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及提高措施

2021-04-14 22:12:25李晓圆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馆内人才队伍图书

李晓圆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6200)

图书馆是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和传承,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传播和优化,可以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和开展社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图书馆也需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一支具备现代化管理服务理念的人员队伍,提升图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最大化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

1 图书馆人才队伍职业素养现状

1.1 工作理念陈旧

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图书馆都是进行封闭式管理,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进行服务,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工作理念,以对图书的管理工作为主,缺少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即便是在开放式管理的探索中,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也更多的倾向于被动服务,而并非主动服务,这样的管理理念,使得人才队伍职业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高。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图书管理工作就相当于闲职,缺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不管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图书管理人员本身,都存在着这种思想倾向,在人员的聘用上、以及福利待遇、发展前景上,也都体现出缺乏重视度,这样图书管理人员自身,也就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缺少创新意识,把工作定位为被动的提供管理和服务,缺少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

1.2 专业素养不足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人们的阅读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但是在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人员信息素养不足的情况,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馆内图书的采购、保存、分类、管理等工作,还要做好网上数据库的建设、网上资源的管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并非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不仅图书管理的专业能力欠缺,信息化的图书管理能力更加欠缺,一方面影响了图书资源的信息化进程及网络化应用,一方面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1]。

2 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措施

2.1 更新工作理念

不论是单位领导,还是管理人员本身,都需要正确认知图书馆的工作,重视图书馆的发展和管理,与时俱进的更新工作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积极的对图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提升读者的阅读使用体验。

在具体的工作中,把为读者服务落实到管理制度中,除了馆内的借阅服务和阅读服务外,还要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推荐服务,不论是馆内还是网上,都要可以快速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并针对读者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兴趣,精准的推送阅读内容,使得馆藏资源的信息价值,得以有效发挥。在馆内环境的设置、馆藏资源的布局等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比如营造馆内的文化氛围,打造出文明、合适的馆内环境,覆盖无线网络,便于读者的浏览和查询,设置休闲区与讨论区,提供饮水服务,节假日开放迎合读者的时间,设置留言箱与网上留言模块,便于读者提出意见和要求等。

工作人员自身要正确认知自身的工作,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己任,以发扬馆藏资源的作用为己任,在工作中积极创新,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2]。

2.2 提高专业素养

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打造一支专业的现代化人才队伍。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的图书管理专业能力、信息化管理水平、外语能力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在人员的选聘上,要提高标准,引进专业的信息化图书管理人才,把先进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注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完善图书馆的考评激励制度,以激发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3]。

3 结束语

图书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图书管理能力,还要具备信息素养、外语素养等综合能力,因此要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等措施,来提升人才队伍的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馆内人才队伍图书
跟着“五老”学科学
中国火炬(2024年4期)2024-04-17 11:27:44
印象·福州新馆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8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2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一起跳
环球时报(2018-09-06)2018-09-06 04:16:34
班里有个图书角
逛图书馆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