏肓穴“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失志等症,”是增益正气之门。膏肓位于三焦交界,对气血的转输具有重要作用,且膏肓穴上有肺门之魄户,内应胸膈,灸之可补益肺气,止咳平喘;下有心之神堂,灸之可安君主、定心神,治疗狂惑失志、失眠多梦;膏肓之原遍布三焦,灸之可健脾、温化脏腑,助脾升精散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四肢,可治四肢倦怠、废用;其温中焦助肝条畅气机,使之升降调达,郁证得以治之;肾与膀胱相表里,内应膏肓,灸之,温热之气下传,既可暖胞宫助孕,又可充盛髓海,补益先天,固摄肾气,不孕、健忘、遗精等疾病均可治疗。
《千金方》中明确指出沉疴痼疾应取膏肓穴,重用灸法,以达到“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的效果,临床上以瘢痕灸效果为佳,即在膏肓穴处采用直接灸[6],每次7~15壮,灸后贴上灸疮膏药,根据分泌物多少定期清创换药,至瘢痕形成,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何晓婷等[7]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头针配合膏肓灸(即以膏肓穴为主,配合关元穴、气海、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头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为82.9%,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疲劳量表-14评分降低幅度较大,两组间评分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许梦娜等[8]运用放疗配合雷火灸双侧足三里、膏肓穴治疗食管癌20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生活质量、食欲、疲乏、睡眠等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钟欢等[9]治疗乳腺癌术后白细胞减少症1例,每日治疗两次,上午热敏灸膏肓穴,下午热敏灸气海穴,每次“灸饱,灸透”,治疗10 d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好转,白细胞计数从初始的1.2×109·L-1升高至3.8×109·L-1,血红蛋白也从初始的89 g·L-1升高至102 g·L-1,治疗第15天,白细胞计数为4.0×109·L-1,治疗20 d后结束,随访半年,白细胞计数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3.1.2 敛肺止咳 膏肓穴为心肺之气转输之枢纽,参与气机运行的调理,也可助肾纳气,顾护根本,灸之可调理气机,止咳平喘。《针灸资生经》记载:“久嗽,最宜灸膏肓穴”,艾灸膏肓穴可补益肺肾,使之纳气有力,则上气咳逆之症可消。现代临床治疗肺结核、肺纤维化、哮喘、支气管炎、鼻炎等肺系疾病,可用温和灸,时间为10~20 min。赵秀萍等[10]运用隔蒜灸治疗肺结核,以膏肓、肺俞、风门等穴为主,每次灸3~5壮,每日1次,每次治疗30 min,每5天间隔2天,治疗3个月后,病灶吸收率87.1%,痰菌阴转率90.5%,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63.6%,痰菌阴转率为56.3%)。
3.1.3 补火驱寒 膏肓穴位于膀胱经,旁约督脉,总领一身之阳气,《针灸大成》记载:灸膏肓穴可治“阳气亏弱,诸风固冷”,故以艾灸之,温热之气内可传五脏散寒除湿,扶正祛邪,外可随膀胱经、督脉通达上下,温通除痹,对脏腑虚寒、关节痛症,尤其是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湿邪,致使经脉拘急,不通而痛之病证疗效更佳,如在风寒湿性关节痛的治疗中使用膏肓灸,灸10壮为宜,每日1次,多至第3天可明显缓解不适。雒成林等[11]采用膏肓灸法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147例,每日治疗1次,治愈1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
3.1.4 固本防疫 有研究表明,艾烟可用于病毒性流行疾病的环境消毒[12],且能达到卫生学标准[13],而艾灸膏肓穴可补益虚损,增益正气,起到固本防疫作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灸之强身健体,可起到未病先防之效。在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中,王寅[14]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救治患者,死亡人数0例,他认为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多有发热、咳嗽症状,继而气喘,当进入重症期时表现为高热、暴喘甚至呼吸衰竭,仝小林院士将该病毒的中医病名定为“寒湿疫”,当治以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艾灸具有温通之效,而艾灸膏肓穴不仅能温肺益气,降逆止咳,还能固本培元、振奋阳气,从而助正祛邪,虽然目前还无相关研究证明此法可完全治愈该疫病,但其可延缓疾病发展。中医学认为,在肺俞、膏肓穴处艾灸可以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功效。闫怀士等[15]研究发现,艾灸肺俞、膏肓二穴可降低流感病毒攻击后肺部病变程度,且可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与单独使用病毒唑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有学者通过动物研究发现,艾灸双侧肺俞、膏肓穴能通过升高肺上皮细胞E-cad基因表达、降低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达到降低肺泡炎程度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16-18]。
3.1.5 散寒通经 膀胱经与肺经相通,膏肓位于背部,原气起于三焦交界,寒邪入侵时,可予以隔姜灸膏肓穴,不仅暖膀胱经助卫气行于表散表寒,亦可暖三焦脏腑除内寒。膀胱经脉过头项、循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再加上艾灸具有温通、宣痹、补益特点,故对于头颈部、肩背部因经脉不通则痛,或者寒邪入侵之冷痛等皆可治。刘立安等[19]采用针刺膏肓穴、阿是穴及夹脊穴联合膏肓、阿是穴灸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该灸疗贴可持续发热4 h,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加电针治疗,选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不仅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而且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手的生理功能以及肌力的增强、患处的敏感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膏肓灸得其法,病愈有望,但仍不能松懈,灸后还应注意调护,如《针灸资生经》所言:“既灸,忌猪、鱼、热面、生酒、冻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当忌也”;若是化脓灸则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膏肓腧穴灸虽用途广泛,但仍有禁忌证,《备急千金要方》强调“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以及阴液损耗严重时忌灸。
3.2 刺法膏肓穴位于心膈之间,起于三焦交接点,与五脏相联系,若内有邪,则可用三棱针或者其他针具点刺放血除之,可疏散风热、泻火解暑、熄风止痉、凉血醒神、祛邪外出。针刺该穴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
3.2.1 各种急症 膏肓穴位于纯阳之地,联系五脏,若内有热,或有邪,则可在此处查之、治之。若出现热陷心包之神昏谵语症状,则挑刺放血,可快速解除神昏现象,使神志转为清醒。胃肠道疾病急性发作时亦可在膏肓穴周围刮擦,可出现米粒大小的淡红色反应点,以三棱针挑刺放血即可缓解。
3.2.2 泄热消肿 膀胱经起于目内侧,循行于背部,麦粒肿多为胃热上攻或兼夹外邪,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故点刺放血膏肓穴可治疗麦粒肿,2~3 d内症状可消失[20];膏肓穴平厥阴俞,前应于乳房,具有宽胸理气,益气补虚之效,吕士琦[21]在膏肓穴处刺血拔罐治疗外吹乳痈,王民集等[22]使用膏肓穴点刺加放血法治疗乳腺增生,均获良效。
3.2.3 振奋阳气 针刺膏肓穴亦可调动身体阳气,如肖俊芳[23]运用针刺膏肓等穴治疗胸膜增厚(胸痹证之寒痹)、张维等[24]运用针刺膏肓等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均取得了良效。钱桂凤等[25]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挑刺大鼠双侧膏肓穴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这可能是挑刺膏肓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3.3 推拿通过按揉或是叩拍膏肓穴,引导经气运行,外可放松肩颈背部肌肉僵硬,内可调整脏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额窦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等疾病,疗效颇佳。在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中医专家们提出可在肺俞、膏肓穴处予以贴敷、热熨法,或是以虚掌叩击之,可补肺化痰。
3.4 其他在冬病夏治理论指导下,三伏天在膏肓穴处施以穴位贴敷,治疗久治难愈的鼻炎、咳喘等肺部疾患。刘卫红等[26]收集427例反复呼吸感染患儿,基于冬病夏治理论,在三伏天时给予温肺化痰敷贴治疗,取穴为膏肓(双)、肺俞(双)、大椎、膻中,连续治疗3年,结果发现贴敷第3年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穴位模拟贴,取穴与干预组相同),并建议穴位贴敷的干预时间为3年。孙世超等[27]运用三伏天穴位贴敷双侧膏肓、肺俞联合口服补肺活血胶囊治疗痰瘀阻肺型矽肺Ⅰ期37例,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张锦博等[28]采用膏肓穴参与超声电导入经皮透药配合西药方案治疗肺结核,结果痰菌阴转率为94.4%(51/54),优于单纯西药方案治疗组78.0%(32/41)。李素荷常使用穴位埋线膏肓、肺俞、定喘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良效[29]。周雪等[30]在膏肓、肺俞、膻中穴处使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30例,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发现该针法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膏肓穴拔罐可疏通经脉气血,缓解机体酸痛,膏肓穴属膀胱经,过头颈,故当项背部酸痛不适时可在此处拔罐。
《灸膏肓腧穴法》记载:“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强调正确取穴以及灸感的重要性,其灸感并非只为局部温热感,而是具有传导式灸感,参照近年来被提出的穴位敏化学说,此灸感可被称为热敏灸感。该学说认为,穴位之间的功能状态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静息状态和敏化状态,疾病可使静息状态的穴位转为敏化状态,而穴位敏化后对外界给予的刺激反应增强,并且可能会在穴位处有结节、红点、色素沉着等,这与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反应点类似,在治疗时取上述穴位可直达病所,每每获效。膏肓穴因其独特的含义与功能,可用于治疗诸多疾病,由此可见,若内有疾,膏肓穴处或将会有反应点,并且该穴最易敏化,临床上若是碰到膏肓穴的主治证,可在穴周进行探查。徐海燕等[31]认为,可通过艾灸使这些敏化穴位产生热敏灸感,达到“小刺激大反应的效果”,根据此理论,其通过艾灸膏肓、手三里、肩井、阿是穴(取穴均为患侧)各筛选出30例具有热敏灸感和只有局部温热感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予以艾灸治疗,试验组每次灸至热敏灸感消失,对照组予以温和灸治疗,结果发现,试验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这也是古人为何强调一定要达到“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的程度,然后强调要重灸。目前,临床上膏肓穴灸量的多少仍有争议。宋代,医者强调重症、寒证应重灸,以此保证灸量,如《灸膏肓腧穴法》所载:“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医宗金鉴》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愈。”其目的在于强调灸量积累的重要性,首次施灸刺激量要达到标准。刘兰英等[32]分析发现,灸量与疗效并不能成正相关。若穴位达到敏化状态,则灸至灸感消失即可,若无反应,则视情况而定壮数,随症加减。
针刺膏肓穴时应注意,因其深部具有重要脏器,若是未能掌握好针刺深度,易致损伤性气胸。膏肓穴的最深层解剖结构为胸内筋膜及壁胸膜,李晓陵等[33]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测量直刺膏肓穴的安全深度,将受试人群通过罗氏指数分为瘦人组、适中人组、胖人组,最终得出安全深度分别为瘦人组(22.8±2.3)mm、适中人组(24.2±3.4)mm、胖人组(29.2±4.5)mm,临床操作时需谨慎。
膏肓为人体四大强壮要穴之一[34],在治未病和治已病方面,都有良好疗效,在亚健康的治疗中也有重要意义。但与膏肓穴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较少,希望能有更多学者进行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