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琛
(淄博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众多企业与政府部门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做出合理的改进与调整,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档案是企业内人员信息、经营活动、组织框架的真实记录,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档案中记载了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单位的发展变迁,并且能够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其档案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记录,它更是众多企业与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极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越来越多,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占地面积,方便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的查找和传阅,节省档案复制的费用等,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比于纸质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具有高效性、快捷性、方便性,并且其具有极高的储存空间,对于保存的条件也不严苛。事业单位想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就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从内心底深刻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禁止工作人员出现越级借调的行为,工作人员禁止对档案进行违规借调、违规复制,保障档案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部分档案需要保留印章和签名才能生效,因此事业单位在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应保留部分纸质档案。事业单位需要在保留纸质档案的同时,将其电子版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上,分别标注另一份档案的保管位置,方便档案的查找。
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但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普遍集中在40岁到50岁之间,并且没有足够专业知识和能力,档案的管理工作也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对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进行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引入,通过对档案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档案专业知识、档案管理体系、计算机操作能力、思想教育、综合素质等方面,帮助工作人员从内心底深刻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做到真正落实档案的规范性流程。事业单位还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对设备操作进行全面的实践考核,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使用设备,帮助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能力。事业单位必须对员工的考核给予高度重视,对于设备的熟练操作是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基础,对于实践方面的考核,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1]。
目前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对于档案管理技术的引入,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管理档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电脑登录档案管理系统,完成档案的查询与借阅,整个过程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应用信息化管理档案可以节省较大的空间,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性机构,其成立时间长、职责范围大、工作内容多,因此其工作档案的数量较为庞大,并且纸质文件的保存条件较为严苛,较长时间的保存,容易出现字迹不清的情况。开放档案管理的应用软件对于提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因此档案管理软件需要设立完善的防盗机制,防止黑客入侵。另外可以对事业单位内不同级别的员工设立不同的档案查阅权限,工作人员不可以越级查阅档案,更不可以借用他人身份进行档案的阅读与复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私密性[2]。
设备对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基础性意义,事业单位想要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就要对档案工作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并对每个工作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提升其使用寿命。对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脑完成档案的录入、查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电脑完成档案的借阅。对此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多个电子信息数据库,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单位内部档案管理系统,完成单位内不同部门的档案数据共享。并且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偷盗事件导致档案的泄露与丢失。
信息时代,事业单位必须做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推动档案工作的开展。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