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9)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2]。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相向而行、同频共振的,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论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论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能力支撑的同时,也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内涵,因此制度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勾勒了国家制度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制度层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进而形成了一套主题鲜明、系统科学的制度强国理论。这一制度强国理论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以制度自信增强“强国自信”,规划了全面的强国目标,夯实了强国的制度根基,凝聚了雄厚的强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国自信,彰显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自信”。这是基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国自信”,它唤醒了中华民族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历史自信,展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富民强国的国际自信。
第一,以史明鉴,激发强国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2014年9月18日他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同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3]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淬炼出勇于创新的禀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产生了影响世界的伟大思想家,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马克思曾对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作出高度评价,他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4]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屡次错失发展机遇,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逐渐从强国沦落为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认清曾经的落后、唤醒曾经的辉煌,这是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自信。新时代的中国更有信心有能力从大国迈向强国,而且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第二,同舟共济,提升强国的国际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与多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梦,激励他们的国家梦,相互对接发展战略,携手追寻共同的富民强国梦。2014年9月16日,他在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马欣达愿景”展现了斯里兰卡的强国富民梦,同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通,要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同年9月18日,他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和印度的民族复兴之梦相互契合,“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强强联合,“中国能量”和“印度智慧”将释放出巨大潜能,携手追寻共同的强国富民梦,共创繁荣振兴的亚洲世纪。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指出,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提出了“亚洲之虎”的梦想,“今天,中巴两国都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致力于强国富民的伟大梦想”,“为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2017年11月10日,他在越南《人民报》发文指出,“越南也正按照越共十二大确定的方针,全面推进革新事业,朝着早日建成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国目标迈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追寻强国富民梦。”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百年图强的奋斗目标,而且还强调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强国富民梦,这高度彰显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际自信。
第三,构筑“四个自信”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度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论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其中,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外交等十三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制度”的四梁八柱。只有不断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切实形成制度建设执行、落实的强大合力,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筑牢坚实的制度根基。制度体系和制度自信是密不可分的。制度体系成熟、定型并发展、完善了,制度自信才能更加彰显、更加坚定;同时,只有制度自信不断增强,才能进一步推进国家各项制度的成熟、定型、发展、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总之,包括制度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不仅要有自信的基本依据,还要有构建自信的制度体系,从而以充满自信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党的十三大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党的十七大将“和谐”纳入到了国家建设目标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党的十九大将“美丽”纳入进来,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增添了强国的“美丽”内涵。
第一,从“生态省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绿色发展”,这是“美丽中国”强国目标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早在福建、浙江等地方的领导实践中,就提出了生态建设构想和绿色发展的理论。他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为福建谋划了建设生态省的宏伟蓝图。2002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随后,《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提上了日程,并在广泛调研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于2004年获环保总局批准。福建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使得“清新福建”成为金字招牌。201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代表团时,再次殷切嘱咐:“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5]200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浙江,就着手谋划生态省建设,并在总结浙江生态建设的“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他秉持“为子孙后代负历史责任”的情怀,加快建设“绿色浙江”,将环境污染整治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亲自抓。2005年8月15日,他在安吉余村进行调研时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6年3月23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深入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指出这“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6]。这些关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科学论断,成为事关福建、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思想。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升华为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同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了新修改的党章。
第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美丽中国”强国目标在新时代的出场。党的十七大在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还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显然,中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纵观“美丽中国”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在新时代的出场,不难发现,“绿色发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不断擘画中国绿色现代化的蓝图,不断朝着美丽中国目标迈进。
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强调要从生态文明体制、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等方面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举措,进一步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维度升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深刻内涵。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起来,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制度框架也已经初步确立。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明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系统论述了坚持和巩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的载体和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强国时代”必然要求有强国目标。“百年强国”的复兴伟业就是引领“强国时代”的奋斗目标。这一宏伟目标是由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具体奋斗目标汇聚而成的,是由各个领域构成的强国目标体系支撑起来的。
第一,全面规划一系列加快强国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勾画了一系列强国建设的目标,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了可操作的重要抓手。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时提出要建设“汽车强国”,他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等4个强国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强国建设,提出了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12个强国目标。2017年12月29日,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和跨越。2018年11月7日,他在上海考察洋山港建设和发展时强调:“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可以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领域的强国目标汇聚而成,也必须通过这一系列强国目标来实现。
第二,精心设计实现强国目标的愿景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强国目标,而且深入阐述了强国目标的重要意义,精心规划了强国目标的未来愿景和实现路径。2015年5月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了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2016年5月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在新时代,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实现路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必须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必须坚定地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路,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同年7月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到21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2019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实际上是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同向共行的。可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内在包含着“制度强国”的目标和“治理强国”的目标。如果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12个具体领域的强国目标,那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则从“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了崭新的内涵。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在铸就强国之魂,砥砺强国之志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坚持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根基。
第一,铸就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强国之魂,是凝心聚力、奋起全民族意志的“精气神”。只有铸就中国精神这一强国之魂,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第二,砥砺强国之志。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国之志。每一位优秀中华儿女都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矢志不移的志向,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正所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特别是面向广大青少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广大青年立鸿鹄志,作新时代的奋斗者,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2013年10月21日,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第三,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层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只有不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大力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彰显文化自信,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使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精神,高度凝结优秀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精神支柱、夯实力量之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铸就强国之魂,砥砺强国之志,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团结一致,进一步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各项具体制度,特别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等,这就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层面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人民指向,是以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最终目的的。同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汇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起来的伟大力量,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我们党的党员人数,放在人民中间还是少数。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牢固根基,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根本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因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汇聚起强大的人民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伟大胜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升华为一种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这实际上就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制度机制和根本保障,从制度层面上源源不断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第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形成的政治“威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保障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来自人民的力量,还需要坚实的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威力”。人民的力量和党的政治建设的“威力”,构成了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竭动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提出,搞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必须有政治保证。1986年,他在天津视察时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政治的保证,需要政治的威力做坚实的后盾支撑,尤其是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现代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保证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对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就越需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保持战略定力。2018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层面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10],从而更好地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