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1-04-14 01:06黎虎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探究数学教师

黎虎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然而高中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常常会遇到困难,有些可能是因为题目难度大,但是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解答的,学生之所以出现难以作答的原因常常是由心理上压力过大导致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去对待题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排除干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的难度和其他的学科不相上下,但是数学考验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多地还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逐渐适应,很多学生在数学题目的练习中会逐渐掌握技巧,做题能力会得到提高,但是往往是这些做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会出现高能低分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苛导致对自己的期望过大,从而产生过大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调整心态,帮助学生做到不紧张,用平常心去面对考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实力,取得好的学习成果。

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

(一)学习兴趣与数学基础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数学基础呈正相关性;反之,数学基础又影响其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在其数学认知活动中,若存在无人能解决的某个问题,自己却在他人未给出提示的情况下,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出解题思路与方法,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在这个阶段中便产生了一种正向激励,并且会影响个体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反过来,对于数学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听课时难以理解,难免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失去兴趣。兴趣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中会发挥其正向激发作用,促使学生渐渐累积相关知识经验,并转化为对应的数学学习能力。由此说来,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数学教师的因素

大多数学生崇拜知识渊博的数学教师,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师不单单能用出色的数学能力引领自己学习,而且有问必答的数学教师更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数学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与欠缺。俗话说,师之本职乃教书育人也,笔者认为教师要切实地履行其职责,以关爱为基石,甘为学生成功的阶梯。此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充分钻研课标、分析教材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观点观察、思考现实世界。同时,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讲解冗长的公式推导和几何证明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化繁为简,巧妙变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众所周知,人不能离开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同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总是存在着受他人影响的可能性,其中“他人”即整个班集体,抑或是组成班集体的同学们。对于学生而言,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就如同掷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班集体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在这个以学习为主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往往有着相似的个性、相同的学习目标与计划、相同的爱好与兴趣。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互帮互助,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合作表达能力。但这仅限于积极合作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班集体是针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这其中不乏淘气的学生存在,他们也会不时出现上课睡觉、抄袭作业、下课打闹等状况。慢慢地,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纠错校正,周围的其他同学也会受其影响。所以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领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特点进行鼓励,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制订切实的班级管理准则,并严格执行,尽可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将积极影響最大化。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一)注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能够听懂课、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实践证明,能够听懂课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的基本条件。为此,教师在高一新生入学时有必要认真评估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可通过纸笔测试、谈话交流和日常观察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四基”“四能”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估,对核心知识、重要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升能力,做好知识、技能和素养上的衔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增强学习的信心;应注重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深度挖掘与学习内容相关、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引导性材料,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实施成功教育,加强合作教育,注重沟通与鼓励,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等,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着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生态教学

在学生看来,老师能否关心和关注每一位学生非常重要,关乎良好师生关系的维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还可以让教师的尊重需要和成就动机得到满足,促进教学相长。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个性差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力求层次性,在教学中遵循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努力构建人人参与、动态生成的生态课堂,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了A、B、C、D、E五类选修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当地实际开设好这些课程。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通过这些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探究,并且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还应注意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变化,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并要求他们改进,对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爱。此外,数学教师还要重视与家长、班主任、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三)充分引发学习动机的外在诱因,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逐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心理机制。调查数据显示,在良好的数学学习内驱力的作用下,“课后及时巩固”“有预习习惯”“主动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以及“经常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等良好的学习表现往往都是统一的,体现出了明显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为此,我们倡导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启发式教学为外在诱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并使之持久稳固,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经历定理、公式、法则等规律的发现过程、习题解决思路的探索过程,反复经历观察、分析、综合、迁移和创新等过程,引领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方面,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撰写笔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以及撰写小论文的习惯,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四)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不少高中学生会参加课外辅导,课后作业任务也很繁重,数学学科尤其如此。调查显示,学生参加数学补习的时长、课后作业的时间与学业成绩相关程度低,甚至可能会降低学习效率、引发情绪障碍。既然繁重的课业负担既耗时又低效,那么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就必须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提高課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让探究活动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新课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局部探究与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概念、性质、定理等的理解;在知识应用(例题分析)阶段,要重视精选素材,注重让学生掌握通过方法,切实避免反复、灌输式的习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作业布置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通过分层探究式作业,努力使不同理解水平的同学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唯有通过上述操作,才能将数学探究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探究数学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