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 颖 燕子翎
(1.大连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普罗旺斯学校,辽宁 大连 116622)
1.1.1 学校监督不积极
纵观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现状,高校方面对其的培养大多数处于一种“散养”状态,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管理计划大多流于表面的形式,没有深层次的进行系统的规划,尤其忽略了对实践评价系统的建立,实践质量的评估也较为粗糙,在实践结束后也没有有效的审核答辩机制,不少同学结束实践后,虽然取得了盖了章的“实习鉴定”,但是实际情况却无从考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质量的提升。
1.1.2 教师指导不充分
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实习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领导十分的重要。在实践环节中,许多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并不明朗,许多导师担心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很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同时校外导师的选择存在缺少量化指标、缺乏实际考核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实习过程中游离与实践状态之外,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等现象。
1.2.1 学生主动性较差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制约实践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目前正处于“被管制”的状态,学生“被分配”、“被安排”。忽略学生,没有严肃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认知水平、等基本情况,缺乏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1]。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增加就业的砝码。而实践环节是在进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所以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导致实践环节的质量下降。
1.2.2 学生实践目的模糊
在实践环节中,缺乏对其目的的反思,误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当成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积累过程,但它实际上是一门临床的、场域的、生成的、交往的、践行的专业实践[2]。从这一特性出发,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无可厚非,但是若忽视实践目的的传授,可能会带来教育实践本体价值的削弱以及实践环节质量的下降。
1.2.3 相关理论指导缺失
在实际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自己对实践技能课的认知停留在课程导入、课件制作等程序化的教授,而对实践理论的学习也是不够充分的,对知名教育家的代表观点不清楚、对教育理论的不熟悉等等。相关的理论指导不到位,造成实践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脱节,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沦为了技术培训,带来的实际问题就是所学技能的单纯叠加。相关理论指导的缺少,易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弱化了师范生本身的价值,窄化了实践环节的意义。
1.3.1 实习类型较少
教育实习有助于促进师范生将碎片化的教育知识整合为系统化的实践性知识,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将单项的教育技能发展为综合的教育技能[3]。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实习类型较少,多数集中于模拟教学,即通过深入课堂实践的方式,来达到实习的目的。虽然这种形式的实习有助于集中管理,但是学生对其他类型的实践方式接触较少,未能参与到具体的班级管理、科研活动当中,导致了对实习过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将具体的实践环节范围窄化。
1.3.2 实习时间较短
实习时间在6-8周,实习任务仅限于听课、讲授特定的部分内容,基本上是走过场,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这一实习阶段还未走进教师角色,实习期已经接近结束,既没有正式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也未完成教学实验[3]。即使是集中的进行模拟教学,上课数量也明显不足,大部分时间用于听课,批改作业,或者协助教师完成一些非教学任务。实习时间较短,使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这一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即使在实习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没有时间进行调整,影响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质量提升。
1.3.3 实习效果不理想
如今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所取得的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实习基地条件不理想、学生缺乏反思能力、理论知识脱离实践知识成为一堆符号,割裂了两个部分的本质联系,对他们的管理常常处于“放羊式”的状态。无法安排有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也无法与实习中小学教师建立有效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效效果不理想,影响实践环节质量的提升。
2.1.1 实践价值的有效传递
首先,高校方面要对相关文件逐条细致的进行传达,让学生明确实践价值、实践目标,同时准确把握自己的职责与分工,明确职责也是实践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高校不应该忽略对教师也要进行相关理念的传达,使教师从根本改变认识,才能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高校,教师,学生三者是统一的整体,高校要做好总体的引导工作,不仅对学生,也要针对教师,这样才能实现实践价值的有效传递。
2.1.2 实践环节的立体式与多面化
要想保证实践环节的质量,就要做到多种实践形式并存。首先,集中实践。这种教育实践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帮助学生熟悉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创建真实情景,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其次,分散实践。通过分散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完成实践任务。最后,扩展教育实践内容。为授课的教师当助手,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帮助中小学生展开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
2.2.1 建立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教学中的项目驱动最终指向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产品。随着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进行,会出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学产品的实际价值,是否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样会对实践环节起到监督作用。基地导师在特定的时间内需要与学生一起完成某一项目,使基地导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状态。以项目为驱动背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是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过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2.2.2 “双导师制”的优化
首先,完善导师的选拔制度。校内导师方面,要选拔出实践能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校内导师,对教育硕士的实习活动进行指导。校外导师方面,应该专门选拔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秀教师以及优秀管理者作为校外导师,对教育硕士具体的实践环节进行跟踪式指导。其次,建立合作主导的“师师关系”。校内导师将教育硕士的基本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与校外导师交代清楚,校外导师则要将教育硕士的实践进展,长处与不足及时进行反馈。这样一来,对教育硕士的指导就有了侧重点。
2.3.1 拓展实践环节评价的功能定位
基于现状,高校应该将对实践环节的评价定位进行拓展,将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与作为未来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立足点,通过评价能够了解教育硕士在实习过程中的全面表现。杜绝主观臆断评价,制定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拓宽评价的发展功能。
2.3.2 完善实践环节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高校应该建立起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等相互结合,且设定评价体系的比例构成,进而保证教育实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次,评价内容要具有广泛性。高校对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评价内容应该扩充到对职业基本素养的评价,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理念、与学生的共情能力、问题的研讨能力等等。最后,评价方式要具有多样性。高校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在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修正,以引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实践环节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使整个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