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摘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微课这种形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也较为广泛地应用了,微课可以将知识系统化,微课可以让课堂形式丰富化,小学数学老师也应该将微课应用到课堂中,微课可以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视频,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想要看的视频,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应该学会如何将微课利用在课堂上。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教学 应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9-0117-02
随着教育技术的改革,微课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了课堂里面,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它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复习巩固知识,对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并在课后对自己薄弱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学生利用好微课的多种形式,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一、根据微课特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在旁边给学生讲解,将数学知识系统化,老师可以按照章节制作微课课程,方便学生进行查找,学生在课后观看的时候能够很快地找到章节内容的视频,老师也可以将制作的微课发到家长的微信群里面,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有哪些地方记得不清楚的话,在放学的时候自行根据自己薄弱的地方选择视频来观看。微课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讲,是比较丰富的,微课可以采用视频、音频等各种功能,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进课堂里面,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微课也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能够自行选择重点或者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观看,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可以跳过不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方便学生在课后的时候及时地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学习小学数学分数的乘法,分数的分类相对较为容易,接下来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对一部分学生来讲比较不容易,如比较三分之二和五分之三的大小,需要先进行通分,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其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才能比较分子的大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解决分数问题时就必然要先考虑分数本身是否同分母,只有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教学。但是,学生在初步接触通分的时候可能会掌握不好,常常忘记通分,导致最后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形式,为学生展示分数通分的相关小技巧,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也能够重温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渠道。此外,利用微课开展课后教学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做完之后可以自己提交作业查看分数,做错的题目学生可以自己查看解析进行更正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学生能够及时地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
二、合理使用微课辅助教学
微课只是一种帮助老师教学的手段,课堂的主角依旧是老师和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而没有讲解相对应的知识,那么不仅没有发挥到微课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这样下去会渐渐降低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没有及时得到解答,这也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微课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需要老师的合理使用,微课只是帮助老师教学,而不是取缔老师的东西。课堂上依然是老师的讲解为主,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自主地经进行学习,对于老师讲解不懂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但在课堂上的教学依旧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老师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微课只是一种辅修教学的手段而已,老师应该学会如何合理地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正确使用微课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进一步。例如,圆柱与圆锥是相对比较难学的一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一章节的公式掌握不牢固,学生也可能会把这两个公式混淆,因此老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要学会合理利用微课,可以利用微课录制重要的知识点的讲解,或者是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一些例题的解决,再或者是利用微课为学生系统展示梳理一遍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点,老师也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动态的圆锥和圆柱,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为学生出示一些课堂小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完成。如已知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和体积相等,圆锥的高是6厘米,求圆柱的高,这道题需要用圆锥和圆柱的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可以利用体积相等和底面积相等这个关系列出来关系式。这样的题目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比较难,学生不知道如何列出方程式,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便应该将这样的类似的习题作为重点列举出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熟练地解答这类题目,掌握解题方法,紧接着再进行后续的教学。而在此期间,教师的讲解自然不可或缺。因此,老师应该合理地利用微课,让学生多进行练习,熟能生巧,并且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要注意讲解和练习两者相结合。
三、保证微课的生动性
数学的学习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会让学生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但是微课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来讲是比较丰富多彩的,老师可以将内容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可以让课堂不枯燥,充满乐趣。因此,老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地保证微课的乐趣性。而保持微课生动性的方式其实有许多种,可以是增添一些小图画,或者是增添一些小视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置不同的问题等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積极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时,学生第一次接触统计的知识比较不容易理解,对于一些关于自变量、因变量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基础讲解之后,还可以利用微课让课堂变得有趣,也可以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相结合,更方便学生理解知识,比如说统计人口,总体是每一个人,而统计指标是全部男性人口,变量有人的年龄。老师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区别什么是总体,什么是统计指标、变量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握住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是什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自己需要求得的信息又是什么。在明确了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在后续的计算过程中自然也能够条理清晰,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四、利用微课教学,实现难点突破
微课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巩固所学过的知识点,微课还可以帮助进行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实现难点突破。有的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绰绰有余,甚至还会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学生在学习相同知识的时候会出现差异性,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比如,普通的作业对能力强、学习好的学生而言其实作用不大,但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讲,可能难度相对比较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更深一层次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的深度学习更具挑战性,同时也为基础不好的学生设置更多基础性的知识和练习。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时,仅仅是进行圆的面积的计算只需要套公式即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此时的重点即在于让学生记住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理解它的推导。此后,为提升学习难度,教师便可以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引出扇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趁机了解一下扇形的计算方式。而如果这一知识点对一些学生而言也相对比较容易,教师甚至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百分比与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之间的结合性问题,为学生展示更加多变的数学知识。相信在这样的逐步深入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但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讲,只要让他们记住圆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在计算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公式就可以,对于推导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放弃。
可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还可以以知识点讲解、习题讲解、拓展延伸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点,这才是真正的难点突破。这样的微课教学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有益处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挑战自己的学习极限,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每一分钟都读得到充分的利用。久而久之,学生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自然可以为接下来更高难度的知识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并且也能逐渐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
微课的时间相对不长,一般只是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学习,并且也不会占用课外太多的时间。而且,小学数学老师也应该学会如何去合理地利用好微课这个教学模式,虽然微课可以丰富课堂,但是不能将微课作为主要的形式,应该还是以老师为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慢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殷建红,宋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76-176.
[2]何甲烈.试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9):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