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麦利,杜 丹,韩晓燕,林 玲,王爱云,李 敏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血站检验科,陕西渭南 71400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血站实验室唯一一项定量检测项目,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ALT项目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检测值≤50 U/L,判定为合格;检测值>50 U/L,该标本对应血液报废。本血站出于用血安全的考虑,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对连续3次ALT不合格献血者执行永久屏蔽的判定规则。如何降低ALT不合格率,减少因ALT不合格导致的献血者流失,提高重复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2017—2019年455人次ALT不合格献血者人群特征、检测值区间、是否合并4项输血感染疾病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制订科学合理的宣传、招募、征询及初筛措施,降低ALT不合格率,节约血液资源,稳定献血者队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7—2019年渭南市献血者120 817人次,年龄18~60岁,健康情况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
1.2仪器与试剂 ALT测定试剂盒(美国Beckman Coulter有限公司,批号:AUZ3689、AUZ4036、AUZ4211、AUZ4756、AUZ5171、AUZ5918、AUZ6589)。生化多项质控品(美国Beckman Coulter有限公司,批号:0035、0037、1039、1041)。Beckman Coulter 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执行。
1.4结果判读 献血者ALT检测值>50 U/L,判定为不合格;检测值≤50 U/L,判定为合格。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017—2019年献血者人群ALT不合格结果分析 不同年份间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36,P<0.05);不同年份间连续3次ALT不合格屏蔽献血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5)。见表1。
表1 2017—2019年献血者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
2.2不同特征献血人群ALT不合格情况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25~<35岁年龄段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工人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余几种职业人群,医生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余几种职业人群,第1季度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献血季节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献血次数、文化程度的无偿献血人群的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献血人群ALT不合格情况比较
续表2 不同特征献血人群ALT不合格情况比较
2.3ALT合并4项输血感染疾病不合格结果情况 单项ALT及ALT合并不同输血感染疾病不合格献血者合计数在ALT总不合格献血者中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37.692,P<0.05)。见表3。
2.4455例ALT不合格献血者检测结果区间分布情况 2017—2019年,不同区间ALT不合格献血者在ALT总不合格献血者中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365,P<0.05;χ2=169.808,P<0.05;χ2=510.668,P<0.05)。3年不同区间ALT不合格献血者合计数在ALT总不合格献血者中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98.929,P<0.05)。见表4。
表3 ALT合并4项输血感染疾病不合格结果情况
表4 ALT不合格献血者ALT检测值区间分布
渭南地区2017—2019年共检测120 817人次献血者标本的ALT,不合格标本455人次,总不合格率为0.38%,明显低于李慧文等[1]研究中的1.94%、覃雪英等[2]研究中的1.25%、王亚男[3]研究中的0.82%;不同年份间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7年最高,2018年最低,主要原因是本站针对2017年较高的ALT不合格率,2018年年初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1)增加外采车组ALT初筛检测质控项目,用于献血者标本检测前,质控品检测结果合格才能做献血者初筛检测;(2)对外采车组人员制订奖惩制度,督促提高初筛检测人员责任心。2019年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2017年,但却比2018年高,可能原因为2019年本站外采车组采购了能够拦截重度脂血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前期未准确评估ALT初筛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允许偏差。2017—2019年因连续3次ALT不合格被永久屏蔽的献血者共有8例,均为固定献血者;不同年份间连续3次ALT不合格屏蔽献血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19、2017、2018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该情况,需考虑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对同一献血者连续3次ALT不合格被永久屏蔽的判定规则的合理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ALT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施克飞[4]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年龄段,ALT不合格率以25~<35岁年龄段最高,且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向文玉等[5]、欧代校等[6]研究结果一致;不同职业献血者人群中ALT不合格率以工人最高,医生最低;不同献血季节ALT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1、3、4、2季度;不同文化程度和献血次数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例ALT不合格献血者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有:(1)地处西北的渭南地区,男性饮酒者居多,可能是导致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2)25~<35年龄段人群作为家庭、工作单位的主力军,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疲劳、不规律作息等导致该人群ALT不合格率偏高;(3)本地区工人、农民等献血者人群对造成ALT不合格原因的知晓率较医生低,后续应针对该人群加强安全献血相关知识宣传;(4)第1季度ALT不合格率最高,可能与春节前后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关;(5)不同献血次数ALT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献血者关于ALT不合格原因的告知及宣传效果较低。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455人次ALT不合格献血者以单项ALT不合格为主,占99.34%,有1人次ALT合并抗-HCV不合格,2人次ALT合并TP不合格。付恒等[7]研究显示,单纯性ALT升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王芳等[8]研究发现,肝炎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AL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湛玉武等[9]研究显示,抗-HCV阳性献血者ALT异常率与HCV RNA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说明随着血站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4代检测试剂的应用及核酸检测的全覆盖,ALT在献血者人群中对肝炎病毒的提示作用逐渐减弱。
定期对ALT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能有效减少ALT淘汰率[10]。本研究中455人次ALT不合格献血者的ALT检测值分布在50~60 U/L区间的人次最多,占80%,不同年份间该区间ALT不合格率以2019年最高,提示降低ALT不合格率不仅需要定期校准ALT的检测设备,而且需定期评估实验室与外采初筛ALT检测结果之间的允许偏差,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由于不同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试剂、采集部位等引起的ALT检测结果偏差导致实验室ALT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升高。
引起血清中ALT升高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1)急性肝炎、慢性肝细胞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血清中ALT呈现急剧升高[11];(2)过度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因素,此类人群血清中ALT会升高,但程度低,且部分持续时间较短(1个月)[12]。分析渭南地区献血者人群ALT不合格率的特征显示:ALT不合格率在男性、25~<35岁年龄段、工人及第1季度中最高;不同文化程度和献血次数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无明显差异;ALT不合格献血者ALT分布以50~60 U/L区间为主;ALT合并4项输血感染疾病率极低。以上结果说明本地区献血者ALT不合格主要为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ALT低程度升高,根据此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招募宣传时,充分发挥血站健康教育职能,告知献血者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ALT水平密切相关,尤其针对25~<35岁年龄段、男性、非医学类的职业人群需特别提示;(2)第1季度及第3季度血液采集前征询时,细致询问最近几日的饮食情况、最近1周的休息情况,适当情况下可给出暂缓献血的建议;(3)外采车组应定期评估ALT初筛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ALT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分析,在宣传招募、征询采集、ALT检测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采集ALT不合格献血者血液,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站运营成本;减少因ALT不合格导致的献血者流失,稳定献血者队伍建设;针对本研究中ALT在献血者人群中对肝炎病毒的提示作用较弱的结论,本血站于2020年1月1日取消了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对同一献血者连续3次ALT不合格被永久屏蔽的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