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于良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不仅是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定盘星”,更是在全球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中把稳发展方向、坚定“四个自信”的中国话语表达。自2020年4月以来,习近平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就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概念和理论逻辑进行论述,并作出重要部署。因此,厘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研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堵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开端,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建构中国方案、走出中国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日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然而,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少”[2],就构建新发展格局而言,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挥要素低成本的优势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3],对推动中国发展大踏步前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国家的物质基础和综合国力日益雄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虽然2020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是党中央及时作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3%,达到1015986亿元[4],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大国经济基础。但是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总体还不够合理,突出表现在高质量供给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等方面。其一,高质量供给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循环是生产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具体环节的有序流通,其中高质量供给是基础性的因素。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偏重“规模”与“速度”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质量”与“社会效益”的追求,我们虽然生产了大量的消费品却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升后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出现了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其二,低端产能过剩,工业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一方面向世界大量出口普通钢材,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特种钢材,这说明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门类,工业生产规模优势明显,但大多是以价格低廉取胜的过剩产能,而“高精尖”先进产能则相对不足。其三,出口企业生产的利润率不高。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出口型企业大多以贴牌生产、代加工为主,生产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并不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绝对利润,各企业只能采取压低出口价格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订单。低廉的商品价格虽然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又引起一些国家以保护本国工业为由进行的“反倾销”报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循环受阻明显[5]。不仅如此,低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亦较为严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这种“结构性梗阻”问题[6],严重影响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激发,制约经济循环畅通发展,进而磨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引擎,科技自主创新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高质量发展,甚至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回顾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先后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强调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科技创新领域实现了巨大突破,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国家创新能力排名稳步提升。这表明,科技自主创新以及由此形成的新业态、新动能正在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被迫选择了门槛较低的低端加工制造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虽已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环节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尤为不利,我国工业基础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呼唤的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表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元素严重依赖进口[7]。在“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竭力对我国高科技发展进行打压和遏制,大面积加征关税、限制人才合理流动、进行技术封锁等,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短缺的问题被放大,成为我国迈向科技强国道路上的“拦路虎”。关键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淬炼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先进生产工艺等重要领域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补齐产业资本循环发展的缺失链条,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是由党的性质、使命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矢志不渝地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宽裕、更加殷实、更为幸福。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我国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消灭的是绝对贫困,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分配制约消费,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平衡必然引发一方面产品大量过剩,而另一方面低收入人群无力购买商品的矛盾。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扩大内需这个基本点,而我国现阶段低收入人群的数量和边际消费倾向均高于中高收入人群。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年攀升,但月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口数还较多,如果不能提升这部分人口的收入水平,则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优势很难激发出来[9]。因此,扩大内需要抓住这个关键点,在加快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向中,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确保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特别是要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振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制度,免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人民群众既有消费愿望又有消费能力,从而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优势迸发出来,推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在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又要把准方向、找准工作着力点。具体而言,要以党的全面领导把稳新发展方向、以完整内需体系夯实新发展基石、以科技自主创新激活新发展动能、以增进民生福祉凝聚新发展合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从而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辨方位而正则,方向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10]。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保证中国道路不走偏的关键,是确保中国经济工作乃至一切工作健康发展的“定盘星”,也是中国举国体制的最大优势[11]。党的全面领导可以确保全国连成一盘棋,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细化责任分区的强有力执行体系。无论是科技创新攻关,还是重大灾难救援,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总能落细落小落实,确保责任到岗、落实到人。回顾极不平凡的2020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取得了三大攻坚战的决定性成就,实现了科技创新的重大进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危难时刻领导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12]。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在新发展阶段系统分析以往中国发展存在的深层次、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是把外国的“洋经验”跨界平移到中国,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在反思的基础上解决以往中国道路遭遇的矛盾与问题,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感性探索向理性自觉的顶层设计转变,进而为人类解答全球和区域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党的领导,重心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和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统一起来,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体制、方式,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素质和能力,始终确保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无论是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还是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发展完整的内需体系。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国经济在全面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必须有强大的内部经济循环体系作支撑,否则,其发展的基本盘将发生动摇,更难以形成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能力[13]。事实上,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其经济体量在达至一定峰值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转为刺激国内需求,以推动经济实现更大发展。可见,完整的内需体系对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质量、消费环境、服务品质、生态环境权益等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价值诉求[14],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鼓励和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二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充分激发乡村消费市场活力。目前,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主要集中在乡村,没有乡村消费市场的活力,扩大内需的效果将难以充分体现,国内经济循环的畅通也就无从谈起。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尚未充分挖掘。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虽然拥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城市化率仍然比较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其消费潜能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因此,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从而充分激活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另一方面,乡村市场的消费活力没有被有效激活。不少在城市市场中因升级换代而日渐饱和的商品,在乡村市场却可以打开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解决生产的相对过剩问题。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乡村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着力改善乡村消费环境、提高乡村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而充分激活乡村市场的消费活力。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促进消费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信息的共融共享[15]、驱动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流动,我们应该在强化法律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成果。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沉着应对化危为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活人才创新活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向科技创新要答案”[16],在科技创新领域努力摆脱“学徒状态”,以原创性科技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是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度具有管总的作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有效实现国家发展的既定战略目标,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因此,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表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要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在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要避免过度依赖市场;在其他“卡脖子”技术的攻关方面,既要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作用,推动原创性科技创新的协同攻关。三是厚植创新文化,激活人才创新活力。创新源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激励创新、宽容创新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的创新活力。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创新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潜心搞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根本上激活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
人民群众是广泛参与社会各领域活动的实践主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最迫切的价值诉求,只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合力。以增进民生福祉凝聚新发展合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能任由资本无序扩张,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保证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提升,又确保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美丽生活、舒心生活、永续生活,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新时代交相辉映。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共享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进民生福祉。二是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要切实把“稳就业”当作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劳动报酬,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激发内需动力。三是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机制,拓展居民收入渠道。毫不动摇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特别是注重保障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同时,要多渠道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特别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消除农村宅基地进入市场循环的机制障碍,提高农民的财产收益和消费能力。要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深化房地产市场改革和风险防控,切实降低我国居民的房产债务负担[17],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四是深化再分配制度结构调整。国际经验表明,再分配可以在一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后较大幅度缩小平均基尼系数[18],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应进一步健全减税降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机制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未来。
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封闭式经济循环,而是要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姿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竞争优势,实现更加强劲的永续发展。一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改革,构筑中国发展的良好生态,以增强中国对全球要素市场的吸引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中国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作为,在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形成与世界级竞争对手比肩的竞争优势。二是加强区域经济多边合作。“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致使各个国家不得不慎重考虑产业链的安全性和国内循环的畅通性,但希冀一国构建全产业链也是不现实的,区域间国家可以通过协商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不能仅停留在全球经济总量的贡献上,还要满怀自信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新全球化格局的出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打造国际间合作的高质量平台。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平台是打造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国际间合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在宏观上布好局又在实践中落好子。在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让相关国家共享中国改革创新和开放发展的成果,不断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始终是全球和平发展和共享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较为成熟的技术、雄厚的财力,而“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力有限、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互联互通的“桥梁”,也是部分沿线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但受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所需资金量大等因素制约,这些沿线国家仅凭自身的能力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发展。因此,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发挥中国的产能优势,还有利于沿线国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将资源禀赋转化成发展势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