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培训班“过多过滥”,您有什么想说的?

2021-04-14 15:54
党员生活·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培训班干部

培训班“过多过滥”,您有什么想说的?

新形势下,集中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进行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工作方法。然而,有些地方却出现培训班“过多过滥”的苗头:有的前一个培训刚结束,下一个紧随其后;有时同样的培训班,省市县都在办,基层干部只能一遍遍重复学习。更有甚者,时间不够安排了,就中午留20分钟吃饭,吃完马上回来培训,直接连轴转。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

培训要添“智”不添“乱”

培训在质不在量

开展业务培训是传道释疑解惑、提高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但“过多过滥”的培训不仅会占用基层干部大量的時间和精力,还会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干部产生厌倦情绪。必须聚焦培训实质,严防走样。要求“实”,立足工作实际,对接干部需求,针对性开展业务教学。要求“细”,对培训时间、对象、内容合理安排,注重提升干部内在积极性。要求“新”,用好在线会议或课程录播等线上平台,集约高效办好培训。要求“稳”,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因素,坚持“非必要不集中”,对现场培训审慎选择,确保培训“质”“量”齐升。(鄂州  吕亚辉)

坚持少而优,切忌多而滥

当前,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对基层干部积极开展培训,出发点是好的,但基层事务繁杂,培训要添智不添乱,赋能减负担,力求结合实际,坚持少而优,切忌多而滥。培训课程设置要充分调研,科学选题,聚焦解决基层工作痛点难点;师资选配要优中选优,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要接地气,让基层干部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培训安排要合理恰当,不走过场,真正让基层干部学有所得,学用结合,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襄阳  曾文波)

给培训降“虚火” 帮干部壮“筋骨”

基层培训应杜绝“过多过滥”形式主义。要把握方向。培训在精不在多,应把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以学深悟透、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为目标,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思想智慧、发展动力。要把握质量。采用线下学+线上学、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培训方式。一方面平衡计划和市场,共建共享师资、课程、基地等培训资源;另一方面以急难险重任务为“练兵场”,拓宽干部培养锻炼渠道。要把握科学。培训应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与新发展理念相结合,开展对外开放办学,完善师资互聘、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十堰郧阳  方秋月)

避免为培训而培训“清单化”举办培训班

培训班“过多过滥”折射出部分培训班的举办缺乏整体统筹,开办目的盲目,形式内容僵化。要“清单化”举办培训班。每年初要按计划列出清单,及时沟通报备,统筹好同一行业同一部门和同一业务专题培训班的安排。做到同类专题班择优开,必要专题班分时开,年度专题班错峰开,选修专题班线上开,实践专题班一线开。     (孝感 任荣亮)

严把“三关” 力戒“过多过滥”

解决培训班“过多过滥”现象,要严把“三关”。严把培训数量关。年初由组织部门收集各部门培训计划,将内容整合纳入干部年度培训方案,对有重复的培训,做好沟通和协调,统一安排实施,避免多头举办。要严把培训学习关。对于培训学习的内容、师资的选择、课程的安排、时间的控制、学习的检验和评价反馈,都要做到科学化和本地化,做到有针对性地改进。要严把预算审批关。严控年度审批培训预算指标,对于可办可不办的一律不办,严控多头重复的培训班举办,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                   (宜昌 李卫)

培训班举办应把握“三个点”

举办培训班,或为提升业务水平、或为传达上级精神,但若不分层级、不分重点,学习内容重复、学习方式单一,一哄而上,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不说,还容易使得培训班由推进工作的“垫脚石”落成“绊脚石”。为此,培训班的举办应把握“三个点”:掐准时间点。各级干部忙、闲时间不统一,只有将层级分开,设置好时间表“级差”,才能更好统筹各级干部学习培训。直面重难点。严格审核培训内容,紧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多送“干货”、少送“鸡汤”。记住落脚点。严禁将形式主义渗透进培训班中,明确培训班举办的意义是为了实打实地“更好为人民服务”。          (鄂州鄂城 余茜)

多点“供给侧改革”思维

不妨对培训班来一场“供给侧改革”。一是“集成型”改革,罗列梳理年度培训清单,逐一将目标重合、内容重复、时间重叠的培训“合并同类项”,做到高质量、高效率。二是“重点型”改革,坚持差异化原则,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的干部分类施教,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供侧重点不同的政治建设类、经济发展类、社会服务类、法治事务类的培训,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三是“统筹型”改革,做好归口管理,上下之间标准一致、政令统一,做到不交叉、不冗长。   (武汉江夏 肖迪)

把握办班“三性”

培训班如果“过多过滥”,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把握举办培训班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重点。必要性是从培训内容层面去考虑是否一定要办培训班,可否通过其他的方式增强干部的业务能力。针对性是从被培训人员的角度考虑是谁搞业务,谁来参加培训,不层层累计,各级负责自己下一级即可。时效性是从培训效率出发,培训老师应该先吃透培训内容,讲重点,讲难点,让基层工作人员可以活学活用,学到即用。            (汉川 龙雅晴)

推动培训班从“千篇一律”到“对症下药”

培训班“过多过滥”,究其原因,是培训主体与对象多层“交织”、培训需求与供给反复“错位”、培训重点与难点发力“不准”等导致的。解决培训班“过多过滥”问题,需以“三个明确”促进“三个精准”,持续推动培训提质增效。要明确目标促对象精准。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清晰定位培训群体。要明确标准促课程精准。摒弃量化评判标准,突出政治站位与思想引领,注重本领务实与效果多样,打造优质课程。要明确重点促学用精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强化理论武装为落脚点、提升自身短板为突破点,推动培训班从“千篇一律”到“对症下药”。            (云梦 唐微)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培训班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要严管更要厚爱
培训班组图
画画培训班
荒岛培训班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