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 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把人民政协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上升到制度优势的高度,为理解政协在治国理政中的统一战线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协商民主制度等独特制度优势,提高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效能提供了指南。
人民政协从统一战线发展而来,是专门统一战线组织。在新时代,把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是把统一战线的多数优势、认同优势、引领优势贯彻到国家治理活动中,提高参与治国理政的效能。
在人民政协诞生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就已经建立,但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统一组织,制约了统一战线的制度化发展。人民政协的建立,是统一战线制度化逻辑的结果,也是党治国理政规范化、制度化逻辑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要削弱统一战线,而是要进一步彰显统一战线,使统一战线制度的基本理念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充分结合起来,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政协以界别为基础,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爱国统一战线,涵盖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体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团结和意志。在新时代,增强人民政协的政治权威性、代表性,进一步彰显工农联盟在政协的基础性作用。
人民政协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国人民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命运共同体性质。各个界别作为社会主义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各有其自身的利益关切,但是各个界别之间的利益矛盾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可以调和的人民内部矛盾,其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就是国家发展的总目标,这就是国家发展的大局。各个阶层界别都要坚决维护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大局下审视自身利益的解决。
正是这种命运与共的关系,决定了各界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而集聚在一起。这是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传统的逻辑,也是人民政协坚持团结与民主主题的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在治国理政中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凝聚新共识、发展新共识。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各界别要不断增强认同意识,提高认同觉悟,完善认同机制,把一切力量团结起来,调动起来,凝聚起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统一战线是具有一定使命的政治联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就与不同的统战对象结成一定的统一战线关系。思想工作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心环节,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加强党的路线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总部,要担负起引领功能,必须在各界别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统一战线各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党的立场、方针、政策上来。
加强人民政协的引领优势,提高引领治理的效能,必须做到:一是在加强各界别政协委员及其成员学习上下功夫。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大政方针,学习“四史”,同时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知情明政中树立正确立场,得出科学的结论。二是政协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发挥引领作用。政协党组织要及时传达党的政策、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各种疑虑和声音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疑释惑。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组织要进一步把思想引领作用担负起来,创新引领形式、媒介、手段,使政协的引领作用更加鲜明,富有特色。
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就是要发挥好党的领导优势、多党合作优势、互相监督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在政协制度和政党制度层面,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是中国人民立邦建国、治国理政的总原则。
人民政协各党派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前提下开展政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协党组织加强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中共政协委员队伍发挥党员在政协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改进政协接受党的领导的体制和机制发挥政协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各党派团体在政协平台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与自身建设相结合,做政党合作的推动者、国家发展的建设者。
政协是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政治标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即“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各党派团体通过政协平台坦诚相见,精诚合作,人民政协按照“胆肝相照,荣辱与共”的政党关系构建政治合作新秩序。
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包括各民主党派,提交建议案,发表对时局的看法,不论是参政议政还是合作共事,都是以自身名义,这是人民政协制度的一大优势。在新时代,人民政协要立足党派性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表达机制和表达媒介,为更多的党派团体发言、界别发言提供顺畅的机制和更多的平台,使人民政协蕴含的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人民政协的监督属于民主监督,是具有一定组织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权威性的非权力监督。政协一直秉持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使党派监督成为政协监督的重要特色,形成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互相批评、提意见建议的监督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不仅是提高民主党派诤友角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政协监督效能的关键,是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必须做到:一是监督主客体之间形成监督有力和敢于负责的生态机制,构建坦诚、严肃、规范的监督关系。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监督工作的制度机制,是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改进民主党派监督方式方法,形成监督合力。民主党派要提高监督主动性,积极与监督对象进行信息沟通,并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库等现代沟通、分析工具加强对政务国务活动和各类数据的分析研判。政协要进一步探索与各类监督相互合作的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监督模式。
协商民主不仅是实现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各阶层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献计献策的重要渠道。在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式,已经上升为专门协商机构,确立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和人民民主制度中的独特地位和显著优势。
协商民主奠定了新型国家政权的民主基础和民主特色,是确保新型国家治理行稳致远的重要条件。在国家治理中,建设协商政治和协商文化,完善协商机制,加强协商制度,巩固协商设施,是进一步提高协商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人民政协作为由政协委员组成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规范的协商平台,在新时代被赋予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是对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上的示范作用和独特地位的充分肯定。从功能上看,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协商民主为立身之本,把协商议政、协商参政、协商监督作为参与治国理政的唯一途径。从基础上看,人民政协汇集了中国各阶层的代表,参加政协的单位最大程度的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从主体上看,政协委员经过推荐提名、听取意见、层层筛选等一系列程序产生,不仅有任期届别、政治待遇、权利义务、工作规则等方面的规定,而且在协商能力、协商素质、代表性质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是政协委员履职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政协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文件对政协机构、政协委员、政协工作人员等各方面关系给予明确规定。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后,政协除遵守国家法律和政协章程外,还出台了关于调研、协商、提案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对于确保政协协商的有序性、预见性、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新要求,要把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与改善政协协商环境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完善协商制度、提高协商效能的治理体系。一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构建有效、管用的协商制度和机制,使民情、民意、民智、民力充分有序地纳入到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二是加强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社会与政协协商有效对接的制度,通过制定协商计划、完善决策程序、改进会议列席、加强反馈机制等多种方式,使政协协商做到行稳致远。
政协作为人才库,是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助手。政协的献策参政优势,当然与拥有众多人才和相对超脱的站位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政协具有独特的协商关系优势。政协作为协商平台,通过多方沟通、协商、鉴别、验证、求是、调研、论证等方式方法,使得出的结论比较接近真理,从而使政协协商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在政治协商过程中,虽然政协协商处于献策环节,而不是决策环节,但与决策过程的各环节都能够有效对接,起到参与决策的作用。尤其是政协具有以提案提交和督促有权国家机关解决问题的制度,使得政协协商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去,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协参与治国理政的实效性。
在新时代,提高政协协商的治理效能,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决破除影响政协协助党治国理政和参与国家治理的一切因素,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部分,强化政协的协商献策角色,完善政协协商在政治协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