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嵩 石 磊 张金昌
(鞍山师范学院 科技处,辽宁 鞍山 114007)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系着科学研究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项建设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全部建设任务中处于核心地位[1]。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通过学科建设不断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从而为学校发展和自身学科创新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积累。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高等学校在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与拔尖创新人才寻求自身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快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从而探索学科交叉合作规律,探索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2]。随着新工科行动的深化、拓展和突破,随之引发了新文科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例如,在工程教育历史阶段演化中,技术教育与非技术教育的不断融合,本质上已经呈现了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但这也可能仅仅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没有在不同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连接与融合[3];另一方面,相对于“211”、“985”及“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地方院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主动性差,尤其是师范生常常对自身专业认同度低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从而增加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难度[4]。综上所述,面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策略?本文针对师范类地方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及规划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
就目前的学科分类而言,无论是理工科门类、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学科都分别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自成体系,从而在院系内部形成了以单一专业建设主导的学科建设,虽然这有利于学生专注于一门学科并不断进行深入探究,但在世界日益复杂,理论日益丰富的新形势下暴露出了明显的弊端,该学科教学模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眼界视野,还会影响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5]。学科与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同一个大的领域内还存在着不同学科的共通性和共存性。相关研究表明,当非技术教育与技术教育未融合发展时,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多是关于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鲜有工程的管理,这就导致工业上生产资料的巨大浪费、工作效率低下,但当工程师介入工程的管理、经济等专业领域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3]。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立多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追求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培养并重,这是切实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此外,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实现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针对师范类地方院校而言,学校应不断探索教育学学科与工程科技、人文等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新路径,进而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若干案例。师范生应结合自身的“师范性”特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及向“应用型”转变的历史机遇,从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中汲取基础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悟性把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科学研究能力,最终成长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优秀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部分地方院校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其学科建设、向“应用型”转型等的要求,特别是在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呈现定位不明确、不合理的情况,尤其是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搭建符合自身发展诉求的成长、成才平台,但这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学应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改革,保障学科建设任务的有效完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应依据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理念与规划进行定位,从而对完善专业设置产生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重点围绕学术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学术专长进行系统改革和定位。一方面,高质量师资队伍所支撑学科往往可以在同类院校中形成比较优势,这样的师资队伍能真正带动学校办出特色和培养出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并会为其搭建科研平台,包括建设专业实验室、购置先进仪器等,这些科研平台不断向学生开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师范类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多数人才将成为教育工作者,应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等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定位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向学生开放科研平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还能避免因学生盲目选择课程而影响其个性化发展。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及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产生作用,而且可以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此同时,地方院校积极鼓励学生以“应用型”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实践,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从而有效推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但是,社会上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性质缺乏了解,导致该教育模式长期处于创业活动层面,缺少针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的锻炼和培养[6]。地方院校可通过学科建设将教师、学生及企事业单位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创新创业治理结构体系,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特别是实现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一方面,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始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等的积极参与,既能够保障学生接受扎实、广博的理论知识教育,还能够保障学生接触到丰富的社会阅历。因此,地方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不仅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有效手段,更是建立高质量多学科交叉教学模式的有力保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核心创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建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融合制度更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基地”,将大学生停留在“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及纸面上的企划深入企业进行商业化操作,这既可以体现“应用型”科学研究的商业价值,还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确保学生“双创”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特别针对师范生而言,其具有很强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技能,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并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7],可在新知识、新技术与生产实践之间形成桥梁和纽带作用,极大地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需要从重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快速转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尤其是围绕创新团队的学术专长进行系统改革,从而为学生创造成才条件。此外,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将 在产学研融合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及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