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04-14 22:32:40彭正良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彭正良

(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1 引言

高校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和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缘此,课程思政的理念不断深入各高校的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而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的大学英语课程也理所当然地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教育教学之中,而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必将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它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才能明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那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来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涵义和主要内容如下:

2.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涵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其英文表达为: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或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其涵义可以理解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依托大学英语课程,借助于大学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教学环节之中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此谓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2.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包括大学英语在内的高校的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教什么呢?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程设置”的第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各高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家国情怀和融通中西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由此,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首先,作为英语课程应教会学生融通中西的能力。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不但应该学习和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学会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了解母语,增强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国情民情、社会制度的了解。在鉴赏西方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即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2)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家意识。《大学英语》这一课程,既是对英语语言和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其课程设计上除了文化知识方面的设计,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家观念、家乡情怀的教育和引导。

3)增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在不断地学习知识,增长见识。随着所学知识和见识的不断丰富,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也应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从容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才能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4)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坚强意志、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等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5)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奋斗精神。在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中,要嵌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阐释,让学生从社会、历史、文化、民生等角度去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先进性,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并坚定信念。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拍苦、不怕累、勇于攀登的精神,明确自身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努力做到勇于奋斗、自强不息,使自己在将来成为一个真正有为的社会栋梁。

6)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因为学生不论是现在生活在校园里,或将来生活在社会上,都始终是社会的一份子,那么,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或学校的校纪校规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努力工作的好习惯,才能成为具有家庭责任、工作担当、社会担当、国家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3 目前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拜金主义、享乐意识、西方观念等在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所放松。甚至有的教师在弱化或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原因如下:

1)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所限。随着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英语也得让位于其他各专业课程,所以,大学英语的课时也在大幅缩水。一是大学英语开设的学制在逐渐减少,从以前的四学年到三学年,再到现在的两学年、一学年半甚至一学年。二是每学期的课时也在减少,从最初的72学时逐渐减少到64学时,再减少到56学时,甚至有的学校减少到48学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是相当的紧张,教师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缺乏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所学教材大多为知识性的,而且多是有关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主要涉及的是知识性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非常缺乏。更无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门教材,个别有关思政教育的教材质量并不高。比如,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这本书,从其编写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技巧,而非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材的缺乏也就导致了一些教师无从教起。

3)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素养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素养分为知识素养和政治素养,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这一课程中讲解的,或者是各学院院长、书记、辅导员等老师为学生讲解的内容,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就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就有所淡化、模糊、甚至于不了解等现象,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素养和政治素养也将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了,这必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因此,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素养亟待提高。

4)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性很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识必修课程),大多数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其主要表现为拿学分、过级、考研、出国、求职、参加竞赛等,侧重于对英语知识性方面的学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缺乏兴趣,从而,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知识性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脱节的现象。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

基于以上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内容及目前的现状的分析,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植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不断探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佳路径,以确保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全程化,进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其具体策略如下:

1)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认识。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贯穿于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在内的各门学科的始终。作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学校、学院管理层、大学英语教研室、大学英语一线教师甚至于学生都应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充分认识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提高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科研能力。不但在思想意识上要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还要在科研方面进行探索。比如,学校可以发布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科研课题鼓励教师申报,学院和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组织“精兵强将”积极申报包括省级、市级、校级在内的有关大学英语方面的课程思政课题,撰写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学术论文、编撰与大学英语相关的课程思政的教材或专著等,着力培养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科研能力。

3)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环节强化课程思政。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其课程教学实践中,其主要包括在课程大纲的制定、教案的编写、具体课程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布置、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都巧妙地融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和启发,循序渐进地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学习。鼓励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电影、电视、电脑、手机、微信、微博、QQ、公众号、腾讯视频等进行课程思政的学习,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强大作用。同时,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加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的的各级各类的专题会议、讲座和与课程思政方面的专家、教授当面交流的机会,听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金课,学习优秀案例,用以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5)选取适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优秀教材。鉴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教材缺乏,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层和教研室应该鼓励教师集思广益,积极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书籍,或者是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优质教材、讲义等,用以解决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缺乏的问题。

6)在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中融入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的考核。课程思政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不了了之,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对学生的考核之中。比如在词汇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记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单词、与人大会议精神相关的英文热词等并适当进行考核;在写作中布置与传统文化、社会正能量等相关的主题,在翻译中布置与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等与主题教育相关的内容供学生练习并进行适当考核,然后,纳入平时成绩之中。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使学生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时代大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提出的新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大学英语教师的历史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这个群体和学生朝夕相处,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尽可能更多地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文学、伟大人物,了解我们的国情、乡情、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了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家庭担当、工作担当、文化自信等思想意识,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且可靠的接班人,达到高等教育的理想境界--“全人教育”。

6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对促进大学生学习中外知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大思政”背景下的战略举措。由于大学英语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能力、品格、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前景一片光明,但却任重而道远,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要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一道,共同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磨合,才能形成合力,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