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兵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8)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建设的工作重心,是持续性发展的落脚点,需要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给予对应的图书馆阅读、信息咨询、知识学习等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根本价值。但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原有的图书服务方式存在较大局限,要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且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保持长久的发展潜力,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依据读者反馈不断地创新服务模式,促使图书馆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服务能力和效果。本文即以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为主题,分析当前这一工作的特点,并相应提出具体的变革策略。
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最明显的特征是资源知识的展现方式信息化、智能化,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地被运用在图书馆中,图书资料、文献资料和书籍无论在保存,还是查阅上都有了鲜明变化,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管理的成本,增强了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对读者的服务内容趋向于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兴趣人的阅读需求。而且拓宽了阅读服务渠道,线上和线下整合,以为读者提供全面、便捷的阅读服务。由于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上出现转变,对于图书资源的要求趋向个性化,当前图书馆针对读者的服务工作模式尚在不断地创新,检索服务形式向多样化、高效性转变,服务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根据线上的交流和阅读者的环境与资源需求作出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认可和信赖,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增强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水准。
在以往图书馆馆藏资源组成中,基本以纸质资源和图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服务的难度,限制了读者查阅效率。但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向数字化转变,建立了数字出版物、移动数据端口、网络数据库等,这不仅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更能够增强服务质量,帮助读者针对性借阅、快速且便捷地获取想要的资源。其中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上,除了对原有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加工转化,还对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不断地对两者进行重组、分类、整合,以此来打造数字化资源体系。
图书馆以往对读者的服务基本处于馆内,且服务的群体较为单一,但随着全民阅读计划的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行业中的深入应用,大众在图书需求形式逐步拓宽,且阅读人群增加,原有狭窄、封闭的服务方式显然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多元且个性的阅读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多人群、不同层次的要求,图书馆相应创新服务模式,以开放化为方向,拓展服务的人群、服务空间以及服务渠道,使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览和资源获取方式[1]。在这种开放且自由的服务下,一方面能够助力全民阅读计划,增加图书馆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赢得读者认可,让图书馆能够持续发展,深入发挥价值,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精准且多层次的服务。
需求的转变是图书馆在信息时代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原有图书馆的运行中,读者对服务的需求较为单一,但在信息化时代下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出现鲜明转变,除了多层次、高效性的查阅需求,更强调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要求,比如服务需求包含了线下的图书馆资源查阅、图书馆环境创建、线上的信息共享等。其中网络化的服务是当前图书馆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服务模式,在为读者开通线上服务平台后,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下读者可以在网络上提前了解图书馆和资源的具体情况,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2]。对于图书馆自身发展而言,网络服务形式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可以向读者征得意见,了解具体需求,进而针对性地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改革和优化,从整体上完善服务工作,推动图书馆向前发展。
面对信息时代图书馆多元化、优质性的服务需求,显然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变革的重要路径。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任务包含了图书的整理、编码、上架以及读者手续的办理等,但目前单一且浅层次的专业能力很难适应图书馆的客观发展需求[3]。好的图书馆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图书资源处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要懂得了解读者需求,对不同书籍有个人的理解,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能够给予读者精准且高质量的服务。比如在检索服务方面,图书馆人需要熟练使用网络检索工具,帮助读者快速找到馆藏内的书籍和材料。另外,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服务人员需要始终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打破以往注重收藏和整理的思维,将读者的需求和帮助作为关键,积极地听取读者的意见,及时了解最新的时代信息和学术动向,在图书方面形成专业性的见解,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得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关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就实际情况来说,尽管当前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尚且停留在初始阶段,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在服务模式上精进和细化。一方面要不断地创建现代化的服务文化氛围,从细节处着眼,了解不同人群对图书馆的需求,挖掘服务方面的潜力,以做出针对性的服务革新;另一方面,加强数字资源推广服务,为适应新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环境,要不断地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造个性且自由的阅读空间,给予读者多样的服务体验[4]。
在具体实践中,图书馆对于服务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转变:1)移动信息服务。信息化背景下,网民的数量急剧增加,读者可以借助笔记本、手机随时浏览、查阅信息,信息服务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那么图书馆可以创建手机图书馆、无线网络服务等,更好地满足当前大众的信息接收方式;2)社交网络服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上需要与时俱进,把握新媒体的优势,吸取全新的服务思路,开辟更多的网络平台实施宣传,为读者创建交流反馈渠道,及时处理读者在资料查阅和图书浏览中的问题;3)自主服务。对图书馆的区域进行类别划分,并形成自助服务空间,使读者能够享受自主借书、自助还书等服务,同时建立自主问题答疑系统,使得读者能够便捷地了解馆藏资源、用户操作指南、馆藏服务等。4)图书馆微视频服务。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相比较文字,大众更加青睐视频,且视频生动形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直接的信息,方便读者了解图书馆环境和资源[5]。图书馆服务人员可以制作与图书相关的微视频、专题讲座视频等,让读者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来了解图书馆,并更快速地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容量和密度持续增大的社会环境中,信息获取路径丰富多样,读者被大量信息覆盖,在图书方面的可选择性增多,而且不断开发的移动阅读平台让读者有了多样性的阅读方式。对于图书馆而言,读者服务工作是基础业务工作,除了创新服务渠道,增加服务手段,更要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广泛性的文献信息服务[6]。所以图书馆在资源开发与建设上需要紧跟时代潮流,采用个性且特色化的手段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种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资源的建设方面,可以自建数据库,也可以形成网上数据资源库等,以不断地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水平,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为更多的群体服务。同时在资源开放和建设中需要形成网络检索和下载通道[7]。但要注意的是,数据库具有多样性,读者往往无法迅速发现常用的数据库,所以图书馆需要为读者开发一站式服务模式,建立导航网站,充分链接搜索引擎、数据库服务中心、专业网站等,形成虚拟网上资源系统,以方便读者实时检索,并节省浏览和搜索的时间。除此之外,关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遵循特色性、必要性、通用性、可行性原则,比如在特色性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将发展目标作为自己的资源建设方针和原则,以此来打造核心学科体系与馆藏资源特色。
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生了鲜明的变化,这一时期读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多样,在服务上强调开放性,并且图书馆资源有了数字化的特质。那么在服务上实现变革,则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服务思维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持续性地关注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体验,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地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并且根据读者的反馈来优化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为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服务人员,使得图书馆服务工作能够走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