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静
【摘要】本文主要对思政元素融入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思政元素融入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提出了自己的两种看法。后续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要教授学生传感器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等,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上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等。对后续的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具有的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政元素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融入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2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JY213033)。
【中图分类号】G711;TP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4-0100-02
一、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重要性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是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學任务如下:
传感器器件是ICT技术的前端设备,能够将某种变量检测出来并且把检测出来的结果传送出去,它们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1]。目前涉及到的尤其是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几乎都依靠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为了保证该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正常工作,就要随时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必须依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将生产过程当中的变量检测出来。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有一个深入理解,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对大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与认知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要转变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2]。坚持采用启发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实现全面的育人。
这一重要论述说明,专业课程要充分发挥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提炼专业课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元素,将这些元素转化成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形式,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价值层面的引导[2]。
二、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思想上缺乏思政元素的挖掘
目前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思政融到到课程当中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立德树人这项任务来说,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措施[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置于课程当中,实现德育的目标。然而,目前教师还是缺乏思政元素的挖掘,在课堂设计、教案设计上只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思政元素的渗透还是缺乏转变的思想。
(二)教材上忽略思政元素的融入
专业课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课程思政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4]。
然而,现有的教材内容上更多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撰写,价值观、人生观、职业素养等思政内容几乎没有融入到教材当中去。没有思政元素融入的理论内容是不完整的,在教材中融入价值观、人生观、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等思政元素,才能实现课程的育人效果。
(三)课程考核上缺乏思政元素融入的考核
对学生专业课的考核目前还停留在对专业知识层面的考核,未考虑思政元素融入的考核,这样的考核标准是不完整的,后期对这门课的考核应该把思政元素融入也作为考核之一,才能达到对学生完整全面的考核。
三、思政元素融入传感技术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内容
(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知道并且需要时时刻刻牢记在心中的,所以是融入课堂的主要内容。后续教师在上这门课程中,有针对性选取内容融入课堂。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作为它的核心执政理念,对青年学生成才的期盼等。
(二)融入产业行业发展形势政策思政元素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每个专业对应的行业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讲授这门课程中,除了要对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之外,对这门课程对应的行业发展历史、未来前景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讲授。通过引入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行业最新发展形式、融入该技术领域在世界遥遥领先的案例,通过引入一些相关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趋势的信心,提高学生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专业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的动力。
(三)融入工匠精神思政元素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是指具备精益求精、追求卓业的敬业精神,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后期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用工匠精神。例如,某校的专家经过多次实践设计出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被注射后,可像毛发一样附在皮肤的表面,能够对多种化学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这种监测是长期的。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和本专业相关的工匠精神,给学生深刻的思想触动。在融入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无声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元素
就目前来说,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和本门课程有关的创造发明故事、案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提高。例如通过传感器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
(五)融入职业安全思政元素
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能够具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在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如,在实验课上课过程中,要提前对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危险进行讲解,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防止触电或设备损坏等。
四、思政元素融入传感技术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方法
(一)修订教学大纲、教案
在后续过程中,要对教学大纲、教案进行修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本门课程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发展趋势、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职业安全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大纲与教案当中去。提前对思政元素融入到该课程当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准备。
(二)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教学
在后续教学中,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教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下学期学习这门课程中,在第一章绪论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内容、如何去学,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风气,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杜绝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现象,充分认识“课程育人”的首要地位。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政元素与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等。
在实验课上课过程中,提前设定学生安全用电的考核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环保意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后续除了对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课程框架进行修改外,在后续的某一节中,可以尝试改变的现有的教学方法,对于基本知识,学生先自学,然后老师完成提问、总结;如果本节课的内容较难,可以先由老师导入知识点,再经由学生通过查找相关的专业资料,通过资料先进行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完成提问、总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思考、讨论该知识点本身外,需将该知识点所隐含的思政内容也能够发掘出来。通过这种改进方式,学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四)改进实验评价体系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根据学生完成的每个项目进行评价考核,设有结果分、实验报告分、职业素养分,其中结果分占30%,实验报告占40%,职业素养占30%,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引入评价体系,真正地实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实验课程中。职业素养重点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是否注意安全、是否能够节约实验耗材等方面进行考核。
五、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重要性、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现状、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内容、思政元素融入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方法四个方面对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研究做了分析,以上分析对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參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彦平.传感器的分类、构成与发展动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308-310.
[2]张光雄.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履行党校育人原则[J].社会主义论坛,2019(5):20-21.
[3]黄慧福,余丽梅.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1):125-128.
[4]王雪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