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2021-04-16 05:37:02李小莹
中国音乐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内容音乐

○ 李小莹

发端于国外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在新闻领域有比较成熟的广泛应用。国内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应用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在新闻、娱乐、教育等领域有灵活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①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2020年9月29日。从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可见,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高,用户使用粘性强并且同比增长明显。

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用户活跃度高,在抖音、快手等多款热门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号不仅拥有数百万的粉丝,并且有着上亿的视频播放量。为进一步分析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特点,本文结合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传播现状,采用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的5W理论②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明确提出了5W模式,即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受众(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和当前国际通行的SWOT分析法③当前国际通行的SWOT分析法包括四个方面: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分析短视频平台的音乐教学现状,并展望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音乐教学发展趋向。

一、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5W模式分析

本文首先结合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国内短视频平台的音乐教学现状。

(一)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传播主体

由于移动短视频App模糊了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之间的界限,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得以充分实现,公众有了更多自我表达方式。④杨振羽、陶晓雯:《“小咖”的狂欢:自媒体场域下公众的自我表达—基于对短视频社交App小咖秀的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1期,第278页。目前国内各大短视频平台中有关音乐教学内容的生产主体也主要分为两类:专业生产内容主体和用户生产内容主体。前者多由音乐教学机构或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参与制作完成的音乐教学视频;后者多由非专业音乐教育者用户自发参与制作完成的音乐教学视频,并上传至短视频平台。

与传统媒体繁琐的制作程序相比,互联网应用平台的音乐教学内容的生成与传播更加简易和便捷。用户可选择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录制软件进行教学录制和添加特殊音效等,从而丰富和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的录制;用户还可采用平台之外的其他录制软件来录制、制作并上传至互联网平台。这些经由用户参与录制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上传至多款短视频平台与大众用户共享,并在共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互动与交流。以大众用户为主体的内容生产成为短视频平台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传播内容

鉴于用户碎片化阅读/观片的使用习惯,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制作无需遵循传统视频相对完整的叙事逻辑,而更注重简约传达局部内容的表达形式。由于单个短视频无法完整呈现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每个音乐教学短视频多为某一音乐理论或音乐表演片段的讲解与示范。

虽然多数短视频的时间长度在数十秒到数分钟之间,但是这种碎片化传播的内容却能够迎合时下互联网用户的使用需求。从传播内容看,国内互联网平台的音乐教学类短视频主要涉及唱歌教学、钢琴教学、民乐教学等,并以唱歌教学类注册号为最。在抖音,以“SOE唱歌教学”为代表的音乐教学头部企业号的平台流量效果显著,其短视频播放总量突破1亿,某些单个热门短视频的播放量超过60万,关注用户的点赞数量达到780万。⑤数据来源:抖音平台。数据获取时间:2020年12月30日。其他非名家或名师录制的音乐教学内容也能获得相当数量的用户关注。

(三)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传播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6亿⑥《2020抖音数据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1184841.html,2021年1月5日。;截至2020年7月,快手短视频的活跃用户突破4.7亿⑦《2020快手用户及营销报告》,https://www.163.com/dy/article/FT8QRMUO0511DFVJ.html,2020年12月7日。。相关榜单数据也显示,火山小视频、好看视频、微视等也拥有数千万月活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以音乐为主题的各类教学、交流与展示是平台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音乐教学类短视频具有可赞、可评论、可多平台转发等实时互动的特点,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从当前点击量较高的音乐教学类短视频的用户关注度来看,非音乐名师、非音乐名家的音乐教学类账号也有非常高的关注度。由于没有“门槛”,用户可采用手机等录制或繁或简、或长或短的音乐教学视频,并在各类短视频平台进行上传与分享。

(四)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传播受众

移动互联时代的内容生产者、内容传播者与受众的关联度非常高。短视频平台用户不仅是内容生产的主体,也是内容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平台内容传播的受众。

当前用户选择与使用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动机是多变的,并将其当成知识获取的工具。⑧蔡舒亭:《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移动短视频App用户使用动机与使用意愿研究综述》,《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6页。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日常使用偏好进行内容推介,智能推送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产品。比如用户经常关注声乐教学,那么平台就会多次主动推送与声乐教学相关的同类视频内容产品。由此,用户在互联网“算法”的帮助之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平台同类归属专区,从而提升用户的平台互动,并满足用户对互联网内容产品的需求。

(五)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传播效果

相比于传统媒介时代的音视频传播,短视频平台的音乐教学内容更强调直奔主题、内容简短、指向明确,其传播具有轻量化的特征。短视频直切主题的表述直接,较符合时下快节奏生活下的碎片化阅读。

集合了文字、音乐和图像等元素的短视频,在音乐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联网用户的主动搜索和主动接受学习,与“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受众使用媒介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的观点相契合,凸显了网络平台学习用户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提升移动短视频平台对用户学习者的影响力。诸如“抖音一分钟,人间三小时”的体验描述虽夸张,但也生动道出用户使用短视频平台时极易沉迷其中且难以自拔的状态。

二、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SWOT分析

以下采用SWOT分析法⑨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首次提出,之后经由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而不断发展与完善。进一步分析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态势。

(一)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优势

首先,从学习者角度看,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资源丰富可便捷获取。通过短视频平台,用户可以便捷搜索和获取音乐教学资源。用户在选择学习内容方面的自主性也比较大,能够在同质内容中进行比较与自由选用。

其次,从音乐教师角度看,可自由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发挥音乐教师主观能动性。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设备不断升级,音乐教学内容的录制更加便捷,用户可以自主组织教学内容、风格特点和讲课时长等。

再者,短视频音乐教学的传播效应明显,不仅用户数量多,而且活跃度高,传播效应强。特色音乐教学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聚集同类“圈层”用户,实现音乐内容供给方与音乐内容需求方的动态平衡。

(二)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劣势

第一,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平台音乐教师中,有的具备专业学习背景,能够较好地组织与传授音乐知识。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音乐教师,其自身学习积淀并不扎实,尚存许多知识漏洞与理解误区。这些专业知识欠缺的教师教学,易混淆视听和误人子弟。

第二,音乐教学短视频制作水平良莠不齐。虽然短视频拍摄与分享简单易操作,但是短视频的制作质量仍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有些音乐教学短视频急于求成,制作过于粗糙,讲解过于肤浅,缺乏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优质内容生产力不足。当前短视频平台的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与非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界限模糊,非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自制的内容质量普遍偏低。优质音乐教学内容的匮乏仍是当前多数短视频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多数平台方尚未推出行之有效的收费标准,平台用户的付费意识也尚未达成共识。

(三)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机遇

第一,专业内容生产蓝海有待开发。专业内容生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具权威的、具有关注价值的音乐教学内容。专业用户或专业机构可将掌握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内容进行传播,依托传播优势增强专业教学机构或教师的影响力,并优化网络音乐教学品质。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院校教师开始关注和入驻短视频平台。

第二,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音乐教学实践。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再满足于“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平台内容生产。因此,如今有不少高校正在探索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并尝试依托互联网平台创建有益于音乐学习的内容产品。短视频平台较受用户关注的“奥尔夫教学”课程中,有很多初级课程内容的录制与上传均源自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学子。

(四)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挑战

第一,应避免同类音乐教学内容产品的过度重复。目前平台音乐教学内容大多大同小异,尤其以初级音乐学习的内容居多。我们应更多关注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发展,关注分级、分类的音乐教学内容孵化,助推用户推出更多高品质的音乐教学内容产品。

第二,建立合理的互联网音乐教学收费标准。从音乐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平台有步骤地推广优质音乐教学内容产品的付费项目,有助于激发处于产业上游的内容创建者的生产动力,合理有效的收费机制能够“反哺”上游内容生产。确立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需要网络平台方与音乐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

第三,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需确立。特别是在“人人都是主播”的理念推动下,国内已有多款短视频平台可以实现大众用户参与互联网平台内容制作与共享的愿望,然而音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娱乐,如何加强对相关音乐教学主播的资格认定,亦不容忽视。

三、对提升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展望与探讨

首先,应增强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师资质的审核与认定。就平台注册音乐教师而言,如果缺乏严谨的教学内容,会因为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酵”作用而误导成千上万的网络音乐学习者。因此,不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线上的课程学习,都应关注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与标准。即便是在互联网平台,对教师基本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考察,亦是选用与评聘教师资格必不可少的环节。网络平台所注册的音乐教师用户,其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亦应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

其次,未来互联网平台对音乐教师资质的审核与认定也应注重细化。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阶段,互联网平台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学前音乐教育、小学音乐教育、中学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成人音乐教育等不同阶段。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将互联网平台的教师资格证书分为临时、短期、长期、终身,以此保证教师在执教期间的教学水平。⑩张竞:《中美教师资格认证比较研究》,《教育观察》,2019年,第20期,第136–137页。当然,如果线上和线下音乐教学“一把尺”的话,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教师资格认证应该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证书的等级划分也需相应细化。

再者,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应加强与专业内容生产主体的互联、合作与共赢,以此增加互联网平台优质音乐教学内容的产品数量。音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娱乐,网络音乐教学内容的生产主体需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深谙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实践。新兴短视频平台还可以借鉴和参考如今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内外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做法,通过购买优质版权来拥有使用专业机构内容产品的合法权利,或与专业教学机构合作内容生产,从而提升短视频平台的教学内容品质。

依托互联网平台,音乐教学短视频制作具有简单易操作、社交功能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未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传播力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只有当更多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互联网平台的音乐内容生产,才能有效促进网络平台的生态发展,短视频平台音乐教学的品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内容音乐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音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