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放已久的老胶片散发着酸味,上海电影技术厂的物理修复师胡玉娥却习以为常。20世纪80年代,胡玉娥进入上技厂工作,亲历了大量印制拷贝的黄金时代。2016年10月,上技厂关闭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胶片时代的工作人员摇身一变,成为留住老电影的修复师。物理修复是细致的手上功夫,修复时,需要先利用清洁工具手工清除塵埃、去除霉点、修理斑点和断裂的齿孔,并用标准的牵引片取代坏的牵引片,耗费的时间、精力难以计数,但胡玉娥说,修复工作令人骄傲,“电影记载着历史和社会变迁,胶片上呈现出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能留存历史,我们很自豪。”
2.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着上海最后一家正在营业的传呼电话亭。1993年,沈玉琇和几位同伴承包了这间电话亭,1996年,丈夫临终前说,希望她能把电话亭守下去。为了这个约定,沈玉琇每天都准时来到电话亭,到如今,78岁的沈玉琇值守这里已有27年。尽管现在打电话的人不多,沈玉琇却不曾怠慢,每天空下来就会用酒精擦拭三台公用电话。她知道,现在还要打公用电话的人,往往都是需要帮助的人。沈玉琇说,只要身体健康,她就会一直守下去,守住属于一个时代的回音。
3.学校的树死了,就用它做成一人多高的“巨无霸”弹弓;16人穿的板鞋是用旧课桌改成的,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是昆明白汉场中心学校特有的体育用具。发明这些体育用具的老师名叫毕首金。1984年毕老师刚来到这里时,学校只有两三块破烂的乒乓球板和羽毛球拍,孩子们课余时间只能玩泥巴,他看着非常揪心。“我要让农村孩子人人都能玩。”于是,他开始用废品改造体育用品,37年里,他共创新出了100多种体育用品。在毕老师心里,教学生就像厨师做菜,要随时创新,让他们一直保持对体育的高涨情绪,“学生找到他的爱了,也就喜欢体育了。”
1.“他就坐在商场的钢琴旁,忘我地弹着钢琴,好多人被他的琴声吸引来了……”近日,一段外卖小哥在商场弹钢琴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这名外卖小哥叫王雷,今年31岁。上学时,蹭课自学了钢琴。平时,他会利用派单间隙,到商场过过手瘾。最近,他通过送外卖攒钱买到了属于自己的钢琴,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至少要练上一小时!在他看来,“外卖是工作,钢琴是梦想。两者并不冲突。我从来没有因为生活放弃过梦想,而是用外卖的工作收入来承载我的生活和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2.最近,江苏省新沂市邵店镇中心小学“6秒合唱团”走红,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据音乐老师胡伟说,之所以合唱团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排练时间有限,他希望孩子们能6秒内完成站位,随时开始表演。邵店镇中心小学地处偏远,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们曾认为学音乐是“不务正业”,胡伟就变着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如今合唱团已有42名固定团员。胡伟说,他最喜欢的电影是《放牛班的春天》,他希望自己能像电影里的那位老师一样,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从音乐中得到快乐、收获自信。
1.丁艳芳:文笔好坏,不在于题材宏大惊奇,而在于对最平凡简单的事物,能挖掘刻画到什么程度。好文笔若能配上好的立意,就是好文章。所以,踏实从基础做起,收集储备,观察对照,补充归类,思考内化,写出来,慢慢加工。最后,据我观察,越是多情的人,越能写出细腻的文章。一个路过大树便爱上树叶、路过海棠便爱上蜜蜂的人,写文章应该不会太差,所以尝试让自己多情起来吧。
2.【法】大仲马: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只有那些曾经在大海里抱着木板经受凄风苦雨的人,才能体会幸福多么可贵。尽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吧!永远记住,在上帝揭开人类未来的图景前,人类的智慧早已包含在两个词汇里:“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