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悦 王俊秋
人类所处时代的每一次科技发展,都带来了产业变革,也推动了时代的前进。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出现,带来了两次工业革命,唯计算机和互联网马首是瞻的信息时代已然成熟,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引领全球进入到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抢滩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以此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也在加速着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换代的脚步。如今快速发展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无人经济”,使人工智能从专业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一些中国品牌如海尔、格力、美的、小米等生活服务电器的智能化客户端,将会在未来广阔的智能化运用场景中进一步发展,在夯实国家科技地位和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面向上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
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也将乘着人工智能时代的东风获得新发展、迎来新挑战。5G 技术影响下,文化产业将在技术与产品,模式与管理的面向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从整体上转变文化产品在生产线端的生产模式,融入智能与个性,兼顾场景与体验。文化产业结构和组织的改变也带来了文化产业体量的增加,以及布局区域的扩张,求“共赢”的产业融合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长,新旧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下的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的。”①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65—65 页。在以“智能化、互联网化”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时代,中国已不再是曾经的以极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来巩固“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生产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如果只停留在加工和代加工,不掌握核心技术,将会受困于“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中国只有跟上这轮变革,进一步以信息智能化带动制造业,才能从“大国”升级至“强国”。产业融合是新型的产业形态,是一种在技术革新的条件下的变革,是不同产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竞争与协同演进,最终形成一个新型产业的过程。①刘锦、刘潆檑:《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 年第6 期。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革命,产业融合也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从结绳到算盘,从计算尺到集成芯片,智能计算工具质的飞越就在当下。要收获智能红利,引领时代潮流,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风口期,就要选择好中国路径,抓住中国机遇,展现中国智慧。
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都把人工智能作为关注重心和彰显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人工智能全球格局:未来趋势与中国位势》一书全面地介绍了各国政府与经济金融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如书中所言,“人工智能会带来科学研究范式的革命”,如同人类之前经历过的几次工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在曲折中前进,完成科技造福人类的终极使命。
2017 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有机交织,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业态。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赋予人类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中国需要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文化产业人工智能之路。文化产品的属性特殊,同时兼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力求拓展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诉求。
在未来文化产业的智能形态发展上,人机融合将会成为重要方向,同时随着5G 的普及化,智能操作以语音作为切入口的交互对话将会融入日常生活中,未来人机共存的脑科学时代,认知智能技术将会持续突破,机器“能理解会思考”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产生更多文化业态,在尊重市场规律上预估和规避更多风险,在文化产品营销和再创作上,人机交互也会实现更多可能。
1.人工智能应用促进文化产品内容创作
现如今占主流地位的是弱人工智能,即数据智能,未来人工智能的大方向将是类脑智能,将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结合将是主流计算范式。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本质是一个经由物质生产而不断自我孕育、创造和建构的动态进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这种有意识的自由提供了历史契机,从而辅助人类的自我实现。新闻传播领域较早应用人工智能,早在2014 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写稿机器人Quakebot 就已投入使用。此后国际知名新闻媒体如美联社、《纽约时报》《福布斯》等也引入了人工智能编写技术②那福忠:《自动化新闻》,《今日印刷》2016 年第5 期。。在国内,从2015 年开始,国内的媒体就开始使用写稿机器人,如腾讯的“梦幻写手(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第一财经的“DT 稿王”等人工智能采编机器。这些应用于实操层面的人工智能机器完全规避了常见于人工写手的主客观影响,可以即刻出稿,全天候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往的媒体信息处理模型只针对单一媒体数据推理分析,越来越多的任务需要协同综合处理多种媒体形式,只有对这些多模态媒体进行融合分析,才能完整、全面、多维度、智能地处理信息。现在的人工智能多为跨媒体智能,表现为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复杂媒体对象混合并存,在不同行业的文化产品输出上都有亮眼的表现。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影业于2015 年研发出编剧机器人,10 分钟出一集电视剧剧本,30 分钟出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凭借着跨媒体智能编排和创作系统,微软小冰可以自动生成旋律,谷歌Deepdream 可独立作画。在艺术设计领域,阿里巴巴在2017 年研制推出的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其前期学习了海量海报素材做数据基础,平均出图8000 张/秒(4000 万张/天),同时自身有评估打分机制,在不出重复设计稿的基础上,还能保证设计水准。
目前的人机交互智能,是把人和机器都看作是同一系统的组成部分,将人类的智慧与经验实时并主动地输入机器,同时机器智能的结果也提供给人类使用。混合智能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人机协同混合增强智能,另一种就是嵌入认知模型,让机器在智能学习系统中形成自主计算的混合智能。这样的混合智能会中和人类的脆弱性与灵活性,使人机关系更为和谐,达到1+1 >2 的效果。2021 年4 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中文社区最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PLUG(Pre-training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generation)。该模型参数规模达270 亿,集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于一身,在小说创作、诗歌生成、智能问答等长文本生成领域表现突出。①赵晨:《阿里达摩院发布“万能写作神器”,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建模时代”》,《中国电子报》2021 年4 月。这款“万能写作神器”的技术处理内核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人类语言的常规表达和机器编码间进行有机互补,让冰冷的代码变得有“温度”,让机器能最大程度的“听懂”人话,减少大量人工干预成本,加快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的落地。
2.消费需求增加,产品营销智能化分发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我国居民对于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单一的文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将会向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进行转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催生了高端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并与日俱增,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物质和生理需求,更多是在人的心理层面,包括好奇心、兴趣等心理因素的满足。同时体验式、场景式的消费模式,是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以来,较受欢迎的消费模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消费欲望迭代的这个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与文化产业融合随之而产生的新消费模式将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如近些年在旅游业开发的“智慧型旅游”等新型的旅游体验,把旅游从“打卡式”拍照伴随游升级到“体验式”个性深度游,如红旗渠景区通过视频游记助手软件,自动编写交互式视频游记,杭州万象城的TeamLab 未来游乐园通过声、光、电、影身临其境的交互场景呈现,都通过体验式消费给文旅业带来了话题与流量。
在产品营销环节,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内容的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分发,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一企业或者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合作来准确定位用户的年龄与性别的区间比例,品牌偏好和消费层级,生活区域以及兴趣爱好,以此形成较为精准的用户画像,以供企业运营。曾经传统文化产品的广告投放主要靠在传统媒体端进行大规模的“硬广”无差别投放,精准度低,投放成本高。如今广告投放的智能化,一方面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有针对性投放,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消费者的接受度。利·巴里瑟(Eli Pariser)在其著作《过滤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中提出了一个“过滤泡”(filter bubbles)的概念,直指算法操控问题,在他看来,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会受到检索历史、阅读行为和习惯等影响,这都会受到算法的操控。②Eli Pariser,The Filter Bubble: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Penguin,2011.算法的日益成熟和人工智能随之增长的运算能力让每个用户在日常的选择中会加剧信息茧房效应,让受众接触到的“定制信息”更“合口味”。
3.个性化服务,催生文化产品形式创新
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对于“虚拟形象”的了解处于社会常识覆盖之外的区域。近些年,“数字演员”“虚拟偶像”扩宽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主体的了解。在2018 年11 月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主播,由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研发,外形和声音来自新华社主播邱浩。其运用了搜狗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搜狗分身”中的人脸关键点检测,以及唇语识别和语音合成等多项前沿技术对邱浩进行模拟,最终塑造出的虚拟形象与真人几乎没有差异,只需要输入新闻文本,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就能进行播报。③李景平:《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文化产业的问题及风险防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9 期。在这之前的2013 年,《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男演员保罗·沃克,因为一起车祸引起的爆炸在美国南加州去世,如果这个系列因此更换演员拍摄或者改变剧本让角色“死亡”,对于全球的影迷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最后制作方环球影业决定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演员“重生”。首先,通过对前6 部《速度与激情》中未出现在大银幕上的镜头进行筛选,从素材中挑出符合下一部中角色的动作与表情,然后剧组找了4 位跟保罗身材比较像的替身来完成一些表演动作,为接下来的电脑合成打基础,最后特效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CGI 技术数字建模,制作了保罗·沃克的脸和声音进行替换,从而让保罗在电影中重生。在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后,这部2014年由温子仁导演执导的《速度与激情7》,正因有了“数字演员”保罗的“重生”这个重要因素,斩获了13.21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在主题曲《See you again》中,难辨真假的数字演员在落日的余晖中驾车微笑驶离,成为这个系列中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
这个技术在当年还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通过自主学习与观看相同演员在不同电影中的表现,进行数据分析,迭代升级来模拟真人固有的表情与动作,从创作者的需求出发,自动生成数字演员替身来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势必会迎来影视行业的重大变革。
而这些年国内兴起的全息投影技术,在2015年的春晚就走进了普通观众的视野,这种真实、震撼的视觉体验,不需要带上笨重的VR 头盔,也能轻松实现虚拟成像。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同完成表演。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日本的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表演期间还可以闪电换装,与虚拟伙伴同台献艺,自身魅力和经济收益丝毫不亚于真人偶像。近些年在国内外音乐的颁奖礼上,迈克尔·杰克逊和邓丽君等已经故去的明星都曾以全息影像形式重现舞台。这种全息投影技术不仅仅可以给歌手的演唱会制造噱头,更能让众多歌迷身临其境地感受经典,缅怀巨星。
1.失业恐惧与伦理焦虑
科技与智能在给人类带来进步与便利的同时,法律、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首先,对就业结构的冲击是首当其冲的,简单重复的低创意性工作会被大幅度的替代。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曾提出过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肯定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而失业在更深层次上可能消解个体生活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广泛应用于替代人类从事动能差和招聘难的工种,如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和基础客服工作,从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冲击影响小于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但从长远看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改变将是巨大的。另外,一旦人工智能可以降低大部分人际关系沟通成本时,人与人之间关系将会异化,进而社会伦理面临的挑战可能直线上升。
其次,产业发展一旦在重大伦理事件面前,进程可能发生迟滞。未来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普及应用,电影《她》(Her,2013)中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剧情也可能会在大数据的精准推算下成为可能,收集众多反馈链,然后根据概率的分布投其所好。所以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认为,需要为此制定行业规则,人工智能的研发必须匹配社会伦理。因此,人工智能或机器人的使用者需要承担类似监护人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再次,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可能达到“奇点”,智能技术专制阶层将掌握话语权,这种智力特权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阶层变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技术也变成统治社会的能力,自由与民主将被弱化。①周臻:《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挑战与反思》,《山东社会科学》2019 年第10 期。拥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高级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技术的畸变,从而产生“主奴悖论”。
在电影中,构建了很多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智能间的关系想象。艺术作品不会脱离现实语境,在未来世界里,当人工智能越来越“人性化”,在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维度上,在体现其工具价值的技术维度上,人工智能在“人机关系”中的从属地位是否能通过深度学习反客为主,并呈现出属于“智人”们的社会属性呢?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中,人工智能的身体形象正在伴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变化,经历了从“机械化”到“人体化”再到“虚拟体”的转变,形成了金属机械如《星球大战》《第五元素》、人类肉身如《西部世界》《银翼杀手》《终结者》《人工智能》《机械姬》等,以及虚拟主体如《2001太空漫游》《她》等几种类型。②王军峰:《现实悖论与风险想象:影视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形象研究》,《电影文学》2019 年第11 期。影视作品呈现了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的可能性,引发关于人工智能和生命本质问题的拷问。
世纪之交上映的三部曲电影《黑客帝国》,堪称人工智能题材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在电影中,作为超级人工智能的Matrix 将世界变成一个庞大的矩阵,支配这个矩阵运行的所有规律都在其掌握之下。电影中,设计师说“这个解决方案最初进行时,它无疑从基础上是有缺陷的,因而产生了相矛盾的系统偏差,如果不加以抑制就会威胁到系统本身。因此,那些拒绝程序的试验体,尽管只是少数,但如果不加以抑制,就会不断增加形成灾难的可能性。”①电影《黑客帝国》,1999 年上映。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也指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异化出与之相对的异己,异己的发展会最终替代本体,人发明机器,最终为机器所替代。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曾指出,“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学,只不过用了一个华丽的辞藻。与大脑相比,人工智能还存在‘算法黑箱’、数据需求量大、抗噪性差、能耗高等许多不足,离真正全面应用还很远。”②邬贺铨:《客观看待人工智能》,《北京日报》2019 年10 月。人工智能虽然惯用,但在现阶段依然存在技术上的“天花板”,它带来的伦理焦虑虽然没有落地,但提供了警醒的图鉴。
2.知沟与信息茧房的形成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在1970 年提出的“知沟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③胡曙光、陈昌风:《观念与规范:人工智能时代媒介伦理困境及其引导》,《中国出版》2019 年第2 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复杂交融与积累,而对它的理解需要多学科的背景知识,未来对人工智能的开发运用上,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越高,对人工智能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即形成“人工智能沟”。从全球范围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中国等少数的国家和地区,大体呈现不均衡的状态,这也将在人工智能日益蓬勃的未来加深知沟带来的智能两极分化。
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算法推荐除了加深知沟的扩张,还将引起信息茧房效应,用户只追随系统推荐的自己喜好的信息,久而久之随着精准化推送,形成信息壁垒。同时资讯平台除了依赖个性化分发外,还利用内容低俗、标题党等品质不高的文章来吸引流量,智能推荐正踩中人性中惰性、猎奇、审丑、窥私的特点,一旦不经意点入,便会进入流量池,被系统大力度推荐,导致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被边缘化,低俗媚俗的文章常常10万+阅读量。这种负效应不仅降低在人工智能时代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格调,还可能会因为内容把关的不及时造成舆论混乱。
3.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存在隐患
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的应用中,数据安全的隐患随着数据库中信息量的庞杂而逐渐加大,人工智能靠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所产生的智能文化产品是由算式提取适用的资料和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在这其中很难区分有版权保护的部分和公共数据部分,就极易造成人工智能文化产品内容侵权,版权得不到保护,成本高过收益,势必会大大下降原创文化产品的热情与投入的力度。
另外在人工智能谱曲、作诗、写稿方面,前期须输入大量素材的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拥有独立的著作权,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或主体资格目前尚未明晰。显而易见,人工智能的智能生产极易造成侵权行为,在2021 年3 月,在朋友圈、微博、抖音和快手平台刷屏的魔性变脸APP“吗咿呀嘿”火了不到7 天,就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这个只需要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就可以自动生成诙谐的动态唱歌视频的软件Avatarify 和之前爆红的AI 换脸软件ZAO 类似,都是因为涉及版权和隐私问题而被下架,通过动态的“张嘴”“抬头”等非主观意愿的人脸动态信息,也增加了网络账户泄露的风险。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文化产业,生产问题已经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内容为王”需求下的创意和内容,更彰显生产能力的创新。一方面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是要培养高质量的核心人才。相对人工而言,在一些操作复杂的基础工种上,人工智能更有效率和优势,更容易替换文化产业中具有辅助性质的岗位。在影视行业中,人工智能的加入让基础岗位的流动性加大。以爱奇艺为例,近几年的爆款影视内容,均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辅助。从剧本编辑、分镜绘制、情节转折“爆款”预测,再到营销推广,无一不需要人工智能。曾经急需的对口行业的技术人才,已被人工智能替代,现如今在文化产业领域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专多能”下既懂技术又有文化创意输出的复合型人才。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文化产业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深化产教结合,将知识力量转化为经济力量。由于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具有超前性,对文化产业市场有超前意识,逐渐设立交叉学科,提前培养适用于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有用人才。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数据大国,在立法层面,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生活中个人信息与隐私的非法售卖屡见不鲜。人工智能的发展基础在数据,文化产业中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对数据进行规范,才能显著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表现,同时要明确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界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保护,打击过度获取和非法泄露公众隐私数据的行为,让智能推荐、智能分析等技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合理应用。
如今中国的人工智能是真正地突破了圈层、行业,追寻时代共振的文化与时尚的统一体,当文化产业洞察中国新中产圈层的精神诉求,致力于创造有中国品位与智趣的文化和科技生活空间的同时,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5G时代的到来,也开启了“万物互联”的应用模式与创新。在非智能时代,不可能有当下这么多的复杂的应用,现在有了高速通道助力,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变革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创意和养分,但风险也在这微启的科技时代之门中汹涌而至。人工智能的技术目前仍存在局限性,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重塑也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路,理性分析需求,合理制定目标,务实发展举措,让人工智能在创新和修正中前行。
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