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燕,白宜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4
由于慢性肾病患者长期处于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环节[1-2]。多项研究发现[3],即使没有受到微生物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IL-6、IL-10、TNF-α等炎症因子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升高的程度与肾功能呈负相关。肾衰终末期患者常采用肾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接触透析膜或者透析液中被污染内毒素,导致单核细胞活化,促发炎症反应发生,且这些炎症因子分子量大,通过常规血液透析并不能有效清除[4]。
调查研究显示[5],因感染造成的死亡在我国的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占19.9%。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固有免疫系统激活并伴随免疫缺陷,感染的发生几率升高。营养不良、高龄、长期住院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肾替代治疗患者由于透析膜、导管的生物不相容性等原因,感染的风险较未进行肾替代治疗的患者更高。透析等侵入性操作在排出患者体内有毒物质的同时,可能导致内毒素等细菌产物通过污染的透析液进入血液,造成严重的血流感染[6]。因此,正确诊断感染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提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降钙素原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肾功能衰竭患者已存在的慢性炎症状态,很可能使其PCT基线水平高于正常人,健康人的参考标准并不适用,因此有必要对PCT水平进行修正。该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9年12月,共选取2 4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厦门中山医院无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以住院期间进行了降钙素原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 4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不正常和不正常的病例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 mL/min)超过3个月。排除临床确诊肺炎、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感染性脑膜炎、导管相关性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病例记录不全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病例661例,且分期诊断明确,年龄18~90岁。男性406例,女性255例;慢性肾病5期523例,慢性肾病4期75例,慢性肾病3期51例,慢性肾病2期10例,慢性肾病1期2例做为病例组。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研究通过,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相关协议书。
并收集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厦门中山医院关节内科住院病人,排除临床确诊慢性肾病、近期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患者,共11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1.2.1 检测方法该研究中降钙素原通过罗氏E601电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2~100 ng/mL。
1.2.2 资料收集查阅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检测PCT时的病例记录,病例符合纳入标准为排除确诊肺炎、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感染性脑膜炎、导管相关性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患者。记录患者住院日期、住院号、性别、年龄、慢性肾病分期、肾替代治疗方式。
1.2.3 数据整理通过LIS系统导出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检验项目指标,包括患者入院后第1次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电解质(K、CL、NA、CA)、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G)等检测结果,通过Excel汇总整理。
该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病例661例,平均年龄(61.23±15.93)岁,其中男性406例,女性255例。非CRF患者作为对照113例,平均年龄(58.81±12.91)岁,男性59例,女性54例。两者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比较CRF患者和非CRF患者PCT水平和其他生化指标,结果显示CRF患者PCT、BUN、CREA、CysC、K、Na、Cl、Ca及CRP与非CRF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PCT水平和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组间PCT水平和生化指标比较(±s)
?
由于1期和2期患者较少,因此不纳入方差分析,仅对3~5期进行PCT水平的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慢性肾衰3期患者与4期患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衰5期患者与3期、4期患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不同分期CRF患者PCT水平的方差分析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肾内科住院患者中没有明确感染指征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同时期无明确感染指征、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照,比较CRF与非CRF患者PCT水平差异。研究发现病例组PCT水平为(0.46±0.57)ng/mL,明显高于非CRF患者(0.04±0.06)ng/mL,不同分期CRF患者中,5期患者PCT水平高于3、4期患者(P<0.05)。该研究中符合纳入条件的CRF患者共661例,平均年龄(61.23±15.93)岁,男性406例(61.4%),女性255例(38.6%)。非CRF患者平均年龄(58.81±12.91)岁,男性59例(52.2%),女性54例(47.8%),两者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有日本学者报道[9]125例无明确感染指征的长期透析患者的平均PCT基线水平为(0.24±0.22)ng/mL。这可能与其肾脏滤过功能完全丧失,并采用肾替代治疗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RSD)患者即使没有感染也存在慢性炎症状态。降钙素原作为次级炎症因子,在炎症发生时受IL-6、TNF-α等炎症介质调节,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脾脏、肺等组织大量分泌[10]。CRF患者体内大量蓄积的内毒素和高水平的炎症因子可导致其PCT水平升高。
该研究对6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RF患者与非CRF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显示CRF患者PCT水平为(0.46±0.57)ng/mL,高于非CRF患者,其升高可能与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关。说明CRF患者PCT基线水平升高,可能影响PCT对肾衰合并感染的诊断,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