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2021-04-16 06:24李朋斌马小松杜中华西立峰商文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7期
关键词:力线植骨骨性

李朋斌,马小松,杜中华,西立峰,商文超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河南三门峡 472000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胫骨及股骨髁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如延误治疗,骨性关节炎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关节畸形、跛行,直至严重残疾。自19世纪60年代Conventry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以改变下肢异常的力线,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后因手术适应证选择不严、内固定材料缺陷、膝关节置换受到热捧等原因,此手术方式未被重视。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进一步推广,手术方法及内固定材料进一步改进,HTO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2]。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采用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3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住院并采用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47~67岁,平均62岁;病程3个月至5年;左膝15例,右膝19例;按照Kellgren-Lawrence膝关节炎影像学分级[3]:Ⅱ级13例,Ⅲ级19例,Ⅳ级2例。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入院常规检查,拍摄双下肢全长站立正位X线及患膝MRI,分析下肢力线及畸形来源,评估半月板、交叉韧带及软骨情况。控制内科病情稳定,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术前根据X线采用Miniaci法进行术前测量,确定合页位置,确定截骨撑开角度。

1.2.2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消毒铺巾,先采用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膝关节;而后于小腿近端内侧切开,显露鹅足肌腱及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标记截骨平面,打入两枚平行截骨导针,导针尖端指向腓骨小头尖处,距外侧平台下1.5 cm,胫骨近端内侧插入霍曼拉钩保护后侧神经血管,测量导针长度确定截骨深度,紧贴导针下方完成水平面截骨,然后完成冠状面截骨,逐步打入5把骨刀撑开,然后应用角度撑开器缓慢撑开预定角度,透视下确定力线经过Fujisawa点,即胫骨平台宽度62.5%处,更换截骨撑开钳,放置钢板,按照顺序依次打入锁定螺钉固定,若撑开角度≥18°则于截骨间隙植入自体髂骨,<18°则不需植骨。再次透视确认,术区冲洗止血,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包扎。

1.2.3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头孢呋辛预防感染,24 h内停用,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注射帕瑞昔布止痛治疗,术后即开始肢体主、被动无负重屈伸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术后2 d拔除引流管,复查术后X线,逐步扶拐下床进行患肢不负重活动,术后半月患肢部分负重,术后6~8周完全负重活动。典型病例见图1。

注:A为术前全长正位X线片,示右膝内翻畸形;B及C为术前正侧位X线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内侧间隙变窄、胫骨近端内翻;D及E为术中照片,术中截骨撑开角度20°,取髂骨植骨内固定;F及G为术后3个月正侧位X线片,示截骨矫形及内固定位置良好;H为术后力线纠正良好,右膝内翻畸形纠正良好。

1.2.4观察指标 手术失血量、截骨撑开角度、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截骨愈合时间、双下肢全长正位片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HSS评分标准:≥85分为优,70~<85分为良,60~<70分为中,<60分为差。

2 结 果

本研究中34例患者获5~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除4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2 h 12 min,平均失血量280 mL,撑开角度10°~20°、平均撑开14°,截骨撑开最大角度为20° 1例,平均3.5个月截骨处愈合,术后并发肌丛静脉血栓6例,术后术区皮下血肿形成7例,给予穿刺抽吸或拆除部分缝线清创后愈合,有3例出现外侧合页断裂,无伤口感染,无内固定失效,无截骨处不愈合。34例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MPTA、VAS评分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提示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下肢力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优19例,良12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1.2%。

表1 术前及术后3个月MPTA、VAS评分及HSS 评分比较

3 讨 论

临床对于Ⅳ期终末期骨性关节炎可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但对于Ⅱ期及Ⅲ期患者,尤其是伴有膝内翻畸形、关节内的负重应力分布异常者,若行膝关节置换术则为时过早,而行保守治疗往往疗效欠佳,并且不能阻止病程的进一步进展及恶化,而HTO通过手术恢复了下肢正常力线,有效地缓解了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压力,极大地延缓了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4],有利于内侧间室软骨再生,延长了膝关节使用寿命,甚至避免膝关节置换术。

3.1手术适应证选择 HTO主要用来治疗伴有内翻畸形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尤其是具有胫骨近端内翻畸形的患者,一般要求膝关节内翻畸形≤20°,屈曲>90°,无明显伸直受限,膝关节交叉韧带功能正常,对于轻度来自于关节内的内翻畸形也同样可采用HTO。对于患者年龄限制,一般认为年龄要<65岁,但这并非绝对要求,具体应该评估患者日常活动量、一般状况以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灵活决定。本组34例患者年龄最大67岁,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髌骨关节炎或合并外侧间室病变者则不适用本手术,无明显膝关节内翻畸形或内翻畸形来自于关节内磨损也不适用HTO,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条件,若适应证把控不严,将导致差的临床效果。BERMAN等[5]报道了一组39例HTO患者,12年随访的生存率只有64%,主要原因是适应证选择不当。

3.2截骨撑开角度与下肢力线 HTO后要取得良好的长期效果,必须准确调整力线,让偏内的力线纠正至中间偏外侧,一般让术后力线经过胫骨平台宽度的62.5%处,即Fujisawa点,此处位于胫骨外侧髁间棘斜坡处,下肢力线要精确经过Fujisawa点,一要靠术前准确测量截骨撑开角度,再者结合术中透视调整截骨撑开角度。截骨角度的根据Miniaci法测定,术中撑开至设计角度后再应用力线杆透视验证,以免过度撑开造成膝外翻或纠正不足;HTO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不良的下肢力线[6],让过度负重的膝关节内侧压力转移至偏外侧,减缓膝内侧承受的超常压力,以此减缓或阻断膝关节内侧磨损,当膝内侧压力得到释放后,膝内侧髁软骨有望得到部分再生。本组病例术前均根据下肢X线片测量撑开角度,术后内翻畸形均得到纠正,下肢力线恢复良好。

3.3植骨 HTO中截骨撑开间隙多大需要植骨存在一定争议。ARYEE等[7]认为,胫骨内侧截骨撑开超过10 mm,或伴有外侧“合页”处骨折,或者患者本身具有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如肥胖、吸烟等,建议进行植骨;EL-ASSAL等[8]认为,当截骨高度≤14 mm时可不进行骨移植或使用人工骨移植;而王兴山等[9]认为,对于不超过20 mm的截骨间隙宽度,植骨并非必要。徐亚风等[10]研究表明,内侧张开HTO中不植骨也可获得满意预后。本组患者中撑开角度10°~20°、平均撑开14°,只有1例撑开20°,术中均取自体髂骨植骨,其余患者均未植骨,术后平均3.5个月截骨处愈合。本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截骨撑开<18°均不需植骨,若撑开≥18°则建议植骨,植骨有利于增加截骨术后力学稳定性,促进截骨处愈合,防止愈合不良及骨不连。

本组病例研究表明,HTO可有效治疗合并膝关节内翻畸形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以矫正下肢异常力线,降低膝关节内侧间室压力,减缓内侧间室磨损,促进相应有利于内侧损伤软骨的修复,可有效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力线植骨骨性
不同力线位置高位截骨术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的冠状面下肢力线是翻修的影响因素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尼采的哲学实践
足过度旋前对人体力线的影响及治疗方法①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