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的意义与价值

2021-04-14 18:55朱金涛
卷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图书馆

朱金涛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1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意义

1.1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

1)推动乡村振兴将会调整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乡村振兴主要解决中国的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不足,人力流失、资金缺乏等问题也导致了乡村产业发展没有规模、没有品牌、没有科技、没有市场。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为返乡创业就业的农民工提供政策支持,依托本地资源,创办农民合作社;利用新技术及创新营销模式,为传统工艺产品提供新价值;通过康养农业和休闲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2)推动乡村振兴将会影响农村地区移风易俗的开展。乡村是否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提高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物质需求,更要保障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和充实乡村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从而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1)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长久以来,农村价值和功能未被充分挖掘和认识,脱离农村价值体系的项目建设往往忽视了乡村固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农村在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方面的发展优势,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进行更进一步的发掘与保护。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到乡村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更深层次的参与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之中。2)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文化、丰富乡村生活,就需要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基层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开展“三千行动”,即整合“戏曲进乡村”“舞台艺术送基层”等群众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开展文艺院团“千戏送千村”行动;发挥“乡村音乐厅”“春满中原”“百城万场”“群星耀中原”“出彩河南人”“书香河南”“寻找村宝”等各项文化惠民活动的品牌优势,开展文化工作者“千人进千村”行动;动员广大民营文化企业响应号召,开展民营文化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吸引到了更多基层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服务内容单一、与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存在矛盾、部分资源闲置等问题,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2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现状

2.1 当代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曾任首都图书馆馆长的倪晓建曾教授曾经提出过“四个中心”的主张,即,图书馆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和体验中心。

1)立足根本业务,做好“学习中心”。图书馆的最大优势,便是通过对珍贵文献资源进行收集、修复、加工,并通过不断的收集整理,形成有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数据库,最大化的保证了广大普通群众的学习诉求。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庞大的、对外开放的大空间格局,设有免费的阅览室、自修室以及大量的桌椅,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辅以专业的馆员对广大读者的资源获取、检索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开展各项专业讲座、培训,举办各项读书活动,主动同读者进行互动,搭建学习平台。结合所说,图书馆始终是广大群众最佳的学习场所,打造市民学习中心,也将有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拓宽图书馆服务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1]。2)勇于 开拓创新,创建“文化中心”。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部门,其宗旨是提升广大社会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正因为如此,图书馆的职能便不仅仅只是一个藏书的地方,荷兰鹿特丹市立图书馆馆长P.J.舒次先生就曾表示,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具备会议室、展览厅、剧场等公共服务场所的社会的文化中心。想要创建文化中心,图书馆就必须冲破固有思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当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服务,利用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占领精神文明前沿阵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广大社会群众文化品位、文化质量,提高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目的。3)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交流中心”。如何实现“提高广大社会群众文化品位、文化质量,提高自身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最终目的。将考验着图书馆是否可以实现自我突破,发挥更为明显的社会作用,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变迁,图书馆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不仅包含了提供“社会教育”和“传递信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培训与讲座,举办各式各样展览与比赛,也使得图书馆具备了“文化消遣和文化娱乐”的功能。湖南省图书馆朗诵沙龙为读书爱好者、朗诵爱好者、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将一批爱好读书、爱好朗诵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朗诵的形式分享文学的快乐、分享交流的快乐[2]。河南省图书馆积极组织首届“黄河故事”微视频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十几个地市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微视频75个。这些微视频作品由群众自导自演、自主拍摄,深入挖掘和黄河有关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原文化欣河南省欣向荣的精神风貌。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时俱进的、符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形式将会慢慢涌现出来,图书馆社会交流的作用将会变得日益重要。

4)促进深度融合,开发“体验中心”。现如今,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民需求日趋复杂的环境下,正在不断寻求社会服务、公共教育等各项职能的变革和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空间再造成为公共图书馆实践领域的一大聚焦,通过对空间的改造和技术创新,公共图书馆开启了服务功能上的又一次转型和突破[3]。首个5G阅读体验中心即将全面落户国家图书馆,该体验中心通过对5G网络技术、全景视频、全息影像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公共图书馆“学习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超高清大屏环绕的全景空间,纸本漫画书转瞬成为全景视频、“云逛”全景图书馆、“云鉴”镇馆之宝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是公共图书馆建立多元复合型的知识空间,交互式学习阅读和交流的共享空间,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全域覆盖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

3 图书馆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

1)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效整合文化馆图书馆现有资源,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下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五部门下发了《河南省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对河南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规划,明确建设目标,细化实施步骤。制定了《河南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基本标准》,经过三年的时间,河南省逐步形成了以县级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辅以流动服务为有效补充的三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条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网络。截至2020年6月,全省已经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0586个,完成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2153个,完成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1986个。覆盖全省城乡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不断提升。2)乡镇图书馆服务中所展现的问题。虽然经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五部门共同努力推出的《河南省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以及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打通最后一公里,直达农村的文化惠民工程,但是通过对周口淮阳县、项城县、鹤壁淇县、洛阳嵩县、新乡辉县的500份问卷调查,每个县随机发放100分,总共收回492份,结合回收的492份调查问卷,发现乡村居民普遍对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对农家书屋了解不多,基层工作人员紧缺,虽然每个行政村均配置文化专干,实际上人员不是被借走,就是由年龄偏大人员兼任、服务能力不足、书籍更新速度也很慢、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广场经常用来跳广场舞和晾晒粮食等用途,使用率尚可。这些场所的配置、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有待提高和改善。

4 结语

从中国社会发展近40年的历程来看,中国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城乡差距却不断扩大,东、中、西部乡村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加剧,而中国广袤农村地区却拥有土地、生态、民俗、土特产等海量资源。城市与乡村并不是单独割裂的个体,城市与乡村血脉相融、地域相连的整体。想要激活这些资源,就必须要重构城乡关系,重塑产业生态。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推进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文化馆总分图书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