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苗
(秦皇岛市第七中学玉龙湾校区,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探究,才能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事业”。教师的成长,都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清楚到轻车熟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在职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发展其专业水平,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只有突破了自身的壁垒,不断学习,才能应付“1+X”音乐课程的复杂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平等教育。教师应做到在课上尽职尽责,在课下认真负责。音乐的教学需要教师耐心细致,除了专业过硬的素质,教学的重点则在于教师灵活的讲解,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音乐学科具有特殊性,很多专业一对一教学比一对多教学要更好,做到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像“X”吉他社团,老师在教学时刚开始很难做到每个人都指点到,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去教学。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让接受快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帮助学习能力慢的学生,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校本研究是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它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的广阔空间与一个更有意义的教学领域,音乐教师能够自我创作,发挥自己的创作性。教师是进行校本研究的主体,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运用网络进行云端教学,使自己的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这是实施“1+X”音乐课程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是专业工作者。那么,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不仅要拥有学科知识,还要具有相当广泛的教育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只有这样,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教师才能知道去解决,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做出最佳的行动决策。其次,教师还要成为反思者。面临着新的教学环境和发展机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学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记录,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并学会对资料的整理,思考和研究,以便有效地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也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再次,教师更要成作为创新者。音乐课程的教学活动富于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创新意义。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探索本身就是对自身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创新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经验,使千百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能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才能使校本研究得以落实。
在“1+X”课程的教学上施行教师分配管理制度,各自负责自己管理的社团,并承担做好自己的工作。刚开始施行课程制度时,每个音乐教师可能都比较慌乱,有时会出现扎堆现象。有些音乐老师比较操心就一直在工作,有些音乐老师就不怎么操心。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调整,统筹分配工作。做到每个教师有工作可干,干好工作,把课程上好的氛围。在音乐教师分配管理机制上,音乐组长应该每月每周布置音乐组个人任务量,尽量不多分不少分,做到公平分配。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对于能力相对弱的音乐教师需要自我进步与学习。能力强的音乐教师应当帮助较弱的音乐教师,使其能够应付工作难度强的工作。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保持兴趣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到。
第一方面是学校需要制定科学系统的课程表,统筹其他科目与“1+X”音乐课程的时间。适当增加音乐常规课程的周节量,减少不必要的课程时间。减少教师会议次数,争取不在白天课程时间占用,保证音乐教师有时间上“X”社团课程。减少周一至周五全校性的文化检测考试,因为一旦考试,就会占用学生一天半至两天的时间,其他课程因为每周都有课程进度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X”社团与音乐常规课程本身周节量就少,遇上考试会影响整个课程的进度。对文化学科教师适当要求少布置一些作业,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第二个方面是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多,对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时间管理和安排不够明确,需要教师对其督促才能完成相应任务。学生在自我管理上需要分工明确,在什么时间点干什么事情,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在学习“X”音乐社团课程时,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整个音乐课程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优秀的课程一定是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实践性,学生们积极参与“X”音乐社团的各项活动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巩固“1+X”课程的实施。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性格往往是活泼开朗的,通过愉快欢乐的活动气氛,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家一起参与的快乐感受。活动重在参与,学生参与其中,就会为了展现自我而积极地准备,从而培养了自身做事积极主动的性格。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优秀的他人,懂得欣赏的目的是对美好事物和人的理解,彼此欣赏,但不要嫉妒,不要内心有失落感。学生本人要有健康的心性,宽广的胸怀,努力做一个大度、善解人意的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章制度,“1+X”音乐课程也不例外。为了促进“1+X”音乐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学生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在音乐课上课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老师讲授“X”器乐课程的同时,学生做到不发出影响课程讲授的课程声音,并在课程结束后爱护自己的乐器,不丢失不损坏。遵守校规校纪,文明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积极向社团提出宝贵意见,不参加非法活动。参加活动要爱护场地设施,保持文明举止端正。
在“1+X”音乐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每班除了选择一位音乐委员负责外,还可以根据“1”与“X”的类别划分选择不同的负责人。如合唱,合唱人数众多,可以根据每个声部来确定声部负责人。女生高声部一个,低声部一个;男生高声部一个,低声部一个。”X”音乐各社团基本人数相对合唱来说较少,可以有正副两个负责人。如舞蹈社团人数相对较多,选拔3位舞蹈功底较为厚实的负责人,成为老师的小助手,这3位学生为负责人也可以起到模范教学榜样作用。这种方法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多样的管理与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会做管理自己的主人。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平等性和发展性,突出了可操作性。也减少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压力,对课程的实施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