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021-04-14 12:09李润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布置初中语文作业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平时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是锻炼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必须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工作。只有把控好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才能有效的发挥作业自身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和评价也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作业能够有效的检测学生对一些课堂的知识点是否掌握到位,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和家长清晰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都是常用的两种作业形式,在检验学生知识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习题形式缺乏创新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会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但是在实际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上来看,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局限在语文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以及相关的一些配套资料的试卷考核,在习题的形式上缺乏创新,没有从教材的基本内容出发对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适应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布置的作业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作业内容统一,没有因材施教

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的时候,常常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认知水平的差异。没有对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有效的把控,偏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导致作业的统一性较强,学生对作业的反应也存在差异。针对同一次作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太难,而成绩好的学生又觉得太过简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可能会打击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作业布置的实效性,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相关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作业内容过于单一,针对性较强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安排作业的时候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作业的内容完全是围绕着最终的考试而布置的,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由于害怕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除此之外,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一些重点知识点上,经常让学生通过反复抄写的形式加深学习印象,这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都过于单一和枯燥。久而久之,会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排斥的情绪,并且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作业评价方式过于绝对和单一

在作业的批改环节,教师需要面临的任务量相对较大,所以容易出现蜻蜓点水式的作业批改方式,教师把批改作业当做是一项工作,并没有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大部分时候,教师只会对学生在作业中得出一个最终的评价结果,而没有在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标注,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在语文知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此外,针对一些选择题,翻译题和诗句默写题等类型的作业内容,教师会严格按照标准的答案进行打分和批改,但是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这类主观性较强的作业批改中,许多教师也采用这种绝对的作业评价方式,忽略了作业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优化方式

(一)在作业的设计中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常常采用题海戰术的作业设计方式,以考试为标准,给学生布置许多难度较大,数量多的作业任务,希望学生在完成大量的作业后,能够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是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只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长时间下来还可能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打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课程的标准要求,注重作业的质量,适当的减少布置作业的数量,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关注点放在作业质量上,真正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当教师在《祖国啊,我的祖国》这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这篇课文的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相对开放又符合课文教学风格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后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索相关的诗歌,并对自己寻找的诗歌进行赏析,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写一篇相关的读后感,从而达到巩固课文知识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开放又具有针对性,并且作业量适中。

(二)积累作业方法,扩充学生的知识量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为了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阅读,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只有具备更强的知识能力,才能增强语文的听说读写各方面学习基础。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是作业的一项核心内容,通过作业的有效设计,增强学生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量,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部分主要包括一些古诗,名著等书籍的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展开课内或课外的阅读活动。而在写作部分作业设计中可以适当的丰富作业形式,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的作业结合在一起,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上,仍然有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作业的评价评估环节过于绝对和片面,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在单一片面的作业评价方式上,容易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该展开科学合理的作业评价方式,避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而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知识学习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并且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发掘学生的潜在技能,例如优秀作文创作和演讲等等都可以作为作业评价的内容。只有不断增强作业评价的实践性才能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关注到学生身上特有的特征,并对学生给予支持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不断向上不断前进。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下,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真正触发作业的教育功能。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等评价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认清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获得自信心和激励,最终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作业设计的分层布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教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个性差异,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对学生安排对应的作业,帮助学生能够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作业,并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将作业分为ABC三个难度不同的等级。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主要完成A类的作业,所以这类的作业难度也会相对较大。而学习能力中等学生主要完成B类作业,这类作业难度适中,适合成绩中等的学生。最后的C类作业就会相对简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容易,主要会涉及到一些抄写或预习方面的作业,作业设计的重点也放在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上,所以比较适合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能够让不同认知水平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作业的设计离不开平时的教学内容,教师每一次的作业设计都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展开有效的设计,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从作业中巩固知识,创新思维,才能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深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李润平,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布置初中语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