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探析

2021-04-16 21:25董玉宽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董玉宽

(沈阳建筑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168)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党和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

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必须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高校必须明确大学的使命担当,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必须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高校承担育人的责任和使命,高等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人民的幸福密不可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培养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服务国家和人民为价值取向,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

1.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捍卫国家统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高校开展民族工作,就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政策,通过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思想教育进一步凝聚“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共识,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将来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中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

2.有助于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国外一些反华势力频繁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分裂活动,挑拨民族矛盾,甚至导演、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这些行径不仅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也危害了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未来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抵御渗透的能力,而且能通过正面引导,使更多少数民族群众看清反动势力的本来面目和险恶用心,看清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进而更加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自觉成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捍卫者。

3.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期,思想活跃,乐于探知不确定的思想前沿领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政治敏感性不强,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还面临着本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如果在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历史观上放松教育,不能引导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青年学生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无法明辨是非,不仅会严重影响其自身成长,还会危害社会,甚至危害国家。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深刻性影响,必须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铸牢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

1.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2]在其《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血缘共同体作为行为的统一体发展为和分离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表现为居住在一起,而地缘共同体又发展为精神共同体,作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先后大致有“自然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三大历史形态[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最初依赖自然和群体来生存,形成了自然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抗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是“虚幻的共同体”;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个人得到完全自由,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时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此可见,民族共同体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特质形成的民族聚合实体。所谓共同体意识,就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信仰。任何共同体意识都必须具备成员公认的信仰与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必须有历史遗产的沉淀;另一方面,这些内容要素必须能够在各个成员之间得到彼此认知和凝聚。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4]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5]的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激发各民族干部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高校提出了明确要求。此项工作涉及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工作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经调查了解,有的高校未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文件,缺乏顶层设计,工作任务和目标不够明确。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和领导,工作任务交叉重叠,工作责任不清晰,工作效果不明显。往往一段时间内开展的活动非常多,而过了这段时间就不开展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涉及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工作体系。

2.相关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从课程体系上看,一些高校缺乏包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6],而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系统阐述。从高校选用的教材来看,由于涉及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不多,一些高校教师只好采用自编讲义的办法来解决教材问题。从高校相关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看,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少,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

3.相关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有的高校教师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答,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理论困惑和思想问题的能力不足,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相关实践活动有待深化

有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嵌入式管理不够重视,未将全员交往交流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工作中,缺少可供各民族学生有效交流的平台。日常学习生活中,缺少贴近实际的常态化交流活动,各民族学生之间日常生活交流不够。有的高校不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交流交融较少,没有形成制度文化和活动品牌。

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和实践路径

1.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和使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五个认同”,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形成工作体系,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

2.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这样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3]。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师生为中心,尊重知识和人才,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全面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减少“张力”,凝聚人心和力量,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和激励机制,让每个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要依法开展民族工作,坚决依法处理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行为,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积极营造相互嵌入式的学习环境,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3.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

高校是研究学问、交流思想的场所,又是陶冶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殿堂。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将“五个认同”思想融入师生的头脑和行为中,切实增强各民族师生自觉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能力。同时,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和方式,搭建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品牌,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8]。

4.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阵地

我国高校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大学,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底色[9],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重点,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阵地。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纳入干部教师教育培训范围,纳入各级党校培训教学计划,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提升干部和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使教师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进一步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构建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网络阵地建设,把互联网建成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思想文化平台。

5.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渠道

高校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拥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专业,要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渠道,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一是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参加民族地区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发挥学科优势,把科研项目立在生产一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强与民族地区的沟通和联系,将优势教育资源与民族地区发展紧密结合;四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言献策;五是依托高校聚集的丰富资源,以文化人,辐射社会。

6.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模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成功模式,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以沈阳建筑大学的实践为例,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10]。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加强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相结合、与构建大统战格局相结合、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2020年初,学校党委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编印了《民族工作手册》,组织校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关于民族宗教工作政策法规的专题学习。通过学习,广大干部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任务,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处修订了学生手册,全面落实民族政策,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室,着力打造民族工作品牌;人力资源处增加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数量,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的数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纳入课程体系,开展教师培训,组织集体备课,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战部、宣传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活动主题鲜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建立工作体系、创新工作载体,学校形成了“红色文化、校史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状元文化、工匠文化、雷锋文化、廉政文化、校友文化”等十大育人文化品牌,成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

五、结 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到战略高度,在理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指引。高校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要提高认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各部门责任明确、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