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2021-04-14 22:32:40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质量

郭 兵

(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但当前保障性住房在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指出一些保障性住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管理措施,以期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1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意义

1)居民安居有保障。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定向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四大类型。这些房屋主要是由政府拨划提供土地进行建设,其目的是解决我国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为了保证低收入家庭有购买房屋或租住房屋的能力,政府严格规定了房屋的价格,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这项惠民措施使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安居得到了保障,并且改善了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权威数据统计,钢材、水泥、铸铁等消费量都在迅速上升,由此可见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自身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急剧发展,比如交通、零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将有效的抑制商品房房价上涨等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3)刺激消费。对保障性住房大力建设,将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环境并增强消费能力,能够促进居民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者扩大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降低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这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等的重要措施。

2 保障性住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相对于商品房的建设与施工来说,保障性住房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还不够完善,施工质量的不到根本保障,往往会发生一些偷工减料、技术措施不完善等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管理建必须要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质量、进度、投资成本的最佳优化。

2)过程质量控制缺乏监管,施工中存在施工技术材料不全,管理制度不严格等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体系。质量验收不及时或者标准低等问题就会时有发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关系到中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关系到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战略决策是否能够得到很好落实,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如何依法依规实施保障房的建设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施工前的招投标工作,验收检查等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3)部分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限定了工期、成本等要求,使得建设施工方在一味追求工期、成本时,忽视了质量管理,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在施工项目中,成本、质量和工期这三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他们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片面的追求其中一个方面,这就势必影响其他两个方面。所以,如果太注重于成本和工期,就会形成质量倾斜的目标体系。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性质,为了切实落实这项惠民政策的实效性,在建筑施工中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为核心均衡发展,并向质量控制倾斜,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促进质量管理,把保障性住房的施工做实做好。

3 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首先要认真审查施工方的施工资质和投标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对施工图纸组织专门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招投标过程,对参建单位认真审查,并严格把关二次分包情况的发生,避免不具备建筑资质的建筑施工单位参与施工,对于分包单位要取消其承建资格,以确保招投标的真实可靠。

2)招投标完成后,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查,进行现场作业和土水试验等施工准备工作,设计单位按要求设计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设计方案,设计文案要满足保障性住房对防震、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保障,做好现场服务工作;同时制定完善施工质量保障制度,编制技术方案和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小组的责任分配工作,责任到人,并签订质保责任书。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开始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施工正常运行,首先要加强全员思想认识的培训工作,明确目标和施工要求,以及计划进度要求,逐级分解项目目标的编制,并形成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相互协调的整体;

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最为关键,其中包括很多因素和环节,首先要进行人员岗前培训,不管是决策者还是管理者与一线操作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必须要求每个人明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达到人人具有上岗证,要注意避免分包过程中出现不具备施工要求的人员参与施工,以免因此造成质量隐患;其次,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因素进行管理,即人员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管理与控制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的管理运行,运行中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特别是物料的采购与选择,必须做好严格把关,对于进场材料的标准要有严格要求和道道把关,坚决不能让假冒伪劣建材进入施工,必要时要与供应商签订质保协议,明确风险承担责任;施工进度的进行要按照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标准,以此推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步骤规范进行,及时的对完成的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对验收中出现的问题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不能让隐患留下去。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验收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所以要加强对参建执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验收的结果公正合理。

5)完善监理单位的工作监督制度和监理实施。竣工后验收必须进行分户验收的标准,要做好验收质量备案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对建筑材料和构配件进行多种形式的检验,做好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质量验收合格后要与建筑施工方做好质量保证措施,做到终身质保,每栋楼的建筑方责任人和单位都要明确标识在建筑物内,便于监督和后期服务。在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跟进监督质量,要做好各项物业管理工作,及时的解决出现的各种建筑质量问题。并形成汇总意见到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在相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施工中加以重视,采取必要的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同样质量问题

4 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和社会都高度重视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因此,各部门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其质量安全问题,使得保障性住房能够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落实惠及人民群众,最终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房质量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0
“质量”知识巩固
走街串巷找住房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反歧视评论(2021年0期)2021-03-08 09:13:02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住房保障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