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2021-04-14 22:32:40赵志伟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能力

赵志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创新事业需要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教育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的根本任务,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紧跟时代步伐,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成为时代人才的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1]。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未能深入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缺乏专业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创新创业成果的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差;创业不能像继续学习和就业那样真正发展成熟的学生毕业路径选择[2]。

本篇文章主要研究高校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力求探索适用于我国国情和适用于当前经济发展背景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路径。

1 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

1.1 实践育人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育人要求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相结合,以知行合一的原则引导青年一代,让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让学生能为本领高、创造力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

高校实践育人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和实践相结合,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期间,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理论到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二是把脑力和体力上的劳动相结合,促进德智体美劳齐发展。三是把青少年和劳动人民相结合。青年学生的活动范围是比较片面的,接触的人际关系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为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担起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命运。

1.2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

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新理论,新技术,或提出新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包括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提高,这其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学生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起着重要的作用[4]。

1.3 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要求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创新创业知识也需要通过实践来衡量它的可操作性和社会适用性,并最终转化为有效的社会生产力。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让学生通过实践真正体会创新和创业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探索和验证来完善自己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和创业的内在动力[4]。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是:首先,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第二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敢于打破传统的独立思考意识、“苟日新,日日新”的自我不断更新的要求、勇敢面对奉献的魄力和顺利化解困境的智慧、追求协作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以及正视挫折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第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新创业技能,主要包括分析和运用专业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判断形势的能力;第四,整合一切有利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2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现状分析

2.1 实践教学对创业教育的作用分析

创新创业能力的是指将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潜力综合在一起的总体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在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同时也表现在了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等形成的过程中。创业和创业教育涉及学生从学校跨向社会的整个过程,而学校只是这个系统的一个点[5]。学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注入活力,突破传统教育中以“教材书籍”、“教师教育”、“课堂教育”等作为教学中心的固有化思维,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达到实践的最大效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探寻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的具体含义,增强学生创业的体验。

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可阐述为以下两个层面:

1.实践教学是实现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的途径

理论教学主要是传递知识,而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需要的是实践教学,实践为学生认知理论知识提供动力。实践教学也是高校设置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探索到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优化自己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2.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创新创业需要学生能够具备全方位发展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这份综合性能力,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敢于直面各种困难挫折,认真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综合能力绝非一件易事,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下掌握实践操作的能力,能够在团队合作时与他人完成和谐顺畅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在遭遇挫折时能够敢于挑战的能力。这些能力只能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的支撑,他们学到的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

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有效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下学会分析、思考、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过程也是培养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过程[6]。

2.2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很少。多数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注重理论忽视实践,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只能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但是缺乏能够提高这些能力的相关实践,相当于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较缺乏,主动愿意去创新创业的人较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概率和成功实现创业的概率均较低;第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能够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创新创业项目较少;第三,大学生目前所完成的创新创业成果比较浅显,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不健全

首先,学校在设计教育方案时没能够根据高校自身教育水平、学校自身发展优势确定教育目标,更没能够按照国家教育的战略目标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计划,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率先开设创新创业的专门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公共选修课程,并不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不完善、考核不严格、目标不明确。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备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知识囊括范围比较广泛,所涉及到知识要点也很丰富,主要囊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实用性科目,但是目前并没有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上看,现在很多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课程在专业上比较薄弱,与专业关联性较低。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重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没能结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的特点来设定课堂教学方案。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学校培养方案中的定位来看,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添入必修课清单的高校比例却仍旧低于30%。大多数高校安排教学课程内容时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也是单向渠道,并没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稳固的保障。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较为僵化、创新性不强。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合理

在师资队伍结构,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是很薄弱的。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兼具扎实专业理论与丰富实践工作教学经历的高素质型人才教师,师资团队的基本构成是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一些专业课的老师却很少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尽管近年来这种情况改变了不少,专业课老师开始加入了团队中一同讨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老师的创业经验却比较匮乏,无法以自身实际去形象说明创业的真正历程。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师资力量十分不足。

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缺失

要深度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需要相应的平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因素提供稳固的支撑。然而,许多创业大学生刚出校门,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并没有把握相应的社会资源的能力。而且,各高校很少与一些地方性代表企业和公司建立友好的合作战略目标,这就给外来资金和资源的引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与政府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尚未有效构建,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及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进程,优质资源无法完成合理的安排和配置,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上述因素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策略研究

3.1 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

在创新创业教育所处的地位上,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绝不只是高校提升就业率的一个举措,更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前进步伐的重要能力,以后可能更会上升为基本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使创新思维成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培训课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使其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创新创业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它满足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创新创业教学需要关注其创新教学方式的改进,例如,可以结合网络技术来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或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及启发式的方式作为引导。

3.2 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育人内容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涉及到的理论课程范围很广,并且需要与专业有一定的结合,因此,如何合理化制定课程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应该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话题。课程体系的丰富拓展,教学内容的充实与深挖是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基础。

1.在课程结构,我们必须注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在课程内容,除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必要的知识,高校也应纳入当前的社会形式、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从教学方法上看,要充分考察大学生们的个性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调动学生们对创新创业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营造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可适当引入一些个性化的案例: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教师可以先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案例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和“有哪些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大程度上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工作,达到提高自身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共同克服困难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劳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劳动教育强调尊重首创,鼓励创造,推崇奋斗,无论从精神还是形式都与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融合。

2.建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着力提升其创新创业教学的能力。具体做法包括:首先从人才引进上高度重视,专注优秀人才的重点培养,并且积极扩大引进范围,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学体系中来并让他们走向讲台;其次,重视每位教师的后期培训,以职业素质、能力提升为目的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包括专业培训、岗前培训以及研修培训等。最后,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改进的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教师的奖惩和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教学的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并最终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贡献。

3.3 整合有效资源,拓宽创新创业发展空间。

在拓宽创业创业教育发展空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设立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对于参与创新创业的实习的学生,把具有实用价值的培训项目设置为主要的训练内容,并且把该项目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或在创业实践性指导的过程中借详细指导加深学生具体的学术理论及专业技能。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要将实验室和创业导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等服务平台,开展各类知识讲堂、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等,促进项目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其次,要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沟通。加强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指导教育作用。政府政策上的"绿色通道"必然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创新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创业必定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强与政府的交流协作,一方面可以获得政策、资金、技术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能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掌舵定向,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计划、建立科技中心成立科技园等方式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另外,还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相关企业参与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来。加强校友之间的交流、项目交流、师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创业型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抄能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