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婷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 100061;中国体育博物馆,北京 10002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也是体育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时期[1]。“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产出了丰富的具有实践内涵、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其立项课题能够反映出相应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热点[2]。本文梳理和总结“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并以其中的重大、重点项目为主,回顾该阶段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依托2020年12月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对“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聚焦体育事业重点领域发展,助力新时期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人文学科,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7 年5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起历史使命、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体育基础学科之一,它从本质上把握体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发展途径,目的在于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挖掘体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和作用[4]。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这些重要的体育实践,都与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理论指导作用紧密相关。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立足实践一线,以人民大众的关注和需求为核心,反映实际、阐释规律、解决问题、开辟路径,注重理论创新,积极为我国体育事业全方位发展提供智慧支持,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学科。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面对新时期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发展的新要求,体育事业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理论成果进行引导和指导,新的实践需求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要进一步全面系统解答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点性问题,起到思想智库的作用,继续担负起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赋予的使命,同时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新的力量。
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课题立项数呈现逐年稳中有升的趋势,国家社科基金对体育学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体育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此阶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共立项861项,其中包括重大项目24项、重点项目49项[5],这些研究课题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围绕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展开,能够充分反映和反哺体育事业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改革攻坚期,2016年出台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 “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并且提出了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的发展目标。以体育法治建设推动和引领体育机制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体、依法行政,从而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是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的国家社科项目围绕改革这个重点议题展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重大问题的法理学研究》《中国体育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法律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权改革研究》《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推进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国家社科项目重点关注了推进体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例如《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体育治理研究》《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的体育社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阻滞与治理现代化研究》。
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标志,就是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进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健康功能和价值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随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发展到达新的水平,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这一时期的重要课题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强调体育的健康价值和功能,关注体医融合的协同创新发展,如《基于体育促进的积极健康社会生态系统建设研究》《运动处方师培训认证应用体系构建研究》《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的体医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二是关注重点人群的体质健康问题,尤以青少年为关注重点。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大计,“十三五”时期专门针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就多达6项,涉及青少年体质提升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体质监测、评价、管理等。此外关注特殊群体的体育需求与体育服务,例如2018年的重点项目《新时代我国残疾人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三是关注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中国武艺岩画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国武术深度国际化传播研究》以及《中华武术通史研究与编纂》等。
2015年7月31日,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宣布由北京主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双奥城市”。“十三五”时期,北京冬奥会以及相关的冰雪运动成为研究的重点,基本每年都有课题入选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相关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主要为:一是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及开展工作,如在冬奥会申办成功的第2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基本原则、重点领域与关键问题研究》就入选了2016年的重大项目,以及2019年的重点项目《2022北京冬奥会危机管理研究》;二是冬奥会的奥运遗产问题,如2019年的重大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重大问题研究》;三是研究北京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对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普及作用,例如2016、2017年连续两年都有相关选题入选。此外,在竞技体育领域,重点关注了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反兴奋剂法治体系及防控机制等课题。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布开启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十三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体育产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日益丰富,形成强大红利效应;体育产业平台持续演进,发展载体多维创新,集聚强劲发展动能,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和市场认可度均迈上了新台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是从宏观层面关注体育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如《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阻滞与治理现代化研究》等课题,二是聚焦体育产业重点领域和门类,例如冰雪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产业等,三是关注体育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例如2018年的重点项目《我国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及融合效应研究》。
坚持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是我国体育事业前进和发展的根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这一阶段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尤为关注体育思想研究,特别是重要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例如2018年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研究》、2020年重点项目《百年来党的领导人体育观研究》。
“十三五”时期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时间点,例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因此也强化了此阶段的体育史学研究,全面回顾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中国体育重大事件数字化影像口述史采集、整理与研究暨资料库建设(1949—2019)》。
体育学科建设是推进我国体育文化、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的重点项目《体育健康教育体系研究》、2019年的重点项目《运动训练学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就专门关注了相关议题。
我国体育对外交流交往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体育事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三五”时期,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借体育传递友谊,助推国之交、民相亲。随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目标,体育作为世界各国共通的语言,逐渐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因此“十三五”时期,体育的对外交流交往议题也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关注的方面。一是关注体育外交的重要作用以及开展新型体育外交,例如《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转型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体育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研究》;二是关注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如《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机制和路径研究》《新时代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研究》;三是关注与港澳台的体育交流,特别是通过体育交流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例如2016年的重点项目《同源民俗体育交流与两岸文化认同研究》《粤港澳青少年体育交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研究》。
“十四五”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定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十四五”成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6]。因此,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把方向、定基调的一年。2020年底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共设置了100条体育学方向的选题指南,通过总结和提炼这些选题关注的领域和方向,预见整个“十四五”时期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做好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新中国特色体育事业从初创、发展到成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是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坚实基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此为契机,梳理100年来我党在体育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丰富经验,对于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如课题指南就重点提到了我党以及重要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体育观念;传承和开发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等课题。
为人民服务,切实提高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研究,解决体育需求与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是要关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构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全国性运动项目协会深化改革等;二是继续关注重点人群体育运动的开展,涵盖青少年体质健康、女性体育运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三是关注全民健身的创新性、智慧化发展,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
“十四五”时期对于实现2035年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具有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因此应深入剖析和细化该目标,梳理重点领域,提出创新举措,构建保障机制,将体育强国建设与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紧密联系起来,深度挖掘体育更深层次、更广层面的价值,探讨体育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方面的积极作用。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五大领域的总体协调推进,也包括每个领域内部的平衡,同时还涉及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整体的均衡协调是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协调性发展问题也应是“十四五”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竞技体育研究领域,一是统筹我国优势项目与非优势项目的协调发展,重点关注“三大球”、冰雪运动等重点项目;二是统筹项目普及与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后备人才的培养、青训体系的构建、高水平人才衔接模式的打造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体育产业研究领域,仍要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为目标,一是在双循环经济格局下,关注体育产业的本土化特色和国际化发展;二是统筹兼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民族、民间、民俗体育产业化的相关研究;三是关注区域性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热点区域。体育文化研究领域,在坚持体育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推进我国体育文化“走出去”,一方面加深对我国本土体育文化的研究,例如对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对以武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研究等,另一方面加深对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研究,例如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研究、中外体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国特色体育理论国际化研究等。
体育具有深入社会肌理的行业属性和与生俱来的跨界特质,近年来,“体育+”和“+体育”多元模式的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了体育产业业态,逐渐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在健康中国建设总体目标的引导下,“体医融合”在多项国家政策中被多次提及,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体育与医疗是能形成共生界面、有着共同利益的共生单元,“十四五”时期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要进一步着眼于如何联动体育与医疗相关部门的优势资源,促进体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进化、共同发展[7]。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体医融合”[8]。基于此,运动处方及其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应成为研究的重点,要关注构建公共卫生健康体系,打造疾病防治与健康服务模式。
“体教融合”的目的是育人,目标是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体教结合、教体结合到体教融合,我国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程。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于新时期的体教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照文件要求,“十四五”时期要重点研究如何完善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关注通过体育传统特色校推进体教融合,强化体育师资队伍,通过整合体育赛事、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课题。
此外,体养融合、文体旅融合、课程思政与体育教育融合、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等课题也出现在课题指南中。
站在时代的潮头,回应时代的呼唤,回答时代的问题,是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立足点[9]。“十四五”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相关的研究要强烈关照具有时代性的课题,彰显研究成果的时代意义。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仍将持续。后疫情时代,我们一方面需要关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事业的新发展和新问题,例如居家健身的开展、线下+线上体育运动方式的拓展、体育赛事的创新性开展、体育产业的复苏等问题,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体育的独特价值,特别是我国传统体育在防疫抗疫方面的功能。疫情对于世界格局包括国际体育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体育交流交往方式也随之产生了重要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如何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同时为国际体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举办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例如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2025年成都世运会等。竞技体育赛事早已超越了竞技运动本身,越来越成为展示国家形象、强化国家认同、融入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因此对于这些赛事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赛事举办本身,例如“节俭 绿色 智慧”办会,而更加偏重于依托赛事拓展研究的视域,例如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研究,更强调将其与促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紧密结合。
新的历史时期,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路线。关注的重点课题要立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的方法路径,同时坚持科学化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创新、思维创新,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不断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推进体育实践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