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效辉:有标准才能做好社工服务

2021-04-14 12:01王冬艳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4期
关键词:同仁单亲社工

王冬艳

崔效輝

“我见证了妇联组织逐渐把自己变成一个资源平台、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吸引、联系、培育了一大批女性社会组织,为妇女儿童提供精准服务。”江苏省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中心负责人、省妇联组织部兼职副部长、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崔效辉说。

2020年1月6日,江苏省妇联组织部与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签订了《共建江苏省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中心框架合作协议》。以此为新起点,江苏省各级妇联组织探索资源整合、协同服务、联合推进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借助专家智力支持,进一步探索创新培育引领女性社会组织的有效路径;持续提升妇联干部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迅速启动实施2021年度江苏省妇女儿童公益社工服务项目,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实现新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制度措施,纳入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

需求导向的专业服务

说起崔效辉与妇女儿童事业、与妇联的缘分,要追溯到九年前。崔效辉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就读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在南京邮电大学从事社会学专业教学工作。因为当时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很少,为了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崔效辉和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几位老师于2012年7月成立了南京市玄武区同仁社工事务所。

半年后,南京市浦口区妇联以项目化的方式与同仁社工事务所合作,为辖区内贫困单亲母亲提供就业改善服务。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结构、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时强调实证,如果得出结论的方法不科学,那么结论就站不住脚。这让崔效辉在社会工作中特别注重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了把项目做好、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前期发放了110份问卷调查,召开了8场座谈会,访谈了35个服务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崔效辉发现,有些单亲母亲经历了丧偶或者离异后心理受冲击严重、情绪沮丧,要经过一对一的个案辅导才能接受就业改善服务。

崔效辉提出增加个案辅导服务,浦口区妇联也曾质疑:就业改善是为没有工作的单亲母亲找到工作,为从事兼职的单亲母亲找到全职工作,她们有了收入就能脱困,这不是很直接吗?崔效辉解释说:“这其实是理念上的冲突,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来看,发现了服务对象的需求却忽略,那就会影响后续的服务。”经过讨论,浦口区妇联认可并同意了崔效辉的提议。

从直接服务到主导标准制订

项目期间,同仁社工事务所的社工辅导了七个个案,实施了四个单亲母亲小组,开展改善亲子关系、促进服务对象社会融合的多种类型服务活动。个案辅导是一对一服务,除了一位单亲母亲中途要求终止外,其余六个个案辅导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小组活动则围绕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展开,比如讨论单亲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人对‘单亲有一种污名化的恐惧,不想让别人知道,那我们就一起讨论什么是单亲、单亲的现象、单亲生活带来的困扰、如何跟孩子沟通单亲问题……大家讨论后就会发现,这种状态有主观选择,也有被动选择,但单亲家庭不一定是问题家庭。”崔效辉说。

在这个基础上,同仁社工事务所再做就业改善:统计哪些人没有工作,没有工作的原因,希望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做技能培训、简历辅导;为服务对象找到适合的工作。贫困单亲母亲一般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偏低,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照顾,对上班地点、通勤时间都有要求。因此,崔效辉带领团队去开发各种小微岗位、兼职岗位、灵活就业岗位。“比如超市要招一个全职的保洁,我们就问超市的人事经理能不能把这个岗位拆分成两个兼职岗位,这样就能为两个单亲母亲提供就业机会。经过沟通,对方理解了我们的意图,也很支持。整个项目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

同仁社工事务所以此项目为契机与南京市妇联合作,开启了不断升级“单亲家庭”服务的计划。随后,崔效辉对浦口区项目进行了重新梳理,加大了单亲母亲的社会融合部分。“我们举办活动时会邀请非单亲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让单亲母亲意识到,有人真诚地关心她、帮助她,从而尽快地融入社区,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多年来,“单亲家庭”公益项目已经覆盖全南京市,数千名单亲母亲从中受益。

2015年到2017年,在江苏省妇联的支持下,同仁社工事务所培育、孵化、支持了8家社会组织,涉及需求调查、项目立项、资源动员、服务督导和评估等方面。2020年,南京市妇联与同仁社工事务所合作,立项地方推荐性标准《南京市单亲家庭服务指南》,让针对妇女儿童的这项服务更加专业化、精准化与标准化。

助推社会工作职业化

“工作超过5年,保证月薪过万。”同仁社工事务所成立之初,崔效辉便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并为他们争取体面的工作收入。“社工就相当于一名社会医生,既要有助人的情怀,又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不能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体面的收入。”

2013年,崔效辉召回了自己的学生——在深圳一家社会福利中心工作的郭娇娇。她还带回了同样在深圳做社工的男友周飞祥。他们在深圳相知、相爱,在南京成家立业。

郭娇娇和周飞祥在同仁社工事务所这个大家庭迅速成长。2020年,郭娇娇经省妇联推荐,被评为江苏省第二届最美社工。

下午3点半,一群背着书包的小身影准时出现在周飞祥面前。见他正忙,孩子们自觉地到二楼的教室写作业去了。这是南京市鼓楼区凤凰社区睦邻中心开设的“五彩学堂”,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十几个孩子就会来到这里。这些孩子来自睦邻中心周围的四个社区,大多家庭困难,父母无暇看管。

在睦邻中心附近的社区里,有一个男孩跟单亲母亲住在一起。他常常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迁怒到母亲身上,甚至发展到动手打人的地步。母亲不得已向居委会求助,居委会多次上门调解却毫无成效,于是把这一个案转介给睦邻中心。周飞祥和同事初次上门时,男孩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拒绝交谈。接触几次后,周飞祥得知他喜欢玩游戏,便邀请他到睦邻中心来带其他小朋友玩游戏。

“当时我们有一本书,里面都是小组游戏,我们让他挑,然后带着小孩子玩,他看得特别认真。”周飞祥说,“一开始他很害羞,后来玩了几次,就成了孩子王,小朋友们也特别喜欢他。”

四个月后,男孩终于走出家门,找到一份工作,并且表现十分出色。仅一年时间,睦邻中心就完成了22个类似的个案。

如今,像周飞祥这样早期加入同仁社工事务所的社工,已经成为了团队的中坚力量,负责着机构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崔效辉也兑现了当初许下的承诺。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去办社会组织,就像经济学专业教师去办企业,有可能办好,也有可能失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研究、分析,然后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在崔效辉看来,中国社会工作是教育先行,教师去办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中的“阶段性任务”,等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退出社会组织的管理、运营一线,而专心做好研究、教学、督导与评估。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猜你喜欢
同仁单亲社工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A Social Crisis
“单亲”伤口一把盐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