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迅速定下策动联合国集体干涉的对策。在安理会为此召开临时会议时,当时仍然占据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的台湾当局“代表”蒋廷黻表态:支持美国提议,希望安理会尽速采取行动制裁北朝鲜。
25日,联合国通过稍加修改后的美国提案,呼吁朝鲜停止作战,要求所有会员国给予协助使议决案得以实施。27日,又决议美代表提案,向会员国建议对韩国给予援助,使其能击退武装进攻。联合国秘书长即据以通告各会员国并询能给以何种援助。
“驻美大使”顾维钧得知消息后,向“外交部长”叶公超发出电文,说明其看法,并请转呈蒋介石与陈诚。顾维钧指出,对秘书长之通告“似宜予以最善意之答复”,“凡我力所能及与防守台湾情势所许,深愿供给最大量之军援”,至何种军援暂勿说明。同时,应将此意密告美国政府。如美国政府原则上同意,再商议具体办法。顾维钧认为美国对台湾别有用心,但在反共与以联合国名义号召集体制裁北朝鲜方面应善加利用。如能利用时机表示反共立场,愿出师合作,相助美国。“虽彼未必欢迎,然我作此友好表示,或能稍解其种种芥蒂”,渐复以往亲密关系。
“驻美大使馆”的“商务参赞”刘大钧曾拟出兵韩国意见书,指出出兵的好处:无论胜败,只要参加,便可在国际局势中获得主动地位;参加援助,可表明反共立场,證明以往国共内争也是出于这一立场,而非简单的党争;出兵可表示拥护联合国立场,打消一些人使中共入会的想法;台湾出兵亦可促使中共公开帮助北朝鲜,由此“阵线自可分明”。这一意见书可反映出当时部分人的想法:出兵可表立场、可明阵线,无论胜败皆于台湾有利。
朝鲜战争爆发伊始,在多方态度尚不甚明朗之际,台湾当局方面有人想借机推动冷战局势发展,使两大阵营对抗态势更加分明。如此,则台湾的处境将不再孤立,其安全亦将更有保障。
(浅草摘自《中国现代史》2020年第6期,冯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