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琼 何绪绪 陶凤 魏巍
摘要:目的:根据经验就胰腺癌患者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给予知识讲座、心理疏导等心理护理和指导。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并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护理模式应该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必须贯穿其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不利因素,使治疗疗程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胰腺癌; 心理问题;抑郁症;护理
1. 疾病背景和护理难点
胰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成功率低,病情恶化的快,预后极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瘦和黄疸等。一般发病年龄在45—65岁最为多见。在患者的病程中往往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即使可以治疗,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目前胰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放疗、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往往出现焦虑、多怒、恐惧、自卑等负性情绪。引起患者负性心理活动主要有:一是对于发病的原因和程度不了解产生的恐惧心理;二是对于治疗的方式和过程不清楚产生畏惧的心理;三是对医生选择的不确定心理;四是对医疗效果的怀疑心理;五是对害怕死亡的消极心理等等[1]。
根据患者不同的人格特征、文化背景以及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内容及适当时机实施,是化解负性心理问题有效的护理措施[2]。因此通过观察、沟通、分析,才能正确地制定出一套良好的护理方案。
2、护理方法要点和体会
2.1 健康教育 主要针对胰腺癌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进行合理的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和自我护理及康复能力。在此处最为重要的是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安抚和鼓励,让患者有信心与肿瘤斗争。给予病人希望,配合治疗,协助康复。
2.2心理护理 消除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对人格认知及防御机制重建,减轻情绪上的痛苦,通过实施劝告、安慰、支持、解释等保证语言交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在实施干预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个性以及疼痛所引起的不良心理狀况进行掌握,并通过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措施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整个心理干预的过程和步骤,以取得患者对心理干预的配合。
2.3 建立积极应对方式 使病人主动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同时让预后良好的一些患者现身说教;向患者讲解抗癌的成功病例,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向患者详细讲解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包括情绪、个人性格以及宗教信仰等都会对患者的疼痛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阈限,因而患者应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正确对待疼痛,使对疼痛的阈限得到提升。
2.4加强与家属及社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尽量帮助解决胰腺癌患者的后顾之忧。亲朋好友多关心、陪伴患者,使患者得到安慰,增强自信心。从而和家属一起共同面对肿瘤,并且配合治疗。
2.5 缓解抑郁情绪 胰腺癌患者抑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受到躯体残疾的挫折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性精神性障碍,如工作和地位的丧失、角色的改变、经济开支增大、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等。还有胰腺癌患者后期的疼痛也使抑郁症状加重。抑郁状态的存在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主动性、依从性差,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自我功能恢复差。胰腺癌患者的抑郁伴发率高达98%,显著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3]。护理人员面临胰腺癌患者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功能,从而改善及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只有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尽早进入心理康复性循环。
2.5.1 护士应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并加强教育。向患者介绍抗抑郁的几种方法,并对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让患者意识到心理干预能够减少药物的摄入,从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增强治疗效果
2.5.2 缓解抑郁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干预。有研究表明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和松弛疗法治疗,帮助患者恰当评价自身疾病,可达到改善抑郁状况、促进康复的目的;该研究发现患者在干预后抑郁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4]。因胰腺癌生存期短,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有效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并以同情、安慰、鼓励的语言和举止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体会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
3 小结和展望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无论是病程的哪个阶段,患者都在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手术还是药物治疗,患者和他们的家属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护理人员,除了配合医生针对肿瘤的治疗。还应该在患者的心理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建立患者的信心,配合完成治疗,使得生存和生活质量的获益达到最大化[5]。由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严重的可影响了康复。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并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总之,促进了患者重新估计自身存在的价值,并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和解决患者的需求和想法,从而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6]。作为一个肿瘤患者为主医疗单位的护士,我们需要更加注意以上的各项问题,争取可以帮助到每一位患者。
参考文献:
[1]丁景华,蔡树云,陈莫异.术前探访对家甲状腺腺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4,10(5):438~439.
[2] 黄华兰,王妙君,余淑贤.肿瘤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感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5):402~404.
[3]13 李婕琳.胰腺癌疼痛治疗方法简要综述.中国医药指南,2010,8(6):36-37.
[4]16 沈秋云,贾杰亚.心理疗法结合松弛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研究.临床荟萃,2008,23(24):1788-1790.
[5]肖爱军, 陈素萍, 时敏秀. 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07, 14(006):83-85.
[6]王素玲, 张静.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放疗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