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后记

2021-04-14 12:15王海梦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礼赞白杨树白杨

初中时,学过《白杨礼赞》。上班十年有余,又见《白杨礼赞》。对于这株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初中时,便全文背诵,现在读来也毫不费力,可是解读时却发现自己无处下手。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八年級学生而言已没有什么难度和期待值。排比、反问,文中多次出现的“象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他们已在之前很多文章中学过了。学过的东西再重复,学生就便一望而知。

孙绍振教授曾说过:“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

查阅资料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山东省教研员张伟忠老师在“山东省初中语文‘新理念 新动向 新课堂专题讲座”的部分报道。报道中介绍了张伟忠老师对《白杨礼赞》不同的教学设计的点评,指出:

老师们的备课是从教学角度,自己解读文本的角度出发,却不知道学生的感受。“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师的教应在学生因“知不足”而“自反”的时刻以及“似懂非懂”的时刻。

“基于学情”,在“知”上打个问号,明确教学中的“已知”“未知”“能知”“愿知”,也许能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顺着这个思路,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尝试放在自己设计的常规问题,向学生征集初读时的疑惑和收获。两个班级82位同学交上来了90多个问题。我阅读这些问题时,发现有借鉴课后和《智慧学习》练习题的现象,他们的问题很多是平常讲课时给他们设计一些内容:像白杨树为什么象征北方劳动人民,不平凡和普通是不是矛盾,作者写白杨树为什么又写到楠木等司空见惯的问题。学生们似乎真地被“问题”框住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串”教学存在的局限,有很多:注重的多是“教”的行为,而对“学”的关注与研究明显不足;主要是旁观式的理性分析,学生不易真正走近作品,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对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也不够给力,特别是写的方面。[2]

学生如何在阅读中不仅知道一些课文的内容,更需要发现主动阅读的快乐,沉浸在文本中,透过这一棵树,读懂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如果再直接罗列学生的问题,表面看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授课,尽管在某些层面上有利于学生思维境界的攀升,可是还是避免不了比较单一的教学形式,还是只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文本,依然是问答为主,还是在“应对”考题。

在整理问题时,我发现了一个小切口。同学们已经会很好地破题,围绕着题目,学生提出:为什么礼赞、怎么礼赞、为什么不直接礼赞……在90多个问题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独具慧眼的问题:

问题一:《白杨礼赞》中的“礼”体现在哪里?(初二一班 董子琪)

问题二:题目“白杨礼赞”中的“礼”字有何作用?(初二一班 董拓宇)

问题三:第4段和第6段内容几乎一样,有什么作用?(初二一班 沙一平)

问题四:第4段和第6段都是过渡段,内容能否对调?(初二一班 张姝琳)

问题五:在1、4、6、8段中,作者都提到了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这四处意思相同,不是重复了吗?它到底“不平凡”在哪里?(初二一班 陈新阳)

问题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白杨树,而是先描写黄土高原?(初二一班 栾玉文)

问题七:在第三段,为什么要写我的变化?(初二一班 栾玉文)

这七个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如何有价值地呈现?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如何将“问题串”打造成“任务链”,真正利用任务驱动型学习在课堂上呈现学生的问题。

这七个问题,前两个直接提问到“礼”,后三个其实也是围绕“礼赞”展开的。所以,想着借用“点赞”探寻“礼赞的奥秘”的方式设计任务链,导入以点赞入题: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原来他如此优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可爱。

欣赏别人,赞扬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PPT出示“赞”图。

但“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赞的对方欣然接受,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赞前面在加一个“礼”字,又有什么变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沈老学“礼赞”。(为什么称沈老?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学生上黑板写“茅盾”)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分享你的收获和疑惑。

在课堂操作中,我展示了前三个问题,并称赞了提出的同学独具慧眼,知道以“循其本”的方式思考问题。在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找到了1、4、6、8、9段的内容,这是有同学提出,“礼”与“礼赞”的区别。通过班级学习书法的孩子,我们还原了“礼”的字形演变和意义,引导学生再来读1、4、6、8、9段的内容,很快学生便读出了敬,也读出了情感的递进。

学生已注意到文章1、4、6、8段的“相似”之处,但没有从部分字词的变化中,发现“礼赞”的含义。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从“那就是白杨树”到“这就是白杨树”,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作者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也是由浅入深。正应和着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一层层的推进,这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礼中有敬,才可为“礼赞”。

任务完成,学生们通过炼字的方式,顺利通关,收获了“礼赞奥秘之礼赞有敬”认知。

很快学生以“礼赞”的含义为突破口,发现了,既然含有敬意,那它的可敬之处在哪里?同学们自主聚焦了“不平凡”,找到了不平凡的外表。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从外形中的“直”“仅仅靠拢”“片片向上”,进而联想到北方的人民,再抽象到人民“正直”“朴素”“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这一任务的指引下,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学生读懂了作者礼赞白杨,实则在赞美北方的农民,赞美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由树及人,由人到精神。

结合时代背景,学生理解了作者不直接称赞的原因,并结合回忆之前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黄河颂》《赠从弟》《登飞来峰》等文章的过程中深化了使用象征手法,必须先细致地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然后才能赋予这一事物一定的意义,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志向。根据之前所学“象征”这一手法,被学生顺利解读出来。

同时,甚至有同学“创作思路大揭秘”,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出发,假推作者想要赞美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英勇抗战的人民,讴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但是因为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等原因,他路经“雄壮”且“单调”的黄土高原发现了屹然挺立的白杨树。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文章写作“意在文先”,作者盛赞之情转移到相似度极高的白杨树上,更易于人们接受。

“礼赞奥秘”的任务再次被推进,学生通过文本内容的解读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收获了“礼赞奥秘之礼赞有法”和“礼赞奥秘之礼赞有方”。

这时再次呈现他们提出的常规问题和挑选出来的七个问题,学生惊喜的发现,原来困惑他们的问题,只需要打通“礼赞”这个关键词就可以。

《白杨礼赞》是经典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情境化、浸润式的参与阅读,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强感性体验,似乎更能拉近与作者沟通的距离。

以礼赞为之基石,赞美之花,才能灼灼其华。以内驱为之根基,阅读之课,才能学有所获。这节课的尝试,让我再次反思自己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再次审视阅读教学与“问答”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2]袁源.教学研究与评论[J].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6.

王海梦,山东省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礼赞白杨树白杨
白杨
听故事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白杨
礼赞40年
会唱歌的树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采油树礼赞
白杨 西部的脊梁
“五老”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