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视野”:从深海到天际

2021-04-14 03:53于红靓
走向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海底隧道海天会展中心

于红靓

摸着石头过海

青岛胶州湾隧道是青岛市境内连接黄岛区与市南区的过海通道,已成为青岛市西南部城市主干路的构成部分之一。作为海底隧道的建设者,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全国劳模王希浩对那些建设时光记忆犹新。

当时国内还没有已建成的海底隧道,这意味着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对建设者来说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但这恰恰也是很多建筑师们梦寐以求的机会,用王希浩的话说,是“错过就不再有了”。“海底隧道在海底下,顶上是汪洋大海,整个隧道要穿越的地质十分复杂,最好把什么都搞清楚。但又恰恰因为在海底下,很难把它搞清楚,而且一旦出问题,那将是灭顶之灾。” 王希浩说,为了搞清楚海底隧道穿越的地质,仅是正式动工前的勘测工作就花费了2年多时间,过程极其复杂。

2007年8月12日,胶州湾隧道正式开工,而开工后的日日夜夜,王希浩也时刻保持警醒。工程开工,首先是在海底岩层中开辟出一条施工通道。在海底钻爆掘进,每一步都得万分谨慎,来不得半点马虎。按照设计图,这条隧道由双向3车道的东西2个隧道和中间的服务隧道组成,3条隧道并行,使得开挖断面远高于普通隧道,而断面越大,施工面临的坍塌危险就越大。除了保证通道内的施工安全,海底隧道建设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排水工程,上方海水产生的压力,无时无刻不通过断裂带渗透给胶州湾隧道。“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王希浩坦言,“那时候最怕凌晨接到电话,一有电话就说明有紧急情况需要处理。”

历时近4年,2011年6月30日,全长7800米、海底长度达4050米的中国最长海底隧道—— 青岛胶州湾隧道正式开通,最深处距离海平面82米。它在整体规模、建设进度、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创造了世界海底隧道的施工纪录。在王希浩看来,这是一个百年工程,能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年龄遇到的最恰当的事。

目前,第二条胶州湾海底隧道已开工建设,该工程采用双向6车道主线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布置方式,主线隧道长15.89公里,将超过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长公路海底隧道。该工程将是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未来令人期待。

突破天际的美

如果胶州湾隧道是在突破建筑的“底线”,那么2016年主体开建的海天中心则是不断向高处要空间。香港中路沿线高楼鳞次栉比,城市的天际线不断被刷新,这让大众对海天中心更充满期待。

赵雨是海天中心项目建设的负责人之一,这位“85后”对建筑、对设计很执着。“看着整个建筑在自己手中一点点起来,对建设者而言很欣慰。”正是出于对建筑的热爱,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海天中心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赵雨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连每个空间的尺度大小、功能布局他都了如指掌。

作为超高层建筑,海天中心的建设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首先是超高层消防难题,“既要保证消防安全、又要实现建筑的实用性和美感。”经过实验模拟、专家论证,赵雨团队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防强风是超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结合海天中心建筑本身的布局与功能,赵雨及其团队在T2塔楼顶部设置了被动型调谐液态阻尼器,利用塔楼消防水箱内水的晃动来吸收并耗散结构振动能量,使消防水箱与阻尼器合二为一,这个应用在全球建筑项目中可谓屈指可数。

建成后的海天中心,其主塔楼以369米的“身高”问鼎青岛“第一高”。“这里独有的依山傍水的都市景色是不可复制的,南侧紧邻浮山湾,西瞰八大关建筑群文化风貌,东揽五四广场、奥帆中心,北面是湛山山景。”在赵雨看来,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建设这样的百年建筑,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机遇,也是巨大挑战。未来,浮山湾畔,3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体造型似海浪凌空,逐层旋转攀升,于最高点又以浪尖收尾,展现着经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科技元素融合之美,将真正“美得突破天际”。

青岛“新窗”

除了向地下、向高空发展,在横向空间里,青岛也不断有大的建筑体出现。2019年交付的中国·红岛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红岛国际会展中心),被誉为青岛“新窗”,历时22个月顺利竣工,其设计负责人也是赵雨。

红岛国际会展中心按照第五代会展综合体定位设计,从高空俯瞰,项目布局是一个“H”形,中间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登录大厅,两侧分别是A、B展厅。走进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登录大厅,视野非常开阔,这得益于登录大厅顶部的超大跨度钢结构与南北两侧通透的鱼腹式玻璃幕墙。室内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共设有14个展厅,可满足各种国际级展览、会议的需求。

36米超大跨度有粘结预应力梁、171米全国罕见超大跨度钢结构、1万多平方米通透鱼腹式玻璃幕墙、4万平方米世界最大面积反装膜结构、9万平方米屋面太阳能光伏板……据赵雨介绍,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应用了建筑业10大项新技术中的60个小项、特色创新技术12项,实现了“双首层”等多个全国首创概念落地。

而这个“双首层”概念,正是赵雨灵感一现后的构想。“会展建筑如何解决竖向功能叠加所带来的消防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赵雨说,他和消防顾问沟通了很久都没想到解决方法。“有天凌晨1点多,我睡不着就在想这个问题,突然脑中灵光一现—— 地铁和地铁上盖建筑消防都是各自分离考虑的,我们两层会展中心可不可以参考呢?”赵雨和团队以此为出发点,迅速找到了解決方法。

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多项技术国内领先,赵雨对品质和细节的把关尤为严苛。大到登录大厅屋顶膜结构的裁剪尺寸以及色差控制,小到一个门把手的开门感觉,他都会严格把关,力求把最好的效果呈现给大众。在精益求精的同时,赵雨对技术的追求,也让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工期大大提前,成为青岛这座开放、现代、时尚、活力之城的新地标。

“Vision” of an Island City: From Deep Sea to Horizon

Architecture is the symbol of a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we can quickly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a ci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Qingdao has rapidly developed from a banded town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Jiaozhou Bay to a world-famous international city.

The Jiaozhou Bay Tunnel in Qingdao is a cross-sea channel connecting Huangdao District and Shinan District. After being completed, it became part of the urban trunk road in the southwest of Qingdao. The tunnel took nearly four years to build. At its deepest part it is 82 meters below the sea level. Moreover, it has set a world record of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 in overall siz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f the Jiaozhou Bay Tunnel is breaking the “Bottom Line” of architecture, then the super high-rise building Haitian Center is breaking through the sk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Haitian Center, its main tower with a “Height” of 369 meters will become the “Tallest” in Qingdao. For the China Hongda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 Project, known as a “New Window” of Qingdao, 12 characteristic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60 items of 10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ve been applied, and several pioneering concepts nationwide like “Double First Floor” have been realized.

猜你喜欢
海底隧道海天会展中心
江益忠
学中国?
画与理
等待亮相
我没有食言
面对大山喊一声
看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