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4-14 22:49省政协委员马春玲
乡音 2021年3期
关键词:领军产学研主体

■ 省政协委员 马春玲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把“创新”放在首位来强调,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随着改革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省开展创新和实现创新的企业明显增加,创新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动显著提升,已处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跃升期。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还存在连续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当前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连续创新能力不足。2019年全省实现创新的企业有8839 家,连续两年均实现创新的企业有4568家,比上年降低8.4%。其中建筑业企业下滑最明显,连续两年实现创新的企业有201 家,比上年降低18.5%;工业和服务业中连续两年实现创新的企业也分别比上年降低7.4%和8.7%。

二是创新人才短缺。调研发现,29.1%的企业认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是创新主要阻碍因素,这一观点在有技术创新的企业中高达49.7%。22.7%未开展创新的企业也认为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是影响创新最主要的因素。

三是产学研合作比重下降。在创新合作企业中,产学研合作企业占比为37.5%,比上年下降4.0%,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的企业分别占29.0%和19.4%,比上年下降3.5 和2.5 个百分点。

二、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建议

激发企业主体创新升级活力,需要从国家政策加持、创新生态护航、产学研用一体赋能、科技人才保障四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强化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创新政策协调机制,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知识产权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加强政策精准对接,注重倾听创新主体心声,切实把创新主体需求转化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扩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加大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条件、申请流程和办理方法,强化对创新政策落实的监督,使有关政策切实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大力营造有利创新的外部环境。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赢得市场竞争。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制定落实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各项保障举措。建立各领域协同创新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扩大创新资源边界,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和业态创新更好地结合。加强创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原始创新、二次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提高企业维权效率。

(三)有效引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大、中、小企业各自优势,突破各创新主体分散式创新的境况,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协同式创新、集群式研发、动态式演进的创新格局。探索构建产学研用长期聚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实现联盟企业的共同成长与技术创新网络的协同扩张。支持高校成立独立运作的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缩短技术产业化距离,构建创新主体间长效技术转化机制,实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四)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创新领军企业、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行动,建立全省创新贡献突出的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库,建立健全奖励表彰体系和制度。同时,引导和鼓励各地依托行业领军企业、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协同育人平台、新兴产业培养发展基地,配套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在创新环境、薪酬待遇、生活保障等方面向创新人才倾斜,营造引人、用人的良好创新环境。

猜你喜欢
领军产学研主体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