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
(豫章师范学院,南昌 330103)
201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在《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文中提出 “探索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1],这是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提及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随后,构建科学的全科教师育人模式逐渐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也为乡村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等问题上依然存在认识偏差。为避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盲目性,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厘清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培养价值和特质结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更加精准地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全科教师。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全科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其概念大概有四种理解:一是“样样通”“科科行”的教师。以周德义和徐雁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全科教师是通过相应资质的培训,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毕业后能够胜任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教研和管理等工作的教师[2—3]。二是能够承担“某一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学者将小学的全部课程划分为文科、理科、艺体和综合实践四大类,谢慧盈等研究者则认为全科教师是能够胜任其中某一类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的教师[4]。三是“一专多能”或“双科多能”的教师。目前,有些师范院校采取“1+N”(语文+音体美;数学+音体美;英语+音体美)或“1+1+N”(语文+英语+音体美;数学+科学+音体美;语文+数学+音体美)的培养模式[5],目的是要求学生精通一门或两门主干课程,并能够兼任音体美等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四是具有“课程整合”理念和能力的教师。顾明远等学者认为,全科教师要具备课程整合的理念,会开发主题化课程,能够开展个性化教育[6]。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上观点均有其合理的解释。但实践证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能上好一两门课程都并非易事,更不用谈能上好全部学科或某一类学科。因此,在讨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时要综合考虑农村小学教育需求、小学教育培养目标、教师专业化标准和教师成长规律等因素。概而言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即能长期坚持在农村小学从教,具备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开发主题化课程的能力,在精通一至两门主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能够兼任一些副科的教学,通过教学、研究促进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师。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并校撤点。但由于部分地区地形复杂,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依然保留了一些小规模的学校或教学点,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备教师,则无法开足开齐相应的课程,更是难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为了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早在2006年,湖南省首次提出定向培养五年一贯制专科学历小学全科教师。而后,江西、浙江、重庆等省市也开始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师资问题,其学历层次也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逐步提升至本科。从短期的教师队伍结构性发展和教学质量来看,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可以有效补齐农村小学教育的短板。
在西方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概念,但是美、英、法、德、日等国家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和个别教学的不足,在小学阶段基本实行“包班制”的小班化教学与管理模式,即一位教师承担了除音体美以外的全科学科的教学。“包班制”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空间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小学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角色将分裂的学科知识与儿童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在师生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探究真实的生活世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7]。为顺应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教学要以“综合课程”为主,改变“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农村小学也有着对教育的美好追求与向往,而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的当属全科型教师。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直观体验或生活经验,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然而,当他们的直观体验或生活经验无法合理解释遇到的新事物时,便会期待一位“无所不能”的“他人”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引导,这个“重要的他人”便是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全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有适合的全科教师提供适合的全科教学,农村教学点的“小班化”教学优势便会凸显出来[8]。因为,教师在承担“小班化”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和求知欲[9],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政策要求。纵观国家的相关政策,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数量上的诉求。2012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扩大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二是质量上的提升。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要培养卓越的小学全科教师,且对小学全科教师的情意、知识、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国务院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再次强调,要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因此,培养“卓越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小学全科教师成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10]。
2.专业标准。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十三项基本要求,为小学教师的准入、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指明了方向。
3.岗位需求。调查发现,当前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呈现如下特征:学历以大专为主,新进教师和即将退休的教师比例偏高,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每位教师承担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跨学科教学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学生人数较少的教学点,每位教师几乎承担了所有科目的教学,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很难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因此,综合考虑乡村教育需求和教师队伍现状,急需培养有农村教育情怀、知识体系完善、教学能力强的全科教师加入到农村教育当中。
精准定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特质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是促进农村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鉴于对国家政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乡村小学教育需求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应该从“情、意、知、行(能)”等方面构建“四维一体”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特质结构,其具体模型与作用如下图所示。
1.扎根农村教育的情怀。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农村教育情怀是小学全科教师特质结构的核心与灵魂,是致力于农村教育工作的动力系统,决定着将来的服务态度与工作质量。然而,多数师范生择业时更倾向于留在城市,导致培养的小学全科教师“下不去”,究其原因是缺乏深厚的农村教育情怀。因此,在小学全科教师成长过程中要侧重农村教育情怀的培养,即热爱农村,愿意将所学知识注入农村的各项发展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爱农村教育事业,主动理解农村教育的意义,认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愿意将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和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作为自己终身的理想追求。热爱农村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给予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引导他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健康成长。
2.坚守农村教育的意志。坚守农村教育的意志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农村教育价值认识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确保优秀教师“下得去”的基础上能够“留下来”。因此,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必须具备坚守农村教育的意志品质,即自觉确定服务农村小学教育的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寻找农村教育的价值,坚定教育信仰,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不随波逐流。有严格的行为准则和较好的职业规范,能将服务农村的价值与信念结合起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专业行动方向,能够坚持不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努力,善于调节自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保持坚守农村教育的定力,坚信农村教育的美好。
3.精通农村教学的知识。根据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和小学生的特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除了要具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基本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是通识性知识。要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二是学科性知识。精通1—2门小学主干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熟悉国家规定的副科(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三是教育心理知识。掌握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从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与方法;熟知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习惯、品行养成、危机转化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法律法规知识。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掌握小学生生存、安全、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与政策规定[11]。五是乡土文化知识。了解所处农村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风俗习惯、人口构成等要素,以及诸要素在当地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等常识。
4.胜任农村教学的能力。基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岗位需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能力,才能胜任农村小学教学工作,实现“教得好”的发展愿景,有效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适应农村环境的能力。掌握农村生活习惯与方式,尽快融入并适应相应的工作环境,安心从教。二是多学科教学能力。能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等,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协调好各科之间的教学任务。三是开发主题化课程的能力。与同事、当地居民共同合作,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主题化教学,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农村教育特色。四是管理能力。在一些教学点,教师“包班”“包校”的现象比较普遍,除了要会教学,还要具有班级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技能,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五是沟通交流能力。能够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熟悉农村方言,与家长和村委形成良好互动,合力育人,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学会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教育经验,共同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六是研究能力。要善于发现农村教育中的不足,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制定学校与自我发展规划,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推动农村教育全方位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