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艳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郑州450061)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常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并可侵及许多脏器[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 HBV)所引起的弥漫性、进行性、慢性传染性疾病[2]。肺结核与慢性乙肝在我国的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在临床中经常合并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目前在临床普遍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3~4]。本研究旨在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中的临床作用以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4~59 岁,平均年龄(40.14±5.35)岁;慢性乙肝病程 3~18 年,平均病程(9.55±1.64)年。对照组男 30 例,女 20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0.25±5.17)岁;慢性乙肝病程4~19 年,平均病程(9.76±1.59)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肺结核初治,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肝硬化、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癌、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衰退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结核常规方案治疗:肌肉注射,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国药准字H13020650)0.75 g/d,持续 2 个月;口服异烟肼片(国药准字H61021569)0.3 g/d、盐酸乙胺丁醇片(国药准字H44020758)0.75 g/d、烟酰胺片(国药准字H42020452)1.5 g/d,持续 2~3 个月;口服利福平胶囊(国药准字 H44020771)0.6 g/d,持续 6~9 个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呋啶片(国药准字H20113025)0.1 g/d,1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恩替卡韦片(国药准字H20052237)与谷胱甘肽片(国药准字H20100093)治疗,恩替卡韦片0.5 mg/d,1 次/d,谷胱甘肽片400 mg/d,3 次/d,持续应用3 个月。两组用药6 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1)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同时评估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数量、HBV-DNA 转阴率以及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2)比较两组病灶吸收(明显吸收:50%以上;有所吸收:10%~50%;未吸收:无明显吸收现象)、痰菌转阴、HBV-DNA 阴转与结核耐药结果。(3)比较两组抗结核方案更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灶吸收、 痰菌转阴、HBV-DNA 阴转、HBeAg 转阴与结核耐药结果比较 观察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HBV-DNA 阴转、HBeAg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结核耐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HBV-DNA 阴转与结核耐药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抗结核方案更改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抗结核方案更改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结核方案更改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肝功能指标、HBV-DNA 结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 ALT、AST、TBil 与 HBV-DNA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HBV-DNA 结果比较()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HBV-DNA 结果比较()
指标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ALT(U/L)AST(U/L)TBil(μmol/L)HBV-DNA(×103 拷贝 /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10.52±7.23 89.14±9.21 125.34±4.49 98.32±8.97 127.01±2.39 104.32±7.53 3.45±0.68 0.97±0.61 110.63±8.02 107.62±3.71 124.67±3.82 122.77±3.46 127.23±3.51 124.34±2.62 3.60±0.02 2.99±0.05 0.072 0 13.160 6 0.803 6 17.982 6 0.366 3 17.755 8 1.559 1 23.337 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有很多[6],但最为常用的还是给予患者如异烟肼片、乙胺丁醇片、烟酰胺片、利福平胶囊、拉米呋啶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应用以上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在临床治疗初期起到清除患者体内结核杆菌的目的,但有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的过程中,频繁对患者应用异烟肼片、乙胺丁醇片、异烟酰胺片、利福平胶囊、拉米呋啶片等抗结核药物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损害,因抗结核药物在服用后均由肝脏代谢,给患者的肝脏带来极大的压力。还有研究表明,恩替卡韦片、谷胱甘肽片联合用药可以将患者机体的有毒物质转化为对机体无害的物质,有效减少其他药物对患者肝脏的损伤,使患者的肝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同时显著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结核方案更改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HBV-DNA 阴转率高于对照组,结核耐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 与HBV-DNA 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病患进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患的肝功能损伤情况,同时具有较为理想的安全性。恩替卡韦片在抗病毒方面药效明显,能够保障治疗的整体水平,同时联合谷胱甘肽片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确保细胞膜以及线粒体膜更加完整,提升肝脏酶的活性,避免药物治疗造成肝脏受损,保障肝脏功能。综上所述,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通过应用恩替卡韦片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减少结核耐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